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寨村

(貴州黔東南自治州丹寨縣皋鄉大寨村)

鎖定
大寨村位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南皋鄉東南部,距鄉政府駐地3.6公里,東抵雷山縣,南抵灣寨村,西、北抵九門村。
中文名
大寨村
別    名
苗名稱“爸耶”(BilVib)
地理位置
丹寨縣南皋鄉東南部
面    積
19.28 km²
人口數量
1609人
著名景點
大寨蘆笙堂
方    言
苗語

大寨村基本概況

該村國土行政面積19.28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萬多畝,耕地面積1108.174畝,其中田面積834.646畝、土面積273.528畝,人均耕地面積0.68畝。
共轄5個自然寨,9個村民小組,368户,1609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99%,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聚居村寨。2010年大寨村人均純收入1953元,人均佔有糧320公斤。

大寨村基本數據

人口總數:1609人,農業人口:1587人,非農業人口:22人;
行政區面積:19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087.174畝;
主要民族成分:苗;
發展口號: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村民增收;
所轄村:大寨,貓寨,小寨,彎寨,烏喜;
生產總值:10.25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水稻、玉米、馬鈴薯,魔芋,黑山羊,鵝,土雞,田魚;
名特產品:黑山羊,田魚,土雞,魔芋,馬鈴薯;
自然條件:大寨村村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温濕氣候;
資源:森林,土地。

大寨村兩委班子成員

大寨村支書羅承淵
羅承淵,男,漢族,出生19720210,中共黨員,支書,初中,入黨時間199405
大寨村主任張維榮
張維榮,男,苗族,出生19510501,主任,初中
大寨村副主任楊慶華
楊慶華,副主任
大寨村副主任吳朝芝
吳朝芝,女,苗族,出生19650415,中共黨員,副主任,初中,入黨時間200402 [1]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大寨村建制沿革

村民委會駐大寨,故名。明朝居住有300户苗家。清雍正六年(1728年),張廣泗征服苗疆,當進入八寨地後,為打開丹江要隘,集中兵力圍攻此地。由於地勢險要,東面為大山乃深溝,西面為南皋河,南北又是寬闊的田壩,久攻不克。後加大兵力大肄圍剿,雙方傷亡極多。攻克後,寨上苗民逃往爾腳河深山洞避藏,清軍將房屋燒盡,並上山搜殺苗民。餓死、被害眾多。招撫回居後,於九門地設堡嚴管,雍正八年(1730年)建八寨廳後,屬永安長官司。1920年(民國九年)屬第3保(九門大寨)。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屬九門鄉。1941年置第4保,屬南皋鄉公所。1951年2月廢保,建大寨行政村,有160户,762人。屬南皋鄉人民政府。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1953年組織互助組。屬大興鄉人民政府。1956年建立苗嶺高級社,169户,屬南皋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改為大寨大隊,屬南皋人民公社。1959屬南皋管理區。1963年屬大興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6年轄9個生產隊。有199户,810人。屬新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寨大隊革命生產委員會, 屬新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1年改為大寨大隊管理委兩會,屬新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改建大寨村民委員會,屬南皋鄉人民政府。

大寨村行政區劃

大寨村地理位置

地處南皋河兩岸的爾腳河、爾足河、大田衝3條河溪匯合處,秀基山腳。露出地表的岩石為前震旦系、震旦糸地層。駐地平坦,河寬山大,為低山地貌,海拔730米。

大寨村氣候特徵

1月均温5.4℃,7月均温23.9℃,年温15.7℃,温度穩定通過10℃日數為241天,無霜期265天。年降水量1348毫米。災害性天氣為旱災和雹災。

大寨村植物資源

產松、杉、桐及薪炭林。山上產楊梅、板栗、獼猴桃、五棓子、山蒼子。

大寨村政治

大寨村文化事業

民族節日富有特色。“苗年”為主要節日,於農歷十一月的頭個“兔”日過。祭三天後,青年人開始“遊年”。“豬”、“鼠”2日遊到該村。蘆笙堂設在田壩中的3個小山包上,是苗族先人在開田中專留作跳蘆笙的。鬥牛場設在河沙壩中。每到遊年節,跳蘆笙、跳銅鼓、鬥牛、鬥鳥、賽球、以及爬山等活動,熱鬧非凡。來自凱里、雷山、麻江及縣內的青年人和看熱鬧的老年人,達萬人以上。“牛”日後,蘆笙便游到腳開彎寨。當晚,便過動工節。這是個傳統的節日。白天摘來了根芭茅草,當雞叫兩遍後,由家主將芭茅草插到自家的秧田裏。然後回家煮好糯米飯、雞、肉、豆腐之類,再請家族中一長輩進家“踩活路”,敬祖宗,祝福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六畜興旺。“踩活路”後,全家族互相請酒,直吃至天明,“動工節”後,表示“苗年”已經結束,就要集中力量搞生產了。二月“翻鼓”,於二月頭個“牛”日過,主要是祭祖,意思是生產季節已到來,要集中力量去做活路,展勁生產,才有吃有穿。節日後就不“祭雷”,也不準吹節苼了。陰曆七月的頭個“兔”日,過吃新節。主要是祭祖節日,意為稻穀壩黃,豐收在望。九月“翻鼓”,意為遵循祖宗的教言,經過辛勤勞動,得到豐碩的果實,敬祖慶豐收,盡情歡樂。此後,青年人也拿下蘆笙吹起來,歡樂豐收。

