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峪溝景區

鎖定
大峪溝景區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鄉大峪溝,距縣城12公里,總面積105214.6公頃,洮河水系支流大峪溝從北向南貫穿全境70公里,為迭山山脈的北坡,流水成韻、青山滴翠。大峪溝共有9條支溝,依次為雲江峽、旗布峽、桑布溝、阿角小溝、阿角大溝、燕麥溝、扎崖它溝、巴什溝、涅座溝等,分佈在大峪溝東南,彷彿一把遺落人間的巨形扇子,扇面濃墨重彩,描繪出無數奇山異水。景區迭山主峯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秦嶺最高峯),溝口海拔2500米,相對高差達2400米,因此景區內生物垂直分佈差異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説,色彩斑斕,對比鮮明。
景區輻射木耳和納浪兩個鄉鎮,包括西尼溝、納浪溝、博峪溝和木耳溝以及洮河南岸豐富的覺乃藏族民俗文化。
景區與九寨溝齊名,有”南有九寨溝、北有大峪溝“之美譽。
中文名
大峪溝景區
地理位置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鄉 [1] 
氣候條件
高原性大陸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8:00-18: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
68
佔地面積
105214.6 公頃
著名景點
雲江峽
旗布寺
旗布林卡
三角石
一線天

大峪溝景區景區概覽

大峪溝景區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鄉大峪溝,距縣城30公里,總面積105214.6公頃,洮河水系支流大峪溝從北向南貫穿全境,迭山山脈延伸其中,流水成韻、青山滴翠。大峪溝共有9條支溝,依次為雲江峽、旗布峽、桑布溝、阿角小溝、阿角大溝、燕麥溝、扎崖它溝、巴什溝、涅座溝等,分佈在大峪溝東南,彷彿一把遺落人間的巨形扇子,扇面濃墨重彩,描繪出無數奇山異水。景區迭山主峯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溝口海拔2500米,相對高差達2400米,因此景區內生物垂直分佈差異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説,迭山半山雪線以上為裸岩,以下依次為高山草場、原始森林、低山草甸、灌木、農家田園等,色彩斑斕,對比鮮明。大峪溝按山形水系構成劃分,全境由五大版塊組成,自西向東依次為“旗布溝、八十里溝、尼嘎尼瑪溝、阿角小溝、桑布溝五大景區,有主要景點200餘處。

大峪溝景區氣候

年平均氣温4.6攝氏度,最熱的7月平均氣温14.8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零下7.6度,是典型的符合旅遊休閒概念的“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型氣候。四季分明,風光旖旎,自然生態景觀絢麗多姿。

