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杓鷸

鎖定
大杓鷸,又名紅背大勺鷸、紅腰勺鷸、彰雞, [9]  是鴴形目鷸科 [10]  杓鷸屬的鳥類動物, [9]  體長約63釐米。雌雄同色。虹膜褐色,喙黑色、基部粉紅色,腳灰色。喙甚長而下彎,喙長為頭長的3倍以上。全身黃褐色,頭、頸、胸密佈黑褐色條紋。下體具暗褐色條紋。翅下覆羽白色,但密佈黑褐色斑紋。下背、腰及尾上覆羽與上背同為黃褐色。 [11] 
大杓鷸分佈在中國長江下游、華南與東南沿海、海南島及西藏南部地區, [9]  東北亞也有分佈,冬季南遷至大洋洲。 [12]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河灣、湖泊、蘆董沼澤、水塘,及附近開展濕地。 [9]  大杓鷸單獨或小羣活動覓食,休息時或夜間棲息常集成羣。性膽怯·活動時常抬頭伸領觀望,如有危險立即起飛。成羣飛行時常呈“V“形,降落時常滑翔。 [13]  大杓鷸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蠕形動物、昆蟲的幼蟲為食,有時也吃魚類、爬行類和無尾兩棲類等脊椎動物。 [9]  繁殖期為4-7月。營巢於濕地周邊的土丘上和鹽鹼地上,巢為簡陋的地面巢,內多墊以乾草。每窩產卵4枚,早成鳥。 [14] 
大杓鷸是中國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4]  大杓鷸嘴彎而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15] 
中文名
大杓鷸
拉丁學名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別    名
紅背大勺鷸
紅腰勺鷸
黦鷸
彰雞
外文名
Far Eastern Curlew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鴴形目
鷸科
杓鷸屬
大杓鷸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66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7] 

大杓鷸形態特徵

大杓鷸
大杓鷸(12張)
大杓鷸上體黑褐色,羽緣白色和棕白色,使上體呈黑自而沾棕的花斑狀。頸部白色羽緣較寬,使黑褐色變為更細的縱紋,因而使頸部顯得較白。初級飛羽外側黑褐色,內側灰褐色,具多道鋸齒狀白色橫斑。自4-5枚起,外側也具白色橫斑,且愈往內愈顯著。第1和第2枚初級飛羽羽幹幾全白,僅先端呈淡褐色。從第3枚起白色羽幹不明顯。外側翅上大覆羽灰黑色具白色端緣。內側大覆羽以及中覆羽和小覆羽與背同色。腰和尾上覆羽具較寬的棕紅褐色羽緣,尾羽淺灰沾黃,具有棕褐色或灰褐色橫斑。眼周灰白色,眼先藍灰色。頦、喉白色。頰、頸側和胸皮黃白色,具黑褐色羽幹紋,尤以喉和胸較密和較細。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具較稀疏的灰褐色羽幹紋;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具灰褐色或黑褐色橫斑。 [3] 
虹膜暗褐色,嘴細長,向下彎曲呈弧形,顏色為黑色。下嘴基部角黃色,上嘴基部褐色。腳灰褐色或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725-750克,♀900-1100克;體長♂546-643毫米,♀577-635毫米;嘴峯♂132-192毫米,♀125-180毫米;翅♂272-315毫米,♀289-334毫米;尾♂105-125毫米,♀97-117毫米;跗蹠♂78-97毫米,♀84-105毫米。(注:雄性——♂;雌性——-♀) [3] 

大杓鷸近種區別


大杓鷸
體量
體重♂725-750克,♀900-1100克;體長♂546-643毫米,♀577-635毫米
體重♂659-800克,♀700-1000克;體長♂575-616毫米,♀592-625毫米
特徵
體長約63釐米。雌雄同色。虹膜褐色,喙黑色、基部粉紅色,腳灰色。喙甚長而下彎,喙長為頭長的3倍以上。全身黃褐色,頭、頸、胸密佈黑褐色條紋。下體具暗褐色條紋。翅下覆羽白色,但密佈黑褐色斑紋。下背、腰及尾上覆羽與上背同為黃褐色
腳青灰色;上體淡褐色且有黑褐色縱斑;腰白色;尾羽白色且有黑褐色橫斑;翅下覆羽也是白色;下體淡褐色,自頭側向下至胸有黑褐色縱紋,腹以下白色
圖片
大杓鷸 大杓鷸
白腰杓鷸 白腰杓鷸

