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柴達木盆地

鎖定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 [1]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爾金山脈;西南至崑崙山脈;東北有祁連山脈,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 [2]  。內陸盛產鐵礦、銅礦、錫礦、鹽礦等多種礦物,故被稱作“聚寶盆”。腹地的柴達木沙漠中國八大沙漠里居第五。 [3] 
2022年9月,在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首次發現黏土型鋰礦。 [13] 
中文名
柴達木盆地
外文名
Tsaidam Basin
地理位置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
氣候條件
高山、高原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12]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茶卡鹽湖
著名景點
可魯克湖
水中雅丹
柴達木温泉等
俄博梁山上雅丹 展開
著名景點
可魯克湖
水中雅丹
柴達木温泉等
俄博梁山上雅丹
都蘭地下雅丹 收起
稱    號
聚寶盆
建議遊玩時長
1-7天
適宜遊玩季節
5月-10月
面    積
約 240000 km² [2] 
所屬地形區
青藏高原

柴達木盆地地理特點

柴達木盆地為高原型盆地,地處青海省西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個被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的封閉盆地,介於90°16′E-99°16′E、35°00′N-39°20′N之間。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 [2]  ,為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 [4]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地勢最高的盆地。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東南部多鹽湖沼澤) [5]  ,而且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如冷湖的石油、魚卡的煤、錫鐵山鉛鋅礦等都很有名。所以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的美稱。

柴達木盆地地質構造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2張)
盆地基底為前寒武紀結晶變質岩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海拔自3000米漸降至2600米左右。地貌呈同心環狀分佈,自邊緣至中心,洪積礫石扇形地(戈壁)、沖積一洪積粉砂質平原、湖積一沖積粉砂粘土質平原、湖積淤泥鹽土平原有規律地依次遞變。地勢低窪處鹽湖與沼澤廣佈。 [6] 
盆地西北部戈壁帶內緣比高,百米以下的壠崗丘陵成羣成束。盆地東南沉降劇烈,沖積與湖積平原廣闊,主要湖泊如南、北霍魯遜湖和達布遜湖等都分佈於此。柴達木河、素林郭勒河與格爾木河等下游沿岸及湖泊周圍分佈有大片沼澤。 [6] 
盆地東北部因有一系列變質岩系低山斷塊隆起,在盆地與祁連山脈間形成次一級小型山間盆地,自西而東有花海子,大、小柴旦,德令哈與烏蘭等盆地,這些盆地中的河流分別注入其低窪中心的湖泊中。
河流大部為間歇性,總計100條河流中常流河僅10餘條,主要分佈於盆地東部,西部水網極為稀疏。盆地內湖泊水質多已鹹化,共有大小鹽湖20餘個。 [6] 

柴達木盆地氣候

柴達木盆地主要特點

柴達木冬季
柴達木冬季(7張)
柴達木盆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以乾旱為主要特點。年降水量自東南部的200毫米遞減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30-40%,最小可低於5%。
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氣温變化劇烈,絕對年温差可達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間可降至0℃以下。風力強盛,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現40米/秒的強風,風力蝕積強烈。 [6] 

柴達木盆地氣候變化

柴達木盆地圖冊
柴達木盆地圖冊(15張)
1961-2006年,中國氣温增幅為每10年0.10℃-0.20℃,而青海高原為每10年0.33℃。其中,柴達木盆地更是高達每10年0.44℃。由此,柴達木盆地已成為青海高原乃至全國範圍內增温最顯著的區域。
在氣温升高的同時,柴達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續增多。柴達木盆地大部分地區從1998年以來降水量持續增加,增加趨勢明顯大於青海省其他地區。1998年至2008年,柴達木盆地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3.5至95.5毫米之間,與歷年平均值相比,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增加幅度均在10%以上。
全球氣候變暖給柴達木盆地帶來的顯著影響,它也成為整個青藏高原氣候變化最為敏感和顯著的地區。而種種跡象表明柴達木盆地氣候由暖幹化向暖濕化轉型。

柴達木盆地災害性天氣

壁紙
壁紙(20張)
2011年3月17日,受新疆東移冷空氣影響,凌晨1時33分至2時28分,青海柴達木盆地的格爾木出現災害性沙塵天氣,最大風速每秒達26.3米。這也是柴達木盆地40年來出現的最大風速的沙塵天氣,並給當地羣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影響。
當時沙塵經過時,最大能見度不足1米。大風沙塵天氣過後,格爾木市上空飄起了雪花。據氣象部門介紹,由於沙塵和降雪天氣格爾木市降温幅度達8℃左右。