大峪溝景區景點介紹

三角石
大峪溝景區 大峪溝景區
三角石景點位於大峪溝旗布溝支溝三角石溝溝口。一入溝口,一塊巨大的石頭凸現眼前,稜角分明的三座石峯呈三角形兀立石巔,神奇壯麗,相傳三角石是格薩爾王射到瓜麻洛部落的神箭。置身三角石下,周圍松木蓊鬱,流泉淙淙。仰望奇石,又恰似一隻雄雞引頸長鳴,故又稱“雄雞報曉”。當人在驚異中趨步繞石而過,回頭再看那“雄雞報曉”時,卻又成了另一番景緻,一座相依相偎的“姊妹峯”站在青山之巔,峯頂松柏蒼翠,石色斑斕,使人深感大自然的奇妙莫測,同一處景觀,在不同位置觀賞,姿態各異。
雲江峽
雲江峽是大峪溝景區的第一個景點,峽兩岸石壁側立,陡峭嵯峨,大峪河穿峽而過,迂迴曲折,水聲潺潺。峽中蒼松翠柏蔭天蔽日,峽外松柏葱蘢,阡陌縱橫,使其峽猶如長江巫峽的縮影,若隱若現,奇妙無比。
旗布寺
旗布寺 也稱“納道寺”,藏語稱“羅桑德慶林”(善慧大樂洲)、“噶丹曲林”(具喜法洲),位於洮河南岸木耳鎮轄境旗步溝口。旗布寺原建於旗布溝燕麥溝口的“斯哀告”台地上,距現址1.5公里,遺址殘垣痕跡明顯,遺址內尚有土圍牆殘基,有碳層出現,後因改宗,於明末遷至今址,距今約800餘年歷史。對於旗布寺的創建,《安多政教史》中有這樣的記載:公元1618-1702年,該寺由西藏彭域傑烏崗哇高僧賽康巴桑結嘉措在第九代卓尼嘉波(土司)楊朝梁的支持下創建。賽康巴桑結嘉措於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主持旗布寺和卓尼大寺的教務併兼任法台。1706年,由阿旺索南出任旗布寺法台,形成了旗布寺的法台傳承系統。清雍正七年(1729年),阿旺索南主持修建了旗布寺經堂,後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建旗布寺參尼扎倉,寺內原供奉有白象牙雕刻的無量壽佛像、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親手雕刻的白檀木法王像、卓尼法王曲吉楚臣達吉供奉的能言彌勒像、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前供物裝飾的金剛度母和善逝八塔等,該寺隸屬卓尼大寺,並由卓尼大寺委派法台主持該寺教務。1958年旗布寺遭遇火災,建築除大經堂外無一倖存。旗布寺三年一次、為期七天的嘛呢會遠近聞名,陰曆五月初一至初七,臨近木二鎮的村民們前來祭祀神樹和山神,並接受無量壽佛的抹頂。現寺內僧人有22人,活佛一人,香曲曼拉活佛主持寺務,阿旺索南法台傳至第六世。
大峪溝景區 大峪溝景區
旗布林卡度假村
旗布林卡 旗布林卡
旗布林卡度假村位於景區卓瑪拉措湖畔,主要由藏式帳篷羣和小木屋組成,擁有卓尼獨特民俗風格的藏式小木屋3座、帳蓬城等,是一個集休閒、娛樂、吃住為一體的水電設施齊全的大型旅遊度假村。
神女潭
順旗布峽而下約500米,便到了神女潭,傳説此潭原是仙女洗浴之處,有一年仙女們飄然降臨,但神女潭的水深不沒膝,潭兩岸草木乾枯失色,面對如此情景,她們只好悻悻回宮。不久,這裏便喜雨連綿,山山水水重顯往日光彩。從此以後,每當草原上旱情嚴重之時,當地藏族婦女便集聚潭邊,焚香煨桑,高唱山歌,祈求仙女們布雲降雨,以保水草茂盛,牛羊健壯。
阿角溝
與桑布溝毗鄰,分為阿角大溝和阿角小溝。“十八道交河”奇險無比,形成了阿角溝大峽谷,最奇特的景緻當屬三道石門,一道險似一道,一道奇似一道。河流衝出峽谷,匯入洮河、黃河。
桑布溝、桑布草原
進入桑布溝,展現在眼前的是廣漠的草地和起伏綿延的丘嶺。豐美的草原成了牛羊牲畜繁衍成長天然牧場。 阿角溝 與桑布溝毗鄰,分為大阿角溝和小阿角溝。“十八道交河”奇險無比,形成了阿角溝大峽谷,最奇特的景緻當屬三道石門,一道險似一道,一道奇似一道。河流衝出峽谷,匯入洮河、黃河。

