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水井自然村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新店彝族鄉蚌廠村轄自然村)

鎖定
大水井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新店彝族鄉蚌廠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0公里,距離鄉政府45.00公里。國土面積0.40平方公里,海拔1,900.00米,年平均氣温14.0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16.00畝,其中人均耕地1.51畝;有林地190.00畝。
中文名
大水井自然村
行政區類別
自然村
所屬地區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新店彝族鄉蚌廠村
氣候條件
亞熱帶氣候

大水井自然村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户26户,有鄉村人口148人,其中農業人口148人,勞動力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8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與養殖業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羣眾文明素質,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發展種、養殖業、花椒、桉樹、紅豆杉、核桃等。

大水井自然村基礎設施

耕地 耕地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0户通自來水,有0户飲用井水,有26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100%)。有26户通電,有0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2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95.15%、0%和4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11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3户(分別佔總數的42%和1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8.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4.00公里。該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0輛,摩托車11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0户;裝有太陽能農户0户;建有小水窖17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

大水井自然村農村經濟

南瓜種植業 南瓜種植業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16.00畝(其中:田0.00畝,地216.00畝),人均耕地1.51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9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80.00畝;荒山荒地0.00畝,其他面積120.00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8萬元,佔總收入的40.1%;畜牧業收入26萬元,佔總收入的58.6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8頭,肉牛23頭,肉羊170頭);漁業收入0.00萬元,佔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00萬元,佔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0萬元,佔總收入的0%;工資性收入0萬元,佔總收入的0.5%。農民人均純收入18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與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0人(佔勞動力的0%),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0人。

大水井自然村自然資源

生態林 生態林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04.00畝(其中:田180.00畝,地524.00畝),人均耕地2.30畝,主要種植茶葉、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4,000.8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92.00畝,其中:茶園面積695畝,(其中可採摘面積695畝)、核桃面積102.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30畝,主要種植甘蔗等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188畝);當年新種植核桃102.5畝;水面面積24.00畝,其中養殖面積11.00畝。

大水井自然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茶葉主產業全組銷售總收入27.8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44.98%。該組目前計劃大力發展茶葉產業。

大水井自然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62户,共鄉村人口321人,其中男性152人,女性169人。其中農業人口301人,勞動力15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21人。
到2006年底,全組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1%;享受低保38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衞生院,距離鎮衞生院1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是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户6户,佔農户總數的9.8%。

大水井自然村文化教育

該組小學生就讀到箐門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洛凌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50公里,距離中學6.00公里。目前該組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 人,其中小學生30人,中學生11人。

大水井自然村村務公開

全組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政務。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該組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6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96.36畝。有固定資產7.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