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

鎖定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是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一區四園”中以能源、煤炭綜合利用、鹽湖化工一體化發展為特色的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依託大柴旦、冷湖、茫崖及周邊地區豐富的鹽湖、油氣、煤炭、有色金屬等資源,以綜合開發利用為核心,着力發展能源、煤化工、鹽湖化工、有色金屬產業,輻射帶動大柴旦、冷湖、茫崖等地的發展,構建國家重要的鹽湖化工、能源、碳一化工、鉛鋅產業基地。
中文名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
規劃面積
42.76平方公里
屬    性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
原油產量
220萬噸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簡介

工業園規劃面積34.6平方公里,分為錫鐵山鉛鋅尾渣與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精細化工產業區、飲馬峽鹽湖化工與煤炭資源清潔利用產業區、大柴旦鹽化產業區。已形成220萬噸原油、100萬噸鉀肥、150萬噸鉛鋅採選、15萬噸鉛鋅精粉、15萬盎司黃金、320萬噸煤炭、15萬噸石棉、10萬噸硫化鹼、20萬噸硫酸、6萬噸硼酸、15萬噸磷銨生產規模。 [1]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發展規劃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立足於本地及周邊資源優勢和大柴旦已有工業基礎,以鹽湖資源、煤炭和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為核心,以“資源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永續發展”為指導,根據“圍繞優勢資源,培育特色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一園四區”的總體工作思路,構建結構合理、組合優化、配置高效的循環經濟產業羣,實現專業集成、投資集中、資源集約、效益集聚的工業經濟發展模式。大柴旦工業園區將建設成為海西州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的主要基地之一。
大柴旦工業園區按“一園四區(工業區)模式分階段進行規劃和建設。四個工業區(錫鐵山產業區、飲馬峽產業區、大柴旦產業區)的功能定位各有側重,但總體產業佈局注重產業鏈之間的縱向連接和橫向融合,在區內形成一個有機聯繫的產業鏈體系,以資源最大化綜合循環利用為原則,物料基本平衡。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自然條件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地理位置

大柴旦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北緣,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西州)轄區。是柴達木盆地資源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東與德令哈相連,南與格爾木市接壤,西與冷湖行委相鄰,北與甘肅省阿克賽哈薩克族自治縣和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轄區面積及人口

大柴旦行委是海西州委州政府的縣級派出機構,行政轄區面積2.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藏、回等民族。轄區內無村、居委會。轄綠草山、大煤溝、花海子、馬海等礦區。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水資源

大柴旦地區河流屬柴達木內陸水系。全區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常年有水的有5條,河流年均總流量19.79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魚卡河、塔塔稜河、嗷嘮河、大頭羊河、泉吉河。主要湖泊有西台吉乃爾湖、大柴旦湖、小柴旦湖。全區地下水資源量為2.65億立方米,地表水總量為2.8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3.507億立方米,儲量比較豐富,但分佈不均勻。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礦產資源

境內地質結構複雜,成礦條件好,區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品種多、儲量大、品位高等特點。已探明的有鉛、鋅、金、鋰、鈉、鉀、鎂、硫、硼、石灰礦、天然氣、煤炭等多種資源,儲藏量居全省前列,已編入青海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13種,鹽類礦產7種,保有儲量潛在經濟價值達57560億元,佔全省礦產資源的32.6%,是柴達木盆地資源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基礎設施

大柴旦工行委以外引內籌的方式,依託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利用國債項目、地方財政投入、市場化運作等手段,逐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十五”累計引進省外到位資金1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9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6.23%,超過“八五”“九五”時期投資的總和。五年共投入1.12億元用於水、電、路、通訊、防洪及教育、衞生、文化、政權建設、安居工程建設和商業街區改造。通過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大柴旦地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鎮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公路

青新公路(國道315線)與柳格公路(國道215線)貫穿全境,並於柴旦鎮交匯。柴旦鎮東距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約200公里,距省會西寧市732公里,南距格爾木市約190公里,西北至甘肅省敦煌市360公里,是西去新疆、南進西藏、北上甘肅,東達西寧的柴達木盆地的“北大門”。國道215線格爾木—大柴旦—敦煌高等級公路、德令哈—大柴旦二級公路改擴建工程、魚卡—茶冷口—冷湖等重點工程建設已全面鋪開,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鐵路

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於1984年投入運營後從境內通過,設有飲馬峽、錫鐵山2個客貨站。2009年還將啓動柳格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格爾木—敦煌鐵路橫穿全區,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並爭取在2009年年內動工建設。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通訊

全區程控電話裝機3000餘門,移動、聯通無線電話已全部開通,通訊網絡分別覆蓋鎮區及交通沿線和大部分礦區,普及率分別為84.35部/百人,81.5部/百人。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電力