柴達木盆地最新發現

3000萬年前柴達木盆地氣候涼爽濕度適中 3000萬年前柴達木盆地氣候涼爽濕度適中 [7]
一個由中、英地質學者組成的團隊最新發現,在約3000萬年前,柴達木盆地氣候涼爽、濕度適中,被温帶落葉闊葉林覆蓋,與如今極端乾旱的氣候條件有很大不同。 [7]  此次,研究團隊在柴達木盆地北部發現了一個約3000萬年前的植物化石羣。研究人員運用分析程序研究了這些化石,並結合大氣海洋綜合環流模型,重建了當時的古氣候和古海拔。 [7] 
重建結果顯示,與現在化石產地年均氣温1.9攝氏度、年降水量82.7毫米的寒冷、乾旱氣候不同,3000萬年前的柴達木盆地氣候涼爽、濕度適中。當時,那裏年平均氣温11.6攝氏度左右,冬季温度接近冰點、夏季涼爽,温度季節性差異遠小於現在。當時的年降水量很可能超過1000毫米,夏季乾燥、冬季濕潤,降水的季節性差異也相對較低。但3000萬年前的柴達木盆地與現在也有相似之處:當時那裏的海拔已經達到3.3千米左右,與盆地現今的海拔類似。 [7] 
3000萬年前的柴達木盆地,覆蓋着以楊樹類和豆科植物為主的温帶落葉闊葉林。在西風帶控制下,曾經橫貫歐亞大陸的大洋帶來充沛的水汽,滋養着植物的生長。 [7]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2010年3月初發表在國際知名地學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上。 [7] 

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

柴達木盆地植被情況

風景實拍
風景實拍(16張)
柴達木盆地自然景觀為乾旱荒漠,主要土類為鹽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後者主要分佈於盆地西部,草甸土沼澤土一般均有鹽漬化現象。植 被稀疏,種類單純,總共不足200 種,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 和草本為主,鹽生植物較多。植被結構簡單,約有6/10 的羣叢系由一個或幾個種組成。
在山麓洪積扇和沖積-洪積平原上以勃氏麻黃梭梭紅砂灌木所組成的荒漠植被羣落為主;在鹽性沼澤及鹽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形成草丘,其中佔優勢的有深紫針藺、絲藨草與黑苔草等鹽生植被;鹽湖與沼澤外圍以蘆葦與賴草為主 [6] 

柴達木盆地動物分佈

柴達木盆地動物區系具有蒙新區向青藏區過渡的特徵。野生動物主要有野駱駝野驢野犛牛黃羊、青羊、旱獺、狼、馬熊、等。由於墾殖和捕獵,野生動物大為減少,有的瀕於絕跡。 [6] 

柴達木盆地資源開發

柴達木盆地礦產資源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3張)
柴達木盆地在青海湖西邊,雖然荒涼,但物產豐富。藴藏有豐富的鹽類和其他化學元素。主要有鹽、硼、鉀、鎂、鋰、銣、溴、碘、鍶、銫、石膏、芒硝、天然鹼等,食鹽達600多億噸。盆地鉛、鋅、鉻、錳等金屬及煤炭、石油、石棉等資源豐富。最為著名的是各種鹽。其中鈉鹽探明儲量530多億噸;氯化鉀探明儲量2億多噸,佔全國總儲量的97%;硼探明儲量1100多萬噸,佔全國總儲量的一半;氯化鎂探明儲量約20億噸。柴達木盆地不僅是中國鹽礦之最,也是世界鹽礦之最,因此,柴達木盆地又稱為“鹽的世界”。
已探明礦點200餘處,計50餘種,其中鹽、石油、鉛鋅和硼砂儲量尤豐,食鹽總儲量達600億噸左右。芒硝、鉀鹽、硼酸鹽具有工業開採價值,如察爾汗鉀鹽廠已成為中國重要化工原料基地。盆地內儲油構造廣佈,西部有重要油氣聚集帶。錫鐵山鉛鋅礦是中國已知最大鉛鋅礦之一。 [6] 
柴達木盆地面積25萬平方千米,各種資源儲量潛在價值達17.2萬億元。為了吸引國內外資本,把柴達木盆地建成中國西部的資源工業基地,海西州委、州政府積極構建以資源經濟為主體經濟的新格局,GDP增長連續3年超過了15%。
在柴達木盆地已建成生產原油250萬噸,天然氣10億立方米,鉀肥70萬噸,加工原鹽200萬噸,180萬噸純鹼,生產銅、鉛鋅、石棉近100萬噸的工業基地。
2022年9月,在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首次發現黏土型鋰礦,且具備巨大找礦前景。本次在柴達木盆地中首次發現的黏土型鋰礦系由湖相沉積形成,是中國國內除火山岩黏土型鋰礦、碳酸鹽黏土型鋰礦外,與鹽湖有關的一類黏土型鋰礦。 [13] 

柴達木盆地藥材資源

據有關部門對柴達木盆地中藏藥材資源普查數據顯示,柴達木盆地內還分佈有藥用植物、藥用動物、藥用礦物共計有782種,出產的中藏藥材不僅藴藏量大,而且效果好。其中,藥用植物紅景天已被醫學界認為是繼人蔘、刺五加之後一種新的營養補劑藥源,也是前往高海拔地區遊客的必備良藥。 [14] 
柴達木盆地出產的中藏藥材大多為耐乾旱、寒冷的稀有種類,不僅藴藏量大,而且大多質量上乘,尤其是具有獨特療效和滋補營養價值的珍稀名貴藥材,如盆地盛產的白唇鹿鹿茸,被譽為“西茸”,是公認的滋補藥材中的上等佳品;而廣泛分佈在盆地內的枸杞子,經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北農業大學化驗分析,在香港、東南亞地區被譽為“柴枸”,成為青海傳統出口精品。 [15] 

