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小二乘

鎖定
大小二乘《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大乘和小乘。大乘是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小乘是聲聞緣覺的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若從經藏裏的經本分之,四阿含等羅漢系經典為小乘,般若法華華嚴等菩薩系經典為大乘。
中文名
大小二乘
類    型
佛家語
出    處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釋    義
大乘菩薩法門小乘聲聞緣覺法門

大小二乘古文佛法

大小二乘佛家註釋

【 大小二乘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攝一乘與三乘中之菩薩乘,與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在大乘佛法興起的時代,有了以「聲聞」、「緣覺」為二乘或小乘,以「菩薩」為大乘的説法。涅盤經中説為半字教,滿字教,智度論判為聲聞藏,摩阿衍藏者是也。自經本上論之。四阿含經為小乘。其餘諸經為大乘。以八宗配之。則俱舍成實為小乘。律宗以上為大乘。若依諸家之教判。則天台之三藏經,華嚴之愚法小乘教,法相之初時有教,天台之通教以上,華嚴之始教以上,法相之第二時空教以上。皆為大乘。問曰四阿含經中。在大乘佛法興起的時代,有了以「聲聞」、「緣覺」為二乘或小乘,以「菩薩」為大乘的説法。——出處——妙法蓮華經法華宗旨!

大小二乘佛家語

有六度萬行之菩薩乘。俱舍成實之宗中亦有釋迦佛有彌勒菩薩。何聲聞緣覺之為二乘耶?答曰:以小乘為本位而論之。則本有三乘。見三乘條。然自大乘上論之。則彼小教中説佛菩薩之大乘法。實非對菩薩之機而説菩薩之法。為使二乘信能化之佛。而説佛之自行即菩薩之大法而已。推其意。惟在度二乘。故其所説之佛果。亦無異於二乘之所證,惟與彼等同斷見思二惑而脱離三界之生死,依析空觀僅證但空偏真之理而已。所不同者。在依長劫之修行,斷不染污無知,而自在度一切眾生。八十而住世之緣盡,則與彼等同歸無餘涅盤,而法界中減一有情也。此小乘中所説之大乘佛果也。假説如是淺近之佛果。畢竟為度彼等二乘。故抑就所化之人,總為此二乘(即小乘)也。例如天台之通教,華嚴之始教。為欲化菩薩兼不愚法迴心之二乘,雖説聲緣之二乘。其本意為欲度菩薩。且使彼二乘向大。故總稱之曰大乘。問曰:小乘教中。雖有菩薩乘。而為二乘之菩薩乘。則從二乘而為小乘教。大乘教中雖有二乘。而為菩薩乘之二乘。則從菩薩而為大乘教。然則大小乘之別。止就所化之人而差別。於教義上,無有深淺。何也?答曰:於教義大有深淺,例如瑜伽雜集論等,説聲聞等之教行住果及斷惑之分齊。與婆沙俱舍等不同,是也。又天台以觀法判之。凡大乘有獨菩薩法。有通三乘法。通三乘法,即天台之通教。獨菩薩法,即天台之別圓二教。此中獨菩薩法。以中道為觀法。通三乘法。以空理為觀法。觀此空理,有析空與體空之二。分析諸法而悟空理為析空。知諸法如夢如幻,而體不壞悟其空理,為體空。以此析體二空為大小之區別。小乘之聲緣菩均為析空。大乘之聲緣菩均為體空。由是可知教義之深淺也。止觀三曰:‘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析於心色。(中略)大者大乘也。智慧深利,修不生不滅體法止觀,大人所行,故名大乘。中論明即空者,由摩訶衍。摩訶衍即大也。衍中雲:欲得聲聞當學般若者。元此是菩薩法。大能兼小,傍狹聲聞。譬如朱雀門,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防羣小由之出入。雖通小人,終是天門。今摩訶衍亦如是。正為菩薩體法入空。雖有小乘,終為大。例如三藏析法,雖有佛菩薩,終是小乘。’

大小二乘典故

【 大小二乘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名數)大乘小乘也。一切經自教義之上分此二者,以對於小機説羅漢之道。為小乘,以對於大機説作佛之道為大乘。四部之阿含經等為小乘,法華經維摩經等為大乘。智度論百曰:‘阿難知籌量眾生志業大小,是故不於聲聞人中説摩訶衍。(中略)雖俱求一解脱門,而有自利利他人之別,是故有大小乘差別。’法華遊急下曰:‘佛教雖復塵沙今以二義往收則事無不盡。一者赴小機,説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機,説稱為大乘。’傳燈錄曰:‘禪有深淺階級,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吾法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柳宗元文曰:‘儒以禮行,覺以律興,一歸真源,無大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