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條面

鎖定
大條面俗稱尤溪大條面,尤溪面,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著名的麪食小吃,唐時傳至日本演變成今天的烏冬麪(古稱饂飩面)。因麪條形狀奇特,口感良好,深受廣大百姓的喜歡。
詳見切面。
中文名
大條面
外文名
烏冬(うどん)饂飩
俗    稱
尤溪大條面,切面
類    別
麪食小吃
做    法
調好油鹽味精

目錄

大條面簡介

東到娘子關,西到黃河邊,南到風陵渡,北到雁門關,一般家庭婦女都能以麪食為原料加工數種麪食;尤溪大小家庭有時在客人面前也會顯露一手面食“絕”活。
尤溪麪食,歷史悠久,迄今至少有兩千年的文化傳統,且在中國獨樹一幟,又博採眾長,集其大成,南北貫通。四川的“擔擔麪”,蘭州的“清湯牛肉麪”,上海的“陽春麪”,北京的“炸醬麪”……追溯其源淵都與之有密切的聯繫,且山西面條最負盛名,尤溪“大條面”也名列其間。
“到尤溪旅遊不品嚐麪食,就如沒有到過尤溪一樣。”為使到尤溪感受朱熹文化的海內外遊客更多地瞭解尤溪麪食,下面我們介紹最負尤溪特色的“尤溪大條面”,為尤溪麪食推波助瀾。 [1] 

大條面做法

1.調好油鹽味精,倒少許醬油,撒上葱花;
2.水開後加入麪條,煮到麪條浮起,將面撈起,拌勻即可;
加入青菜,煮好撈起來,加入麪條,同時在碗裏放入鹽,麪條煮好擱碗裏攪拌一下就可以了
注:也可以將大條面注入清湯,便成了一份地道、美味的“大條清湯麪”了。

大條面食客見解

沈城的小吃店裏不可少的一道小吃就是大條面了。大條面或拌或煮,各有風味。
大條面 大條面
大條面的做法十分簡單,把彈性十足麪條放入滾湯的熱水裏,合上鍋蓋,毫不顧忌地悶煮兩三分鐘。時辰一過,拿起漏勺撈起面,一重一輕抖一抖,把依附在麪條放上的水分瀝乾,放入搪瓷碗。這道工序完畢,接下來就可以依照食客的喜好,或幹拌,或和着湯,兩種風味任君選。若是鍾情於拌大條面,那就來點醋,添點醬油,再撒少許鹽和味精,這樣一碗撩人胃口的幹拌大條面就算做好了。當然,如果你喜歡吃和着湯的大條面,那就會舀一小勺熬好的豬頭湯,再添油加醋,抓一小把葱花撒上,一根根潔白無瑕的粗麪條,沉浸在油而不膩的湯中,簇擁一顆顆鮮綠色的葱花,宛若在霧氣升騰的海上悠然泛舟。
這是沈城小吃店常見的大條面做法,看似簡單,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把簡單的事做好。
一碗和着湯的大條面呈現在上來了,縷縷熱氣嫋嫋升起,股股濃香撲鼻而來。起麪條,吸上一口,“嗞溜”一聲,剎那間,温熱佈滿了口腔,輕咬慢嚼,難以言説的香味縈繞唇齒間。此時,若是咬一口滷蛋,乾燥代替了濕潤,細嚼慢嚥,匆忙中有了一份淡定。如此週而復始地品嚐着,真有點“只羨美味不羨仙”了。
吃大條的人可謂是百態眾生,或狼吞虎嚥,或從容不迫,但他們的臉上都掛着絲絲笑意。
品嚐大條面佐以豬頭肉,或滷味,或豆腐乾,誰都會忍不住想品嚐一番,誰都不會忘了這種美味叫大條面。因其面粗如筷子,尤溪人亦把叫它為筷子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