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眾麪包車

鎖定
大眾麪包車(廠內代號“Type 2”)是大眾汽車於1950年生產至2018年的一種廂式多功能車。
中文名
大眾麪包車
生    產
1950年
定    位
廂式多功能車
競爭對手
豐田Hiace、奔馳Vito

大眾麪包車車型簡介

至2003年該代號產品已更新到第五代T5。
該系列第一代T1也同時是大眾汽車歷史繼甲殼蟲(廠內代號“VW Type 1”)之後的第二款車型。其主要競爭對手為豐田Hiace、奔馳Vito。
多數人認為大眾汽車二型是汽車發展歷史中廂式多功能車始祖。Transporter是該車在全球的通用商業名稱。

大眾麪包車研發

最早提出Transporter這個概念的人是荷蘭商人Ben Pon;1947年4月23日 Ben Pon來到西德棉登市準備採購貨品。當他在大眾汽車廠內看到場內一部運輸平板車時,來了靈感。他認為應該由此平板車為基礎,推出一款封閉結構的運輸車型,來滿足二戰後歐洲重建的需要。於是他拿出筆記本,繪製了一個橢圓形的車,看起來像一大塊麪包,下面安上四個車輪;駕駛室位於前輪上方,中部巨大空間供於裝載,引擎及傳動設備放置於最後端。當時該想法並沒有得到對方過多關注,但對方還是答應Ben Pon將該設計概念上交總部。
一年後Ben Pon收到大眾汽車的信件,信中表示當時時任大眾汽車CEO的Heinz Nordhoff和技術部經理Alfred Haesner對該車型有很大興趣,並在信中表明已進入研發階段,選擇了“甲蟲車”系列作為基礎平台研發。通過將原型的不斷完善,其具有了更低的風阻係數、更佳的操控性和耐用度。僅僅兩年的時間,也就是1950年,幾經改進的原型車就進入了量產階段。

大眾麪包車社會影響

一般認為大眾麪包車是汽車發展歷史中廂式多功能車始祖。在此之前載貨汽車大多都不是這種設計。儘管如今大眾麪包車受歡迎程度已大不如前,日後類似車型也在其他車廠中紛紛仿效,例如豐田Hiac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