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白菜炭疽病

鎖定
大白菜炭疽病是由希金斯刺盤孢引起的、發生在大白菜的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和葉柄,也能危害花梗和種莢。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水漬狀斑點,逐漸擴大為灰褐色圓斑,病斑邊緣微凸起,後期斑塊中央成半透明狀,葉脈病斑為褐色長橢圓形並明顯凹陷,潮濕時發病部位出現紅色黏狀物。 [1-2] 
大白菜炭疽病在中國各地都有發生,但長江流域受害較重,其中長江中游地區嚴重流行年發病率高達50%左右。該病屬高温、高濕型病害,發生時期主要受温度影響,發病程度受降雨量及降雨次數影響。秋季多雨有利於發病,並易造成植株軟腐,加重為害。此外,種植過密,地勢低窪,通風透光差,發病也重。 [4-5] 
大白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茬口輪作、選用無病種子、適期播種、加強田間管理、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以及在引進商品種子後做好種子消毒。在發病初期還可以進行噴藥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重病田視病情發展還要增加噴藥次數。 [2] 
中文名
大白菜炭疽病
外文名
Chinese cabbage anthracnose
病    原
希金斯刺盤孢
為害作物
大白菜
為害部位
葉片、葉柄、花梗、種莢

大白菜炭疽病病原特徵

希金斯刺盤孢 希金斯刺盤孢
大白菜炭疽病病原為希金斯刺盤孢(學名: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Sac.),屬於半知菌綱盤菌目盤菌科真菌分生孢子盤埋生在寄主表皮下,有稀疏的黑褐色剛毛,分生孢子圓筒形,無色,單孢,內含有油球,大小(13.3-20)微米×(4-4.7)微米。 [2]  [3] 
根據試驗,該病菌的孢子可在pH值3.2-11.2的磷酸鹽緩衝溶液中萌發。病菌喜高温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温度範圍15-38℃;最適發病環境温度25-30℃、相對濕度90%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成株期至採收期。發病潛育期3-10天。 [2]  [3] 

大白菜炭疽病為害症狀

大白菜炭疽病主要危害大白菜的葉片和葉柄,也能危害大白菜的花梗和種莢。葉片染病,通常從植株基部外圍葉片開始發生,發病初時產生灰白色水漬狀小點,後擴大為灰褐色的病斑。病斑中部呈微凹陷,邊緣深褐色,稍突起,直徑一般為1-2毫米,少數有大至2-4毫米的大型病斑。發病中後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極薄、半透明狀。大白菜炭疽病的病斑極易穿孔,發病嚴重時一張葉片上病斑可達數十甚至上百個,並可相互癒合,形成大而不規則形的斑塊,葉片則因病而變黃早枯。病斑在葉脈上的發生常在葉背面,褐色、紡錘形條狀,凹陷較深。葉柄與花梗上的病斑長圓形至紡錘形或梭形,凹陷較深,中間灰白色,邊緣深褐色。在潮濕情況下,病斑上能產生淡紅色黏質物,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 [2] 
大白菜炭疽病

大白菜炭疽病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遺留在田間越冬或越夏;也能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種子表面越冬、越夏。在環境條件適宜時,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反濺至寄主植物上,在陰濕的條件下孢子萌發產生芽管,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經潛育後出現病斑,並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2] 

大白菜炭疽病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白菜炭疽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8月中下旬至11月。年度間夏秋悶熱、温度偏高、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秋季早播、種植密度過高、通風透光差的、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發病重;品種間引用青幫品種較白幫品種抗病。 [2] 

大白菜炭疽病防治方法

大白菜炭疽病農業防治

  • 茬口輪作:提倡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輪作,以減少田間病菌來源。 [2] 
  • 留種:從無病留種株上採收種子,選用無病種子。 [2] 
  • 適期播種:重病區適期晚播,避開高温多雨季節,中國上海菜區以8月底至9月初播種為宜。 [2] 
  •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開好排水溝系,防止雨後積水引發病害。 [2] 
  • 清潔田園: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 [2] 

大白菜炭疽病化學防治

  • 種子消毒:引進商品種子在播前要做好種子消毒,幹種子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適樂時)包衣,包衣使用劑量為3-4‰,包衣後晾乾播種。 [2] 
  • 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重病田視病情發展還要增加噴藥次數。綠色防治用藥:藥劑可選用250克/升嘧菌酯懸浮劑(阿米西達)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100-120克);15%咪鮮胺微乳劑(勝炭)1000-1500倍液(每畝用量30-50克);30%氟硅唑微乳劑(世飛)3000-5000倍液(每畝用量10-15克);400克/升氟硅唑乳油(福星)5000-6000倍液(每畝用量15-20克);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劑(拿敵穩)3000倍液(每畝用量25-35克);430克/升戊唑醇懸浮劑(好力克)3000-4000倍液(每畝用量25-35克);2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捷菌)1500-2000倍液(每畝用量50-75克)等噴霧防治。常規防治用藥:可選73%霜黴威水劑(霜危、普力克)600-800倍液(每畝用量120-150克);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大生M-45)600-800倍液(每畝用量120-150克);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畝用量100克);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撲海因)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100-125克)等噴霧防治。 [2] 
參考資料
  • 1.    趙耀, 劉宇陽, 鄭寶智等. 大白菜主要病害的防治技術[J]. 河北農業, 2016, (10):36-38.
  • 2.    李惠明等.蔬菜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實用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35-37
  • 3.    劉富春,劉愛媛,何玉英.大白菜炭疽病[J].長江蔬菜,1990,(第3期).16-18.
  • 4.    朱國仁等.新編蔬菜病蟲害防治手冊.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01:20
  • 5.    郭書普.新版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