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沽船塢遺址紀念館

鎖定
大沽船塢, [1]  北洋水師大沽船塢是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有120餘年的歷史,該塢是繼福建馬尾船政局,上海江南船塢之後,我國第三所近代船廠,也是我國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廠和重要軍工基地。1880年李鴻章奏請光緒皇帝獲准,在大沽開辦“北洋水師大沽船塢”,廠址選在海神廟(今天津市船廠),當時人們稱為“海神廟船塢”後稱:“大沽船塢”。在震驚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戰中,與北洋水師愛國將士一道,為抵禦外來侵略,捍衞民族尊嚴,加強海防及時為北洋水師修造艦船做出了貢獻。
中文名
大沽船塢遺址紀念館
地    位
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年代
120餘年的歷史
相關人物
李鴻章
地理位置
天津市
1886年,我國海軍第一艘潛水艇在這裏研製成功,並用於海上防禦。1890年以後,船塢除了繼續修、造艦船外,開始生產軍火,1891年仿造德國一磅後膛炮九十餘門,1892年在船塢院內設修炮廠兼造水雷,大沽口水域佈置的水雷大部分由該廠製造,從此,大沽船塢成了一個修船、造船、生產槍炮軍火的綜合軍事基地。
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紀念館,是為紀念大沽船塢建塢120週年而建,她展現出其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和一百二十年來的發展,而且收集了建塢初期國外進口的機牀、艦船羅徑、大沽口防禦磚和至今保留的建廠初期的廠房及李鴻章親自栽下的兩株百年古楊樹及遺址等,再現出百年船塢的原始風貌。
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不僅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侮,保家為國曆史的見證,而且是中國百年來近代歷史的縮影,它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只有弘揚這一愛國主義精神,以自強不息的拼搏與奮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