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搖大擺

(漢語成語)

鎖定
大搖大擺,漢語成語,拼音:dà yáo dà bǎi,意思是指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
中文名
大搖大擺
拼    音
dà yáo dà bǎi
近義詞
威風凜凜 大模大樣 神氣十足 趾高氣揚 高視闊步 氣宇軒昂 器宇軒昂 [2] 
反義詞
如履薄冰 躡手躡腳 抱頭鼠竄 縮手縮腳 [2] 
出    處
《儒林外史》
注    音
ㄉㄚˋ ㄧㄠˊ ㄉㄚˋ ㄅㄞˇ

大搖大擺釋義

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形容走路時很神氣、滿不在乎的樣子。 [2] 

大搖大擺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1] 

大搖大擺例句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們都是一氣,不怕有一萬個強盜,你們只管大搖大擺的走罷。”
老殘遊記》第十六回:老殘走上,將差人一扯,説道:”住手。“便大搖大擺走上暖閣 [1] 
許地山 《空山靈雨·荔枝》:“他們嫌從正門進去麻煩,就把籬笆拆開,大搖大擺地進前。” [3] 
老舍《駱駝祥子》十五:“現在,她要撈回來這點缺欠,要大搖大擺的在街上,在廟會上,同着 祥子 去玩。”

大搖大擺成語辨析

【近義詞】:神氣十足威風凜凜高視闊步
【反義詞】:如履薄冰縮手縮腳躡手躡腳
【歇後語】: 八王爺上金鑾殿
【燈謎】: 鴨子走路 [1] 

大搖大擺成語用法

作定語、狀語;形容人或動物走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