大峪溝景區景區特色

山雄、石奇、水麗、林秀
大峪溝彩虹 大峪溝彩虹
大峪溝中最有氣派,最壯美的立體景觀,就數以迭山為首的羣山崇嶺,是天下羣山的組合、神韻的集中組合、造型的奇特組合。鳥瞰這層層疊疊羣山,山體由東向西傾斜,由北向南逐級增高,呈階梯狀。循溝溯水,最低緩的第五階台地為一座座渾圓緩平的低山丘陵,環抱寬闊的谷間沖積草甸,沿主溝系東西兩側依次排列;第四階山勢逐漸聳起,山體東西對峙,時攏時分。組合於迭山主脈腳下,層層疊疊,巧妙搭配的蒼山翠嶺,綠浪起伏。峽谷邊緣的丹霞地貌,赤壁灰巖,裸岩怪石在陽光彩霞的暉映下栩栩如生。迭山主脈裸露的白岩石,壁立萬仞的懸崖,長年不化的冰雪,纏綿繚繞的雲霧,連綿數百里,雄壯無比。
大峪溝姊妹峯 大峪溝姊妹峯
數百座裸露的石峯聳立在層層疊疊的羣山之巔,站在迭山主脈鳥瞰,奇峯怪石猶如行駛在大海中的漁舟,千帆競浪,百舸爭流。奇形怪狀的姿態,又如“動物世界”的影視畫面在定格。步入大峪溝,一覽羣峯英姿,一剎時石屏風擋住去路,鑽過石峯一線天,卻又峯迴路轉,別是一番景象。舉頭仰望,懸石突兀,峭壁林立,如塔如柱,如劍如戈,直指青天。一座座天然雕塑的佛祖、美女、將軍、詩人、農夫、牧童及各種動物造型形態逼真,活靈活現。更為奇妙的是這些鬼斧神工的造像,隨人視角的轉換而變幻,使人如墜九天雲霧之中。
迭山腳下各種裂隙泉、噴泉、間歇泉、温泉數不勝數,它們噴湧於峭壁之上,峽谷之中,千姿百態,有的形成淙淙細流,嫺靜幽雅;有的刺破峭壁峽谷,急流奔瀉,流珠飛濺。在迭山環抱中彙集成十幾條小溪,沿安子溝、坡倫溝、尼瑪溝、尼嘎溝、八十里溝、阿角溝、旗步溝、桑布溝諸溝繫於旗布林卡山門處匯成大峪河。總集水面積達780餘平方公里,為大峪河彙集了38500萬立方米的多年平均徑流量。大峪河四季清澈,不管多深都可一眼望穿水底,不管下多大的暴雨,支流小溪、山泉飛瀑中的水始終晶瑩清澈。
阿角鏡湖 阿角鏡湖
高山牧場 高山牧場
這裏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無數的飛泉流瀑從海拔4000米左右的懸崖峭壁上直落谷底,有的形成了八、九級飛瀑,有的如珠簾懸掛,有的滴水穿石,形成奇形怪狀的響水洞和梯河暗流;有的如利劍切透數百米山谷,穿峽而出。這數不清的奇水景觀,卻無一處雷同,移步換景,各顯神韻。每逢隆冬之際,水極少結冰,而從旗布寺之下的河面卻冰封雪蓋。長達三十公里的河道,堅冰像一條潔白的長練捂住了河面。更為神奇的是,每年臘月將近,大峪河上總要發生一起當地人稱為“犀牛背冰”的奇異現象:整條河面的堅冰在某一日子夜時分,突發一陣驚天動地的爆裂聲,一兩尺厚的巨大冰塊紛紛拋置兩岸,其神力令人咋舌。對此自然冰裂現象,當地人傳説為洮河水神派遣一頭犀牛,從洮河與大峪河匯流處鑽入河底,用其鋒利的犄角斬開冰層,並將冰塊背出河牀,疏通河道。這浩大的工程,它只須幾分鐘便一揮而就,難怪此地村民對“犀牛背冰”的神話,虔誠膜拜,奉若神明。
大峪溝的森林遮天蔽日,浩瀚無垠。溝內除海拔3600米以上的裸岩外,層層疊疊的崇山峻嶺,平坦渾圓的羣山之巔,懸崖峭壁的縫隙之間,均被莽莽蒼蒼的林木覆蓋,除邊緣開闊地帶的中、幼齡林分曾經多年採伐外,縱深處為千百年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春風吹拂時似綠色的海浪,洶湧澎湃,濤聲起伏;夏日輝映時,萬木競翠,山花簇擁,百鳥鳴唱;金秋雨後,薄雲淡霧緩緩退去,輕紗朦朧中透出一匹新織的錦緞:墨綠的松,蒼翠的柏,金色的樺,橙黃的楊,火紅的櫟……將這片-打扮得五彩繽紛;隆冬時分,這裏又是一番景象,冰雪將大峪溝的森林裝點得更為聖潔。純波氏落葉松林裏的冰掛,晶瑩剔透;挺拔的雲杉、冷杉、圓柏在碧綠的外套上加上雪白的披風,像頂風冒雪,守衞在北國的邊防戰士。
原始生物園
大峪溝景區不僅有引人入勝的美景,更是一座富有多種資源的原始生物園。主要樹種有高山耐旱針葉冷杉、雲杉、松柏等天然喬木、灌木共19科31屬100餘種;藥類植物14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鸛、金錢豹、雪豹、蘇門羚和梅花鹿等,二、三類保護動物20餘種;羊肚菌、黑木耳等菌類十多種,各種山珍野果漫山遍野,俯拾即是。
久遠文化
連綿延續的崑崙山脈將這一人間仙境推向了草甸與黃土的邊緣,自古以來,這裏一直是氐羌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是古代彎弓躍馬的戰場。這裏的山水草木沉積着數千年前祖先們狩獵、遊牧的歷史。在這史稱“漢藏走廊”、“絲綢之路”西南支線的洮西通道中,在這古代羌、氐、土谷渾、吐蕃諸民族生活的中心,形成了卓尼特有的覺乃藏族(三格瑁),凝聚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獨秀。
獨特民俗
卓尼縣有藏、回、漢、土、滿、苗等多10多個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人口總數的62%。這裏不僅是西藏農區宮廷服飾保留最完整的地方,覺乃藏族服飾三格瑁婉約大氣、古風濃郁;還有着獨特的建築——苫子房,美觀大方且實用;此外這裏還保有非常獨特的風俗節日,其中以婚俗習慣為甚,結婚當天,新娘把兄弟姐妹請到婆家,新郎站在大門頭的房頂上,接受長輩及親友的掛紅祝福,一直站到婚禮結束。期間,新娘舅舅把新娘抱進來,新娘在炕上背對着靜思一天,下午三點左右夫妻拜見公婆,新娘認灶點火切菜,僧人誦經,親朋邊吃邊唱善巴,邊唱邊舞“阿迦”。直至婚禮結束,舅舅再把新娘抱回孃家,遵循新娘"不落夫家"的古風遺俗,十天半月甚至半年後,孃家父母重新將新娘送來,夫妻才得以洞房花燭,過上甜蜜生活。

