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成街

(北京市通州區大成街)

鎖定
大成街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西北部。東起北大街,西至西塔衚衕
2022年11月,入選2022年十大“北京最美街巷”名單。 [1] 
中文名
大成街
類    型
街名
分    佈
中國各城市
孔廟
孔廟(76張)
大成街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西北部。東起北大街,西至西塔衚衕。以其西部北側建有文廟,故名。
崇儒尊孔自西漢始,歷代不衰。自唐開元二十七年(739)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後,天下建廟祭孔之風興起。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加諡孔了為“至聖文宣王”,祀孔之俗遍傳,所建廟宇稱孔廟,亦稱文廟。元大德二年(1298),通州知州趙居禮於州治之西創建文廟,以推崇孔孟之道,供祭孔子牌位。十年(1306),元成宗再加諡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隨之,通州文廟建造大成殿,且塑孔子像供奉。至清順治二年(1465),朝廷準定文廟諡號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將孔子封至無上地位,因為清朝統治者自詡馬上得天下,奪得全國政權後,即接過漢族最高統治者以儒家思想統治國家之衣缽,大肆宣傳孔孟之道,以求得社會穩定。“大成”因是孔子諡號居首之記號,從而成為孔子諡號稱,漸為孔子代稱。
通州文廟比北京孔廟早建四年。除北京孔廟外,其規模之大、設置之全均居華北之首。坐北朝南,前從射圃起,後至聖訓亭,長達一百八十米。照壁、大宮門、欞星門、泮橋、朝房、戟門、兩廡、尊經閣、聖容殿、崇聖殿、大成殿、鄉賢祠、名宦祠、忠孝節義祠、明倫堂、如日中天坊、過化存神牌樓等。清朝滅亡後,取消科舉制度,射圃廢棄,漸成民居,祭孔亦漸泯滅,但原來建築尚存。由此,文廟欞星門前東西打通,形成一條東西向街,遂以孔子諡號前二字命名為大成街。
1936年12月,在日寇特務機關操縱下,漢奸傀儡——“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成立,文廟曾為賣國政府所在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黨通縣政府遷此。1950年,通縣地區督察專員公署駐此。1958年,北京花絲鑲嵌廠遷此,朱德委員長曾至此視察。“文革”中,古代建築拆改殆盡,今僅餘大成殿五間,殘碑兩塊,三座金水橋埋於地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