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

鎖定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是大生紗廠在早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自然形成的歷史記錄,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大生紗廠從1895年籌辦、集股到1899年開車、盈利,直到1907年召開第一次股東會議的全過程。 [1] 
中文名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
館藏地點
江蘇省南通市檔案館 [1]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發展歷史

2002年首批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2] 
2022年11月24日至2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在韓國安東舉行,由中國提名的“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通過評審,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1]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檔案來源

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1895年創建的大生紗廠,是中國及東亞棉紡業萌芽期的龍頭企業。張謇具有較強的檔案意識,在大生紗廠籌建之初就明確企業的檔案管理部門和負責人。大生紗廠形成和積累了大量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的檔案,其中目前保存於南通市檔案館的就有近萬卷。 [1]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檔案簡介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共205卷,保存在江蘇省南通市檔案館。這批檔案形成於1896年至1907年,包含手稿、賬冊、地圖等。
“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是大生檔案中最珍貴的部分。“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形成於大生滬所。大生滬所是大生紗廠駐滬辦事機構的統稱,1896年3月中旬,籌建中的大生紗廠設立大生上海公所,之後多次改名。大生滬所負責大生紗廠資金的籌措,聘請外國工程師,置辦大生紗廠所需的各種機器和物料,把官府投入的紡紗機器從上海運送到南通,與江海關溝通,為通州師範學校聘請教師、購買圖書、設備等。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檔案一直被大生滬所員工精心保管,1953年大生滬所撤銷,這批檔案運回南通。
張謇留存的文書集館閣體、行草、行楷等於一體,盡顯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審美價值。檔案中的股票、廠房設計圖紙,彰顯工業美學的風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