柴達木盆地著名鹽湖

青海省有鹽湖,有的在這個盆地,而柯柯鹽湖尕海鹽湖在其它區域(西藏拉昂錯只是鹹水湖)。

柴達木盆地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部,茶卡盆地的西部。茶卡盆地西南被鄂拉山與希裏溝山間斷陷盆地分割,東北有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盆地南、北受斷裂控制,形成面積2400平方公里的封閉內流斷陷盆地。茶卡石鹽開採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已採鹽食用。

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

如若驅車行駛在215國道上,你會發現在格爾木市附近有一段筆直的公路,如橋般浮在察爾汗鹽湖上。如果不是迎面“萬丈鹽橋”四個大字,你會以為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公路,但其實這是一座長達32公里的鹽橋,因摺合市制達萬丈而被譽為“萬丈鹽橋”。 [8] 

柴達木盆地農業

柴達木盆地以鹽漬化的土地為主 [9]  ,區域內積温較多、熱量條件較好,鹹水、微鹹水資源及動植物資源豐富;農業用地僅佔土地總面積的0.17%,有大量宜農土地未被開發,撂荒面積大;草地佔土地面積的46.64%,但海拔、氣候、交通等條件限制其利用;林地佔土地總面積的2.87%,破壞較嚴重;鹽鹼地佔總土地面積的11.68%,且資源豐富,幾乎未被利用。盆地現有耕地集中於東部和東南部綠洲地帶,以產糧食、油料為主,單產較高。 [6] 

柴達木盆地交通

交通事業已初具規模,青藏鐵路已通車,公路成網,高速基本已經貫通全州各地,同時,連接青藏鐵路至甘肅敦煌的格敦鐵路於2018年10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出現了格爾木市、德令哈市、冷湖鎮大柴旦鎮茫崖鎮等一批新興城鎮。 [6] 
火車:可乘K9803次特快(西寧-格爾木),所有進藏列車均在格爾木停靠,部分進藏列車也在德令哈市停靠。
汽車:柴達木各地均有通往省會西寧的班車,同時也有連接州內和省外毗鄰地區(敦煌)各地的班車。
飛機:已開通西安至格爾木、西寧至德令哈、西寧至敦煌至花土溝的支線航班。

柴達木盆地風景奇觀

柴達木盆地貝殼梁

在柴達木盆地的一處戈壁灘上,有一條長約2千米的小丘陵,當地人稱貝殼梁。貝殼梁表面薄薄的鹽鹼土蓋下面竟是厚達20多米的瓣鰓類和腹足類生物貝殼堆積層。這一罕見的自然奇觀,是迄今為止中國內陸盆地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古生物地層。

柴達木盆地蘆葦船

貝殼梁西行20多千米,就來到了蘆葦船的所在地。這是一塊待開發的土地,因而它就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人們通常説它在“諾木洪塔温塔裏哈”新石器的遺址西北部的小湖中。這一帶是柴達木盆地的最低處。古海遺留了星星點點的湖泊沼澤,因而這裏的河又發育極為完善,大大小小的湖泊在戈壁深處散發着清香。

柴達木盆地雅丹地貌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3張)
雅丹”是維吾爾語,意為“具有陡壁的土堆丘”,也叫“風蝕林”、“沙石林”,是一種奇特的風蝕地貌 [10]  “雅丹”地貌區西臨一里坪,北接德宗馬海湖,東連馬海,南與爾台吉乃爾相連,東經97度18分,北緯37度59分,在大柴旦鎮以西約200平方千米。由於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因褶皺而隆起和因斷裂破碎的裸露第三級地層在外因力的長期作用下,吹蝕一部分地表物質形成的多種殘丘和槽形低地。
盆地瀚海鹽鹼灘,由於受強烈風沙的侵蝕,久而久之,使裂縫越來越大,將原平坦的地表發育成許多不規則的壟脊溝槽,順盛行風方向伸長,溝槽越來越大,壟脊越來越小,出現不連接的許多土墩,形成了戈壁灘上特有的一大奇觀,這就是著名的“雅丹地貌”。

柴達木盆地沙漠治理

腹地的柴達木沙漠中國八大沙漠里居第五。
青海省採取多種手段,加快生態治理步伐,柴達木盆地的綠洲面積不斷擴大,據衞星遙感監測顯示,柴達木盆地沙區風蝕荒漠化程度趨緩。近幾年荒漠化面積明顯減少,土地荒漠化面積較2000年以前縮減2.7%。隨着植被情況的好轉,柴達木盆地的野生動物數量也大幅增加。 [11] 
2000年以來,柴達木盆地內實施退耕還林22.7萬畝,人工造林152萬畝,封沙、封山育林168萬畝;國家重點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已擴大到865.66萬畝。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