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屯鎮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下轄鎮)

鎖定
大屯鄉,現稱大屯鎮,位於河北省深州市西南部,總面積81平方公里,鎮區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總户數10445户(農業9136户),總人口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萬人,非農業人口1020人)。
2014年,該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支持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先進鄉鎮”、“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鄉鎮”、“水利建設先進鄉鎮”、“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中文名
大屯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
地理位置
深州市西南部
面    積
81 km²
下轄地區
22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318 [1] 
郵政區碼
053873 [1]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7萬人
車牌代碼
冀T

大屯鎮概況

大屯鄉(現為大屯鎮,下同),位於河北省深州市城區西南30公里處。東鄰桃城區趙圈鎮,西與辛集馬莊鄉接壤,南連冀州市,北同王家井鎮毗鄰。為四縣(市)交界之處,轄22個行政村,擁有人口2.7萬,耕地面積8.7萬畝,總面積為80平方公里。2008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88566萬元,税收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00元。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鄉,大屯鄉的辣椒、油料、蔬菜及其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了1.3萬畝,棉花種植面積達到了1.1萬畝;我鄉也特別注重養殖業的發展,鼓勵廣大養殖户增加投入,擴大養殖力度,已形成了以耿莊、張屯、半店、潘村等村為重點的養殖圈,生豬存欄數4500頭,蛋雞存欄量21萬隻。
林果業是大屯鄉的傳統優勢產業,林木覆蓋率達31%,居衡水市前列。後屯村自50年代起就是中央、省、地樹立的建設新農村實現大地園林化的先進典型。1975年、1978年,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陳永貴等到後屯前後兩次觀察。國際友人阿爾巴尼亞、坦桑尼亞、丹麥、美國等前來學習先進經驗。聯合國糧農組織遙感土壤專家到後屯進行土地資源調查。1977年3月,後屯大隊黨支部書記姚福恆出席全國林業先進單位表彰大會。2001年被河北省林業局命名為“河北省用材林種苗地基地”。
大屯鄉工業比較發達,囊括了工藝品製造、食品加工、橡膠膠木和橡膠砂輪等行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方集團”下設輕工、食品、包裝、印刷四個公司,該企業1998年獲自營出口權,佔地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其主導產品為玻璃內畫工藝品和純天然蘋果脆片。2001年東方公司新成立的東方食品公司,利用本地豐富的水果資源,與國內知名大學和食品科研機構聯合開發蘋果深加工生產項目,他們生產的“純天然蘋果脆片”填補了填補國內市場的空白。另外,大屯鄉依託本地產業優勢,成立了以北土路機械配件、祁劉橡膠砂輪、大屯磨具磨料、丁安絲網電鍍、南護膠木五個工業服務中心。08年以來,擴建和新建項目5個,總投資3100萬元,分別是:①投資500萬元的深州市雙嘉有限公司的橡膠砂輪生產項目,該項目於08年5月8日正式開工投產;②深州市南護膠木附件廠投資1000萬元新建太陽能發電極板項目,佔地20畝,現廠區和辦公樓已基本完工,;③投資600萬元的深州市陶瓷砂輪廠的陶瓷砂輪生產項目,佔地11畝,現已生產;④南護機牀橡膠配件廠投資500萬元的擴建項目,正在建設中;⑤南護精密機牀附件廠投資500萬元的擴建項目,正在建設中。 [2] 

大屯鎮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深縣第十八區。
1949年,屬十二區。
1953年,設陳家口鄉、張家屯鄉、半壁店鄉、北土路口鄉、耿莊鄉、北尚莊鄉,屬六區和八區。
1956年,撤區合併為張屯鄉和土路口鄉。
1958年,撤鄉屬王家井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大屯人民公社和土路口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大屯鄉和土路口鄉。
1996年,土路口鄉、大屯鄉合併為大屯鄉。
2010年3月,大屯鄉撤鄉建鎮。 [3] 

大屯鎮行政區劃

2010年,全域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後屯村、陳家口村、北麥窪村、張屯村、趙家屯村、潘家村、駱村、大屯村、祁劉村、丁家庵村、半壁店村、西高家村、北土路口村、琅窩村、孤城村、耿家莊村、北護駕莊村、南護駕莊村、北尚家莊村、辛興莊村、種家灣村、南麥窪村等22個行政村。 [3] 