大寨村教育事業

大興小學,1949年前為國民小學,學生30人,教師一人。校舍1棟3間,1969年教室被火燒燬。1972年國家撥款修建1幢3間一樓一底磚房,購置木房1棟3間。1984年發展為完小。

大寨村歷史文化

明朝居住有300户苗家。清雍正六年(1728年),張廣泗征服苗疆,當進入八寨地後,為打開丹江要隘,集中兵力圍攻此地。由於地勢險要,東面為大山乃深溝,西面為南皋河,南北又是寬闊的田壩,久攻不克。後加大兵力大肄圍剿,雙方傷亡極多。攻克後,寨上苗民逃往爾腳河深山洞避藏,清軍將房屋燒盡,並上山搜殺苗民。餓死、被害眾多。招撫回居後,於九門地設堡嚴管,雍正八年(1730年)建八寨廳後,屬永安長官司。1920年(民國九年)屬第3保(九門大寨)。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屬九門鄉。1941年置第4保,屬南皋鄉公所。1951年2月廢保,建大寨行政村,有160户,762人。屬南皋鄉人民政府。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1953年組織互助組。屬大興鄉人民政府。1956年建立苗嶺高級社,169户,屬南皋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改為大寨大隊,屬南皋人民公社。1959屬南皋管理區。1963年屬大興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6年轄9個生產隊。有199户,810人。屬新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寨大隊革命生產委員會, 屬新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1年改為大寨大隊管理委兩會,屬新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改建大寨村民委員會,屬南皋鄉人民政府。

大寨村風景名勝

大寨蘆苼堂(DaZhaiLuShengTang)位於丹寨縣城東北部,距30公里。公路距41.9公里。在大興村居民委員會南側約300米處。為大寨、貓寨、小寨、彎寨四個寨子中央的田壩裏。南、東、北三面為千畝良田環繞,西面臨南皋河。它是一座3個小頂的孤坡,好像一隻剛從河岸爬上來卧在田壩裏巡視鼠害的小貓。孤坡全長75米,最寬處為30米,最窄處為16米,約2000平方米。他的每一個小頂都是一塊圓形小坪子。東頂小坪子,面積為550平方米,為東道主——大寨村“請蘆笙的場地”;中頂小坪子,面積410平方米,供烏約足河(苗語譯音)兩岸及附近一帶剛進入蘆笙堂的客人試吹的場地;西頂小坪子,面積約400平方米,供遠方來客試吹的場地。
南皋、大興、新華、巖英等一帶苗族於每年冬月(農曆十一月)過年,俗稱“苗年”。從苗年起的第一天起,男女青年們都輪流到各村各寨吹跳。由於大寨村及大寨蘆苼堂風景優美,又是這一代苗族居住的中心,也是這一帶苗家傳統文化豐富之地,所以,每逢蘆笙佳節,它的熱鬧更是非凡。
大寨蘆笙堂歷史悠久,素來被人重視,很早以前就有人為它植樹種竹,為它梳妝打扮。1956年被大風吹倒約20米高的大風香樹,現在的一株珍稀古樹——紅豆杉,據考察都已有400多年的樹齡。1930冬,凱裏市的開懷,貴定縣的沿山,湖南省的鳳凰,四川省的秀山等苗族,曾派代表到大寨商議,計劃在大寨蘆笙堂附近建一塔,名為“蘆苼塔”,後因世道混亂,天下不寧,願望未能實現。
1953年,中央民族文藝工作團到丹寨縣幫助和指導民族文化工作時,曾在苗年節期間同苗家兒女一起在大寨蘆苼堂裏盡情的吹、跳。以後縣人民政府曾撥過款整理。但是也有不測風雲,十年動亂期間有人把蘆笙作為封建主義的東西批判,大寨蘆笙堂也就無人管理了。1964年修一條排水溝,偏要從蘆笙堂的中間挖了一條深溝穿過,那株枝葉繁茂的珍稀古紅豆杉也被砍去了大半枝丫。近年來,大寨村的苗族羣眾自覺起來維護了大寨蘆笙堂,破壞蘆笙堂的行為受到了制止,並計劃給它整理修飾,植樹種竹,使吹蘆笙跳月這一古老苗族傳統文化代代相傳,萬古長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