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斑靈貓

鎖定
大斑靈貓(學名:Viverra megaspila)是靈貓科、靈貓屬動物。頭體長770~900毫米;尾長320~400毫米;後足長70~80毫米;耳長40~50毫米;顱全長130~135毫米。頸下部有2條黑色橫紋;背部灰褐色,1條黑紋從肩部貫穿到臀部,背側有大的深褐色斑點;前足的第三和第四趾上完全沒有皮鞘。身體後部有十分清晰的圓至方形斑點,這些斑點列成幾排,斑點中間為蒼白色。中背紋為黑色,並且明顯與斑點分開。尾部有4個黑色環,尾端黑色。
主要棲息於東南亞熱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林緣溝谷、山地稀樹灌叢和河谷岸邊草灌叢。地棲,常單獨活動。夜行性,夜幕降臨後1~2小時及黎明前活動最為頻繁。分佈於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Viverra megaspila
別    名
斑香狸
臭貓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食肉目
亞    目
貓型亞目
靈貓科
亞    科
靈貓亞科
靈貓屬
大斑靈貓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1862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3]  [13] 
中文學名
大斑靈貓
外文名
Great Civet、LARGE-SPOTTED CIVET

大斑靈貓形態特徵

大斑靈貓
大斑靈貓(12張)
頭體長770~900毫米;尾長320~400毫米;後足長70~80毫米;耳長40~50毫米;全長130~135毫米。大斑靈貓與大靈貓區別在於2條黑色頸紋、更大的斑點、4個黑色尾環;以及m2寬度大約等於其長度。體態和大小與大靈貓相似,但其頸下部有2條黑色橫紋;背部灰褐色,1條黑紋從肩部貫穿到臀部,背側有大的深褐色斑點;前足的第三和第四趾上完全沒有皮鞘。身體後部有十分清晰的圓至方形斑點,這些斑點列成幾排,斑點中間為蒼白色。中背紋為黑色,並且明顯與斑點分開。尾部有4個黑色環,尾端黑色。
頭骨與大靈貓近似,但牙齒更大,下頜骨更長。矢狀脊退化或缺如,枕脊相當發達。眶上突退化成“腫塊”且不突出於眶內區。眶內區和額骨區鼓脹。吻延長,以致眶上突大約在頭骨的正中。上齶寬而長,超出中翼骨。m1的下三角座長,跟座與其等大或更小。m2比m1的跟座更小。 [1] 
足印剖析:蹠行,前後足均具5趾,但第1趾甚小而遠位;其餘4趾印近乎等大並呈橢圓形,第2、5趾印和第3、4趾印分別呈前後排列,前位的中間2趾印相對間距較近;4趾印均不帶爪印。前後間墊印呈後中部深凹的略似長二角形(有別貓類的重要特徵),前突顯著前位,後足間墊略寬大,其前端梢盾。總體上看,前足印較後足印顯得短寬。 [4] 

大斑靈貓棲息環境

大斑靈貓生態和習性和食性很類似於馬拉巴爾靈貓Viverra civettina)和大靈貓Viverra zibetha)。其喜歡有茂密植被和河岸生態系的亞熱帶和季雨林。 [1]  主要棲息於東南亞熱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林緣溝谷、山地稀樹灌叢和河谷岸邊草灌叢。在稀樹灌叢林、林緣溝邊及村寨附近較為常見。 [5] 

大斑靈貓生活習性

地棲,常單獨活動。夜行性,夜幕降臨後1~2小時及黎明前活動最為頻繁。 [5]  主食鼠類、昆蟲、蛇類、蛙類、小鳥和鳥卵等動物性食物,亦食熱帶野果等。 [4] 

大斑靈貓分佈範圍

現存:分佈於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 [3] 
可能滅絕:中國(僅見於廣西東南,雲南東南、南部和西南邊境地帶)、越南。 [3-4] 
大斑靈貓分佈圖 大斑靈貓分佈圖

大斑靈貓繁殖方式

雌性1~1.5歲開始繁殖,妊娠期為45天,一次可產2~3仔。 [6] 

大斑靈貓保護現狀

大斑靈貓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瀕危(EN)。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8]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Ⅰ級。 [12]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EN)。 [9] 
列入《中國雲南省珍稀保護野生動物》——Ⅱ級。 [4]  [5] 
2021年2月5日,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佈,大斑靈貓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1] 

大斑靈貓種羣現狀

大斑靈貓數量非常稀少。20世紀70年代以來僅在雲南南部和廣西西南部獵民中收集到8張毛皮。1988年在雲南省外貿倉庫檢查500多張大靈貓皮中,僅發現12張大斑靈貓皮。在中國是一種極為稀有的物種。 [5] 

大斑靈貓致危因素

致危因素主要是獵捕。同時,分佈區過於狹小和種羣分佈的相對隔離也是種羣小的一個原因。 [5] 

大斑靈貓保護措施

該種在中國雲南南部的分佈區已建立自然保護區,能否對該種的保護起作用,尚不得而知。建議首先要進一步收集該種的分佈和種羣狀況。由於它與大靈貓較為相似,容易混淆,且數量稀少,分佈區當地加強嚴格保護十分關鍵。 [5] 
該種在緬甸的Htuang Pru保護區和Hukaung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及泰國的Taphyra國家公園已經設立保護區。在越南,該物種的貿易在理論上受到管制和保護。該物種在馬來西亞半島和泰國受到保護。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