大杓鷸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河流。湖泊、蘆葦沼澤、水塘,以及附近的濕草地和水稻田邊,有時也出現於林中小溪邊及附近開闊濕地。遷徙季節和冬季也常出現於沿海沼澤、海濱、河口沙洲和附近的湖邊草地及農田地帶。冬季則主要在海濱沙灘、泥地、河口沙洲活動。 [3] 

大杓鷸生活習性

在中國主要為旅鳥。部分在東北繁殖,為夏候鳥,部分越冬在台灣,為冬候鳥。春季於4月初至4月中旬到達東北繁殖地,秋季於9月下旬遷離繁殖地往南遷徙。常成小羣遷徙。 [3] 
常單獨或成鬆散的小羣活動和覓食。但在休息時或在夜間棲息地,則常集成羣。繁殖期間則成對活動。行動遲緩而寧靜。性膽怯,活動時常不斷的抬頭伸頸觀望,長時間的站在一個地方不動,如有危險則立刻起飛。飛行時兩翅鼓動緩慢,但飛得卻較快。成羣飛行時常排成“V”字形,降落時常滑翔。活動時個體間的聯絡或受驚起飛時常發出“會兒一會兒”的聲音。主要在水邊沙地或泥地上,以及水邊淺水處覓時,覓食方式主要通過它長而彎曲的嘴插入水邊沙地或淤泥中探覓隱藏於地下洞中的甲殼類和蠕形動物。也常在地表面啄取食物。覓食時常單獨或成鬆散的小羣覓食。 [3] 
食物主要為甲殼類、軟體動物、蠕形動物、昆蟲和幼蟲。有時也吃魚類、爬行類和無尾兩棲類等脊椎動物。 [3] 

大杓鷸分佈範圍

分佈於澳大利亞、汶萊、中國內地、斐濟、關島、中國香港地區、印尼、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古、新西蘭、北马里亞納羣島、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美國、越南。 [2] 
旅鳥:孟加拉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阿曼。產地不確定:阿富汗 [2] 
在中國繁殖於從黑龍江、吉林、遼寧,一直到河北和內蒙古東部;越冬於中國台灣。遷徙期間見於遼寧、河北、山東、西至甘肅,南至廣東和香港。 [3] 
大杓鷸分佈圖 大杓鷸分佈圖 [4]

大杓鷸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7月。4月中下旬即已成對和進行求偶飛行。營巢於低山丘陵溪流兩岸沼澤濕地或山腳平原湖邊沼澤中的土丘上和鹽鹼地上。巢甚簡陋,實為地上的凹坑,周邊和底部墊以枯草即成。每窩產卵4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橄欖褐色,或橄欖綠色,被有褐色或綠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66-72.2×45.6-48.1毫米。 [3] 

大杓鷸保護現狀

大杓鷸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133項)。 [6]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
  • 2004-2009年——無危(LC)。
  • 2010-2012年——易危(VU)。
  • 2015-2016年——瀕危(EN)。 [2]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 [8] 二級。 [7] 

大杓鷸種羣現狀

中國台灣島內大杓鷸的分佈在西海岸灘地從北到南都有零星的分佈,唯獨在大肚溪口一直有大量的族羣在此覓食渡冬。在彰化大肚溪口和彰濱工業區一帶最多曾經有三千多隻的記錄,不但是彰化縣海岸境內重要的鳥類資源,也是台灣地區最大的度冬族羣。不過隨著彰濱工業區的持續開發,大杓鷸的數量從兩、三千多隻一直下降到2001年的不到900只。大杓鷸族羣數量減少的原因很多,但是環境地貌的變化和覓食棲地的減少,絕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大杓鷸的族羣趨於穩定,2001年的數量大約在900只左右。
該物種在全球範圍內被列為易危,因為它正在經歷一個快速的數量下降的過程,是由棲息地喪失和退化所帶來的影響,人類進一步的填海計劃,預計將在未來造成更大的跌幅。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