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果杜英

鎖定
大果杜英(Elaeocarpus sikkimensis Masters)是喬木。葉通常互生,邊緣有鋸齒或全緣,下面或有黑色腺點,常有長柄;總狀花序腋生或生於無葉的枝條上,兩性,有時兩性花與雄花並存;萼片4-6片,分離,鑷合狀排列;花瓣4-6片,白色,分離,頂端常撕裂,稀為全緣或淺齒裂;雄蕊多數,10-50枚,稀更少,花絲極短,花葯2室,頂孔開裂,藥隔有時突出成芒刺狀,有時頂端有毛叢;花盤常分裂為5-10個腺狀體,稀為環狀;子房2-5室,花柱簡單線形,果為核果,1-5室,內果皮硬骨質,表面常有溝紋;種子每室1顆,胚乳肉質,子葉薄,分佈於中國和越南。
中文名
大果杜英
拉丁學名
Elaeocarpus sikkimensis Masters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酢漿草目
杜英科
杜英屬
大果杜英
命名者及年代
A. Chev. ex Gagnep,1943

大果杜英形態特徵

大果杜英 大果杜英
大果杜英是喬木,高15米;嫩枝禿淨無毛,有光澤。葉薄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2-18釐米,寬4-8釐米,先端尖鋭,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幹後褐綠色,仍有光澤,下面淺褐綠色,稍發亮,無毛,側脈7-8對,在上下兩面均明顯,網脈在下面比較明顯,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1.5-3釐米,無毛。總狀花序長7釐米,被茸毛;花柄長8毫米,有毛;萼片5片,三角狀卵形,長6毫米,寬3毫米,邊緣有睫毛,兩面無毛;花瓣內外兩面均有毛,上部撕裂,裂片18條;雄蕊多數,花葯長3毫米,頂端有毛叢;花盤5裂;子房3室,被毛,花柱長3毫米,胚珠每室2顆。核果橢圓形,長4釐米,寬2.7釐米,幹後黑色,無毛,內果皮堅骨質,表面平滑,厚5毫米,1室;種子1顆,長2釐米。花期4-5月。 [1] 

大果杜英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雲南南部。越南也有分佈。 [1] 

大果杜英主要價值

可用作觀賞植物、庭院綠植、園林綠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