大峪溝景區交通信息

大峪溝景區交通相對不便,比較適合自駕。非自駕者可先到卓尼縣,再拼車前往大峪溝景區,從縣城到景區目前尚未開通公交車。

大峪溝景區酒店住宿

當地酒店較少,住宿以旗布林卡度假村以及當地的農家樂為主,可以嘗試地道的藏餐。

大峪溝景區購物

蕨麻米飯 蕨麻米飯
大峪溝景區所在的卓尼縣特產有洮硯、洮繡、三格毛服飾、蕨麻、蕨菜、蕨麻豬肉、臘排、狼肚菌、野蜂蜜、青稞面、青稞酒、酥油以及各種高原優質中藥材。

大峪溝景區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有臘排、蕨麻豬肉、熗鍋魚、炒蕨菜、涼拌鹿角菜、麥索、炒牛犢肉、手抓羊肉、糌粑、貼鍋巴等,卓尼縣城晚上五點以後有夜市,各種本地可口美食琳琅滿目。

大峪溝景區注意事項

卓尼縣屬於高海拔地區(縣城海拔2500米),通常人們對海拔的反應為3000米以上,多數人的高原反應由心理緊張造成,1-2天會自行緩解;但初次到達的遊客還是建議不立即做劇烈運動,不宜過量飲酒,注意休息。
卓尼縣無空氣污染,高原日照強烈,紫外線輻射強,户外運動時應注意保護皮膚(備好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等);
本地區早晚温差較大,請注意準備夜間的保暖禦寒厚外套;
卓尼縣是漢、藏、回等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請尊重各個民族的生活習俗和信仰,以免引起誤會;
卓尼部分藏區,居民習慣豢養藏狗,驢友單獨行動時請注意危險;

大峪溝景區近期動態

2014卓尼自駕狂歡節 2014卓尼自駕狂歡節
2014年7月19日,以“發現卓尼,觀星大峪溝”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第二屆卓尼風情旅遊藝術節暨首屆卓尼國際自駕狂歡節在風景秀麗、遺世獨立的卓尼大峪溝景區熱鬧開幕,本次開幕式活動吸引了國內各大媒體、全國各地自駕車迷、户外露營愛好者、山地自行車手、徒步登山愛好者、攝影發燒友、暑期親子游家庭、當地和周邊縣市民眾近五萬人次參加,規模空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