大屯鎮自然資源

大屯鄉有一獨特的地熱資源——陳口温泉,該温泉座落在趙寧線北側的陳口村,距離衡水市區20公里、邢衡高速出入口5公里,是1978年鑽探石油時形成的。温泉井深1700米,採水層位於下第三系孔店組,泉水具有“三高”特點。一是水壓高。每小時流量約50噸,水柱高程2米;自1978年以來,自噴35年。二是水温高。井口出水温度高達80℃。三是水質高。水中富含鍶、鋰、鋅、碘等69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屬“温泉中的王者”。“三高”特點,在華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温泉中很少見,享有“華北第一泉”的美譽。三十多年來,泉水雖好,但由於交通不便,始終得不到有效利用。目前,主要用於養殖熱帶羅非魚、居民洗澡、畜禽屠宰和地震監測。 [4] 

大屯鎮交通區位

大屯鄉地處四縣(市)交界,東依衡水市桃城區,西接辛集市馬莊鄉,南連冀州市官道李鎮,北靠深州王家井鎮,是距離深州城區最遠的鄉鎮(45公里)。石德鐵路、省道衡井線地處王家井,緊靠大屯,與大屯擦臂而過。從東到西貫穿大屯南部的趙寧線(趙圈——寧晉縣),東起桃城區趙圈工業園區,經大屯鎮、冀州市、辛集市,直通邢台市寧晉縣。這條公路與衡水市人民路連接,從大屯出發到衡水僅25公里,車程由原來的1小時縮短到25分鐘。即將動工的邢衡高速從大屯的最東端斜穿而過,高速出入口位於大屯。該高速建成通車後,將徹底打破我鎮多年來交通閉塞的窘迫局面,一步擁有了“快車道”,跨入了“高速時代”。與此同時,衡昔高速(衡水——山西昔陽縣)已列入“十二五”規劃,該高速東起邢衡高速出入口,從我鎮最南端自東向西橫向穿過。建成通車後,必將進一步提升大屯的交通區位優勢。 [3] 

大屯鎮經濟

大屯鎮第一產業

1949年,全鄉耕地面積為7.8萬畝,鹽鹼地較多,自然災害頻仍。新中國成立初期,全鄉受災年份佔一半以上。由於生產條件差,人們只能靠天吃飯,遇上個“風吹草動”就食不果腹,只得靠國家救濟(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有資料顯示:從1953年我國實行糧食統購統銷起至1920年的30年中,全鄉有20個年頭要吃國家返銷糧。
為摘掉貧窮帽子,走上温飽的道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在考察我鄉後屯村提出“實現水利化,打井是方向。”我鄉人民發揚戰天鬥地的革命精神,大搞以改土治水為中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向貧瘠宣戰,到1978年,全鄉各類機井擁有250眼,水澆地面積達到六萬畝,為農業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進入八十年代,深層地下水嚴重超採,水資源嚴重下降,由開源為主轉為開源節流並重,“把機井管理和節水防滲”放到了突出位置,採用管灌節水措施。九十年代,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打機井300眼,上變壓器100台,渠道全部清理,做到了渠井雙配套。近幾年,經過多方跑、辦,爭取河北省節水項目和鹹淡混澆項目,為5000畝耕地鋪設了防滲管道2萬多米,新打深水機井6個,淺水井19個,全部投入使用。全鄉水澆地佔耕地面積的比重比1949年增長了100多倍,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長6倍。
農業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2012年全鎮大型拖拉機(35馬力以上)137台,聯合收割機67台,推土機5台,挖掘機5台,家家都有拖拉機,農用汽車、三馬1000餘輛。
農業條件得到了大大改善,耕地面積增加到8.7萬畝。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由單一的糧食生產,發展成為糧、油、水果、苗木、養殖等多種經營模式,農業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多年來,大屯鄉圍繞“結構調新、品質調優、產業調強”的總體思路,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農民收入不斷增加。乘着國家在種糧補貼、良種補貼、及對養殖業等方面出台多項優惠政策的東風,我鎮充分調動農民增產增收的積極性,在糧食生產上:2012年畝小麥單產平均525公斤,總產量21482噸,實現九連增;果品生產上:全鎮果品種植9000畝,年產優質果品3505噸,總收入703萬元,形成了西高、琅窩果品收購市場年銷果品300萬噸;經濟作物生產上:我鎮辣椒、油料、蔬菜及其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了1.3萬畝,棉花種植面積達到了1.1萬畝;養殖業發展上:我鎮努力擴大養殖規模,特別是做好養豬、養雞文章,鼓勵廣大養殖户增加投入,擴大養殖力度,成立養殖合作社6個,當前以耿莊、張屯、半店、潘村等村為重點的生豬存欄數達到4500頭,蛋雞存欄量21萬隻;勞務輸出工作上:狠抓技能培訓,提升農民競崗能力。全鎮現有3540名外出務工人員,其中有27名走出國門,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有較大提高。
林果業是大屯鎮的傳統優勢產業,建國後,全鄉人民積極開展以農田林網化為中心的林業生產建設、有效地降低了風沙、旱澇、冰雹、乾熱風等自然災害的危害。林木覆蓋率達31%,居衡水市前列。後屯村自50年代起就是中央、省、地樹立的建設新農村實現大地園林化的先進典型。1975年、1978年,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陳永貴等到後屯前後兩次觀察。國際友人阿爾巴尼亞、坦桑尼亞、丹麥、美國等前來學習先進經驗。聯合國糧農組織遙感土壤專家到後屯進行土地資源調查。1977年3月,後屯大隊黨支部書記姚福恆出席全國林業先進單位表彰大會。全鄉開展了方田林網建設,全鄉共植樹67萬棵,為村集體和廣大羣眾建成了一座生態綠色銀行,各村也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連,渠相通的良好農業生產模式。近幾年來,苗木生產又是大屯鎮一大亮點,初步形成了以楊樹為當家品種、榆、柳、槐、柏等50多個品種為輔助發展格局。2001年被河北省林業局命名為“河北省用材林種苗地基地”。“深州楊”是“大屯鎮苗木良種總場”。 [5] 