區內電力供給以35千伏和110千伏輸電線路供給,錫鐵山—柴旦—大煤溝的生活和工業用電,由35千伏輸電線路覆蓋;錫鐵山—柴旦—魚卡—灘澗山工業用電由110千伏輸電線路覆蓋;錫鐵山—大煤溝的二回路工業用電由110千伏輸電線路供給。上述線路均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330KV湟源—西海—烏蘭—德令哈—錫鐵山—西台輸電線路已建成,錫鐵山330KV變電工程的建設,將為今後柴旦大工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供水

全區地下水資源量為2.65億立方米,地表水總量為2.8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3.507億立方米。城鎮供水工程已於2000年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5000噸。

大柴旦循環經濟工業園經濟基礎

經濟總量
大柴旦行委“十五”累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6948萬元,比“九五”增長63.47%,到2005年達到60272萬元,人均GDP達58517元(約7076美元)。累計完成全地區一般預算收入54382萬元,比“九五”增長131.88%,累計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245萬元,比“九五”增長140.04%。 2007年大柴旦地區生產總值150629萬元,同比增長31.18%,人均GDP為100419元,全地區一般預算收入8021萬元,同比增長99%。
產業結構及工業化進程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優勢產業、特色經濟加快發展,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構建了以有色金屬、鹽湖化工、煤炭、電力為主的工業框架,形成了黃金、鉛鋅、鉀肥、硫酸、硼酸、硼化產品,煤炭、電力、石油等產品系列,“十五”累計完成地區工業增加值163340萬元,比“九五”增長32.45%。其中行屬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29186萬元,比“九五”增長273.46%。經濟結構向突出優勢、打造特色轉變,總體效益上升,所有制結構進一步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逐步形成了股份、集體、民營等多種經濟成分共存的發展格局。 近幾年來,大柴旦經濟發展以資源優勢為依託,積極實施資源轉換戰略的方針,大力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推進了全區工業化進程。根據海西州政府關於“一區四園”的定位,已基本形成了以鉛鋅、黃金為主的有色金屬產業;以硼酸、硫酸、鉀肥為主的鹽湖化工業;以煤炭採掘、火力發電為主的能源工業。
(1)有色金屬產業:錫鐵山已形成150萬噸/年礦石處理能力;灘澗山10萬盎司/年黃金項目建成生產。
(2)煤炭能源產業:青海煤業魚卡90萬噸/年礦井建成投入生產;大煤溝90萬噸/年煤炭開發能力已經形成;大頭羊、高泉、綠草溝等礦區的煤礦已初具生產規模。
(3)鹽湖化工產業:大柴旦硼工業園區已形成3.5萬噸/年硼酸裝配能力;萬噸/年硫酸項目建成投產;10萬噸/年硫酸鉀鎂肥的生產線已建成試生產。
招商引資
2001年—2007年7月大柴旦行委引進項目24個,其中合同項目16個,金額22.86億元,意向項目8個,金額127.8億元,到位建設資金14.12億元。
人力資源
大柴旦地區屬海西州轄區,是典型的工礦區,屬地面積遼闊、人口稀少,2006年未,全區總人口約1.5萬人,有漢、蒙古、哈薩克、藏、回、滿、土等13個民族。其中農牧業人口1724人(含馬海農工商公司),非農業人口13300人(含流動人口)。從業人員約8400人,職工總數約3870人。 2006年全地區年末城鎮單位從業人數8400人。行屬單位從業人員為1000餘人。2006年實現新增就業崗位488個,安置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569人,其中四類下崗人員再就業4903人。全區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
“十一五”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間,工行委全面實施“工業強區、項目立區、科技興區”發展戰略,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時期西部地區要“努力建設成為帶動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區、工業產業密集區、開放型經濟高速增長區、城鎮化發展示範區、統籌城鄉發展優先區”的總體部署,和“柴旦要以開發有色金屬、煤炭和發展鹽化工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工業生產佈局,建成重要能源、有色金屬和鹽化產品生產基地”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發展與和諧為主題,緊緊圍繞抓機遇開發優勢資源、創特色拓展區位優勢、夯基礎完善城鎮建設、美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求發展增強綜合實力,繼續實施“4335”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到2010年實現四個翻一番。即全區生產總值翻一番,年均增長20%以上;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翻一番,達到5590萬元,年均增長16%;工業增加值翻一番,達到102280萬元,年均增長2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翻一番,累計完成228159萬元,年均增長11.64%。主要工業品產量達到:煤炭860萬噸,黃金3000千克,鉀肥4萬噸,硼酸3.5萬噸,精製硫化鹼6萬噸,硫酸9萬噸;實現社會事業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努力使柴旦成為富裕、文明、和諧的新興工業基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