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營村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滇源鎮下轄村)

鎖定
大營村小組隸屬於滇源街道辦事處前所村委會,屬於水源保護半山區。距離村委會所在地1公里,距離滇源街道辦事處所在地6公里。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户275户,有鄉村人口925人,其中農業人口902人,勞動力52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32人。
全村國土面積有2.69 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氣温16℃,年降水量5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烤煙等作物。有耕地810畝,人均耕地0.9畝;有林地117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 [1]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路燈0盞。全村有0户通自來水,有253户飲用井水,有253户還存在飲水困難(佔農户總數的92%)。有175户通電,有220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220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 8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258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195户(分別佔總户數的93.82%和70.91%)。
該村建有沼氣池的農户0户;裝有太陽能的農户125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140户。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7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4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中文名
大營村
所屬地區
滇源街道辦事處前所村委會

大營村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總面積810畝(其中:田570畝,地240畝),人均耕地0.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煙等作物。擁有林地117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主要種植桃、梨、蘋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0畝,其中養殖面積8畝;荒山荒地0畝;其他面積2025畝。 [2] 

大營村基礎設施

該村到滇源街道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面,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有汽車17輛,拖拉機7輛,摩托車86輛。該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30畝,有效灌溉率為65.4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3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3] 

大營村農村經濟

2010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9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1 萬元,佔總收入的11.71%;畜牧業收入62萬元,佔總收入的3.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20頭,肉牛25頭,肉羊25頭,禽畜600只);漁業收入0萬元,佔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萬元,佔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1235萬元,佔總收入的62.6%;工資性收入264萬元,佔總收入的13.38%;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3人(佔勞動力的57.71%),在省內務工299人,到省外務工4人。 [4] 

大營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往省內。2010年全村主產業銷售總收入29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4.95%。擁有企業2個。 [5] 

大營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275户,共有鄉村人口925人,其中男性472人,女性453人。其中農業人口902人,勞動力52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回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69人,少數民族356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92人,占人口總數的53.1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02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2人,五保户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衞生院和村衞生所,該村距離鎮衞生院6公里,距離衞生所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垃圾池1,人畜混居的農民户156,佔農户總數的56.73 %。 [6] 

大營村文化教育

該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8人,其中小學生 64人,中學生64人,小學生就讀到前所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白邑中學。距離小學0.5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 [7] 

大營村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合同1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1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69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5萬元,有固定資產3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8] 

大營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34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8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27人,女黨員7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36人。村小組由支書、小組長、統計員、婦代組長等組成,下設1個村民小組。有村小組幹部人數6人,其中女幹部人數2人。 [9] 

大營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科技意識差,生產條件差。
2、集體經濟條件薄弱,無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將現在地下水引至村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