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沽炮台遺址

鎖定
大沽口炮台遺址:位於天津市塘沽區海河於渤海的交匯處。大沽口是北方的海防要隘,自古就是入京的水道咽喉,歷史上被稱為“津門之屏”。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為了抵抗倭寇,開始在此築壘設防。
中文名
大沽炮台遺址
地理位置
天津市塘沽區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季風型氣候
建造時間
1816年

目錄

大沽炮台遺址來歷

清代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兩岸各建炮台1 座,南岸炮台位於東大沽以東,稱南炮台;北岸炮台位於于家堡以南,稱北炮台。
大沽炮台遺址 大沽炮台遺址 [1]
清咸豐八年(1858)增設海口六營,於大沽口南北兩岸修築大炮台五座,南岸三座,北岸二座,以“威、鎮、海、門、高”五字命名。炮台有圓形和方形兩種,高10—15米,周圍築堤牆,沿牆修蓋土窖,佈滿了槍門炮眼,堤外挖有壕溝,置有木柵欄。
大沽炮台遺址
大沽炮台遺址(5張)
光緒元年(1875)李鴻章在大沽、北塘等處又增建若干炮台,到光緒十年(1885),大沽共有炮台52座。中國軍民曾在這裏多次浴血抗擊外國侵略者(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清軍民曾在此進行了反抗殖民侵略軍的“大沽口保衞戰”;1900年天津義和團和守台的愛國將士在此抗擊過八國聯軍的入侵)。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間,大沽口炮台曾4次被帝國主義列強入侵。1858年(咸豐八年)5月,英法聯軍進攻大沽,大沽口炮台失陷;1860年的侵華戰爭使天津淪為半封建、辦殖民地,開闢為通商口岸,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9月7日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並拆毀了大沽口炮台。

大沽炮台遺址史實

毛澤東同志解放前後曾兩次親臨大沽口炮台——1919年3月送赴法勤工儉學的留學生去上海,由北京出發,專程到天津下車到大沽口炮台參觀憑弔;1954年4月23日毛主席視察天津新港鹼石後再次來到大沽口炮台並留影紀念。1997年7月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原“威”字炮台遺址建成大沽口炮台遺址紀念館,並對外開放。紀念館以豐富的歷史資料,其中包括:文字、圖表、歷史照片、實物展現了大沽口炮台的歷史過程。大沽口炮台現存炮台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
為了紀念在四次大沽口保衞戰中為國捐軀的先烈,市政府在1997年又建立了“大沽口炮台遺址紀念碑”。 大沽口炮台已成為近代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的重要遺物,大沽口炮台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