大屯鎮第二產業

建國以前基本上沒有工業,建國初期至“文革”前有榨油、木業加工等隊辦工業。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孤城村大隊建有膠木廠、祁劉村大隊建有橡膠企業,公社辦、綜合修理廠。八十年代,隨着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出現了個體工業企業發展的新局面,發展成為深州市一個明星鄉鎮。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已發展到以玻璃內畫、食品加工、橡膠膠木、橡膠砂輪為主的企業300多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方集團”。下設輕工、食品、包裝、印刷四個公司,產品全部出口,該企業1998年獲自營出口權,現公司員工2000多人,佔地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年創匯8000萬美元,上繳税金600萬元,其主導產品為玻璃內畫工藝品和純天然蘋果脆片,是全國最大規模的玻璃工業製品民營企業。2001年,東方公司新成立了東方食品公司,利用本地豐富的水果資源,與國內知名大學和食品科研機構聯合開發了填補國內空白的蘋果深加工生產“純天然蘋果脆片”項目,加強農業合作,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生產經營方式,以科技帶動農業發展,促使農業由封閉走向市場,從本土跨越國界,產品供應航空、軍隊外,大部分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地。2012年4月,東方集團“綠樹”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大屯鎮依託本地產業優勢,成立了以北土路機械配件、祁劉橡膠砂輪、大屯磨具磨料、丁安絲網電鍍、南護膠木五個工業服務中心。招商引資有新發展,始終堅定“工業強鎮靠項目、經濟發展重招商”的工作理念。到目前為止,全鎮從業人員7000餘人,為深州市納税重頭鄉鎮。 [5] 

大屯鎮社會事業

大屯鎮教育事業

大屯共有農村小學9所,幼兒園5所。為改善辦學條件,投資420萬元新建琅窩村完小教學樓和宿舍樓,投資144萬元新建陳口完小教學樓。

大屯鎮文化事業

大屯鎮農村信用聯社,下設北土路口分社,全鎮人均儲蓄額位居全市第一(總量4.78億元,人均1.7萬元)。全鎮計生工作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計生工作依法行政示範鄉鎮”。大屯鎮羣眾文化生活豐富,陳口村的民間樂隊、祁劉村的秧歌表演隊在大屯周邊都小有名氣,每年都要外出表演幾十場。特別是北土路口村的鑼鼓隊,曾多次代表深州市參加衡水市元宵節鼓王爭霸賽。2013年,喜獲“銀鼓王”的稱號。為確保一方平安,2012年在全鎮22個村全部實施了“天網工程”,進一步提高了技防能力。 [3] 

大屯鎮醫療衞生

建國前只有村醫,而且醫療條件非常差。建國後各村建衞生所,配齊“赤腳醫生”,鄉辦衞生院2所。近幾年來,設有鄉級衞生院3所,下轄村級衞生所34個,醫務人員63人,全部具有醫師資格。認真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13年羣眾參合率達92.3%,人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