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

鎖定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位於崇武半島沿海的虎豹關,是一所主要由“惠安女”民兵組成的海防哨所,共有編制10人,平日裏承擔着周邊海空監控、協防駐軍防務和搶險救災等任務。
中文名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
地理位置
崇武半島沿海的虎豹關
編    制
10人
責    任
周邊海空監控、協防駐軍防務等
成立時間
1956年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簡介

哨所女民兵
哨所女民兵(20張)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成立於1956年,是惠安縣惟一的海防哨所。哨所所處的虎豹關位於崇武半島沿海最東的突出地,東距台灣本島僅97海里,北距烏丘島27海里,是歷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1]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哨所興建

哨所女民兵 哨所女民兵 [2]
福建沿海在建國初期時,經常有台灣的特務和小股武裝侵犯。當時,全國各地都有民兵營。大岞村民兵們為了有個地方便於執勤,就在虎豹關上用石頭壘起一個崗哨,後來,這個崗哨也就成了大岞海防民兵哨所。
原哨所只有一間10平方米石結構的矮平房,2000年時改建擴建,哨所總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三層建築面積620平方米。設有觀察室、值班室、武器室、宿舍及活動室和多功能會議廳,訓練場和生活設施齊全。哨所用近2米高的圍牆圍起,圍牆邊種滿各式植物。在哨樓的一側有一塊不足40平方米的菜地,種滿了蘿蔔、白菜、芥菜等蔬菜。 [1]  [3]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哨所編制

哨所是中國唯一有編制常年執行海防巡邏任務的女民兵哨所,也是惠安縣海防民兵隊伍中唯一一所有建制的服役哨所。哨所內有編制10人,除了哨所長張亞平為男性外,其餘9名都由惠安女組成,是中國唯一一支身着特色服裝的民兵隊伍,被譽為“新一代紅色娘子軍”。
1999年,大岞海防民兵哨所掛牌成立了義務消防隊。2003年成立中共大岞海防民兵哨所支部委員會。 [4]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日常執勤

例行巡邏 例行巡邏 [5]
駐守在虎豹關哨所的女民兵,平日裏擔任着海空監控,協防駐軍搞好轄區內的反走私、反偷渡、反策反、反滲透、反心戰、反竊密防務工作的同時,常年也參加當地的義務搶險救災工作。
在哨樓的最高處,是一間視野開闊的觀察室,通過高倍望遠鏡,海面上的情況一覽無餘。不管寒冬酷暑,女民兵都要在這裏24小時輪流值班,監控着附近海域船隻動向,海面上的一切可疑情況都要記錄在案,並及時上報。 [3]  [6]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日常操練

1997年,作為退伍軍人的張亞平服從上級軍事部門的安排,成為了大岞海防民兵哨所所長。他曾經是部隊裏的“神槍手”,為了訓練好哨所的女民兵,他照搬了部隊的訓練模式。
射擊訓練 射擊訓練 [7]
有一次,在某訓練基地的射擊比武中,隨着指揮員一聲有力的“開始”命令,哨所的8名女民兵迅速卧地舉槍,“叭叭叭……”子彈直射靶心,最後用13.8秒的時間,順利完成了10多個射擊動作,命中全部目標,以優異成績獲得第一名。
張亞平説,平日裏,年輕的姑娘們為了練好快速躍進、卧倒、裝彈、舉槍、瞄準射擊一氣呵成的硬功夫,她們身上的迷彩服被汗水濕透了,膝蓋、胳膊、手掌磨破了,在灼熱的陽光下,傷口火辣辣地痛。
功夫不負有心人,女民兵們以常備不懈的精神,苦練軍事技能。自2004年至2010年,哨所已連續七年在市級舉行的各類民兵比武中,包攬了實彈射擊第一名的好成績。 [3] 

大岞海防民兵哨所所獲榮譽

由於女民兵們在海防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被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表彰為“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被福建省政府海防辦、省婦聯授予“海防工作先進單位”、“省級巾幗文明崗”、“三八紅旗集體”等光榮稱號,並被泉州國防教育委員會評為“泉州市國防教育基地”。2011年泉州市委授予哨所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隊長張亞平2005至2008年連續四年被福建省口岸與海防辦、省人民政府打私辦評為“先進個人”,2007、2008年被省人事廳、省消防總隊評為“新農村消防工作先進個人”。副哨所長張麗蓉被市婦聯評為“市級三八紅旗手”。
四代女民兵在哨所前合影 四代女民兵在哨所前合影 [8]
在軍事訓練中,哨所女民兵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從嚴要求自己,人人愛軍精武爭當標兵,敢與男民兵打擂台、比高低。1990年大岞哨所女民兵班代表泉州市在福建省武裝民兵軍事表演對抗賽中取得第一名;1992年到2010年來,包攬了泉州市武裝民兵實彈射擊第一名;2000年來,先後8次參加省軍區、軍分區比武,次次摘金奪銀,2004、2005、2006年連續3年在泉州軍分區哨所比武中奪得綜合考評第一名。副哨長張麗蓉1990年加入哨所以來,多次參加省軍區、軍分區射擊比賽,次次走上冠軍領獎台。2000年,在全縣消防業務大比武中,大岞女子民兵義務消防隊憑藉出色的業務技能,一舉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佳績。 [1]  [4]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