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安水蓑衣

鎖定
大安水蓑衣(Hygrophila pogonocalyx Hayata)是爵牀科、水蓑衣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節間近光滑,節上密被長硬毛。葉紙質,線形一披針形,頂端鈍,基部寬漸尖,無柄,邊緣近全緣,兩面粗糙,被短硬毛。花無柄,在節上生於多苞片中成頭狀,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頂端心狀漸尖,外面被糙伏毛,裏面光滑。花萼近圓柱形。花冠管擴大,冠檐2唇形,上唇直立,長1釐米,頂端2裂,下唇多少開展,頂端3裂,裂片同形,中央長圓形,頂端鈍;花冠內有髯毛。雄蕊4,2強,花葯長圓形,頂端極鈍,基部箭形,2裂,光滑花柱光滑。花盤墊狀。子房圓錐狀圓柱形。
中國台灣特有種,分佈於台中大安。多生於緊鄰田地與魚旁的潮濕環境。
大安水蓑衣具有綠美化功能,也可以作為水土保持的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大安水蓑衣
拉丁學名
Hygrophila pogonocalyx Hayat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6] 
唇形目
爵牀科
水蓑衣屬
大安水蓑衣
命名者及年代
Hayata,1920 [3] 

大安水蓑衣植物學史

大安水蓑衣最早為日本學者島田彌市於1917年在雲林斗六所採集到,1920年早田文藏在《台灣植物圖譜》第九卷中發表為中國台灣特有種。雖然它自1920年起就貴為台灣特有種的植物,卻直到1996年在報章出現報道後才廣為人知。 [4] 
大安水蓑衣的“大安”這兩個字,指的是台灣台中縣“大安”鄉(現為台中市大安區)。 [4] 

大安水蓑衣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節間近光滑,節上密被長硬毛。葉紙質,線形一披針形,長9釐米,寬12毫米,頂端鈍,基部寬漸尖,無柄,邊緣近全緣,兩面粗糙,被短硬毛。 [2] 
花無柄,在節上生於多苞片中成頭狀,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長1.5釐米,寬4-6毫米。頂端心狀漸尖,外面被糙伏毛,裏面光滑。花萼近圓柱形,長1.5釐米,通常5深裂至中部,裂片近相等,線形,漸尖。花冠管擴大,長2.5釐米,寬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直立,長1釐米,頂端2裂,下唇多少開展,頂端3裂,裂片同形,中央長圓形,長3毫米,寬2毫米,頂端鈍;花冠內有髯毛。雄蕊4,2強,花葯長圓形,3毫米長,1.5毫寬,頂端極鈍,基部箭形,2裂,光滑花柱光滑。花盤墊狀。子房圓錐狀圓柱形2.5毫米長,1毫米寬,光滑。 [2] 
大安水蓑衣

大安水蓑衣近種區別

據載大安水蓑衣與水蓑衣Hygrophila ringens (L.) R. Brown ex Spreng.)近似,所不同是其苞片有較多髯毛,和葉有非常粗糙的長硬毛。 [2] 

大安水蓑衣產地生境

中國台灣特有種,分佈於台中大安。多生於緊鄰田地與魚旁的潮濕環境。 [2]  [4] 

大安水蓑衣繁殖方法

  1. 培養基:固態培養基為MS培養基,再添加8克/升瓊脂。培養基減菌前,使用1N氫氧化鈉或1N氯化氫調整至pH 5.7,於121℃,減菌15分鐘。培養條件為25±2℃,16小時光照,光照強度1200勒克斯。 [5] 
  2. 無菌培養的建立:取大安水蓑衣植株的嫩葉進行表面殺菌,置於流水下衝洗1小時,再以1%次氯酸鈉處理10分鐘,在無菌操作枱內,以減過菌的去離子水清洗4-5次。將培植體切成適當大小5×5平方毫米的葉培植體,培養4周後,污染率在30%以下。 [5] 
  3. 不定芽的誘導與增殖:取表面已殺菌過的葉片培植體培養於MS培養基中,並添加0.5毫克/升BA和0.1毫克/升IAA,培養8周後可得最多的芽(22.8±1.9),不定芽平均長度為1.0±1.9毫米。 [5] 
  4. 植株再生與種苗的增殖:取大於0.5釐米不定芽,移植到不添加生長調節劑的MS培養基,培養一週後即可再生不定根。每8周繼代一次,發育完整的植株(大於5釐米)可供作種苗。 [5] 
  5. 植株的馴化:將培養於MS培養基且發育完整的植株(大於5釐米)置於流動的自來水下,洗淨根部殘留的培養基後,移植於塑膠穴盆中,培養於半日照的陽台邊。在剛出瓶的第1-2周,以塑膠袋覆蓋再生的植株,維持高濕度。2周後待植株適應試管外環境,再移除塑膠袋,將植株移植到塑膠盆中。定植1個月後,植株存活率高達99.8%。 [5] 
  6. 栽種與採收:植株培養於全日照環境,每月使用複合肥料澆灌於土壤中。植株定植2個月後,將出瓶植株分成2 區,每個月輪流採收一區。採收時,保留至少15釐米長的基部枝條,使其再抽新芽。將採收的枝條置於流水下洗去泥砂,莖與葉分開置於-80℃至少16小時,再冷凍乾燥。將凍幹後的樣品室温密封保存備用。 [5] 

大安水蓑衣主要價值

大安水蓑衣具有綠美化功能,也可以作為水土保持的植物。 [5] 

大安水蓑衣保護現狀

  • 種羣現狀
截至2019年,大安水蓑衣僅剩分佈於台灣的台中大安、清水以及龍井,而在苗栗與彰化的族羣已不復蹤跡。野外植株數量僅剩約500株,若依據《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所訂定地物種瀕危等級,應可列入極危級(critically endangered),若不即時保護,則有絕滅之虞。 [4] 
  • 瀕危原因
根據調查結果,造成大安水蓑衣野外族羣稀少的原因,不外乎生育地破壞及人為干擾,包括興建港灣和海堤,以及開發道路、魚、砂石場,再加上溝渠整治及水泥化、農民過度使用農藥及除草劑,或者任意焚燒整地及踐踏採摘等,皆使得大多數大安水蓑衣的生育地遭破壞,族羣數量因而急遠鋭減。 [4] 
  • 保護措施
由於生育地遭受嚴重的破壞,族羣數量稀少,為了避免生育地遭受突發的破壞而使族羣消失,除了加強現存族羣及其生育地的保護工作外,避免外來干擾與植物間競爭,以增加大安水蓑衣生長及擴展空間,其實大安水蓑衣對生育環境的水質要求不高,繁殖能力很強,可利用枝條向外伸展蔓延或種子育苗,不斷擴大族羣。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