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埔肇慶堂

鎖定
大埔肇慶堂,又名敬修衍慶,是一組中西合壁式客家民居建築羣 [1]  ,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由侯南村人楊敬修的兒子楊蔭垣、楊俊三興建。大埔肇慶堂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建築面積1951平方米。 [2-4] 
大埔肇慶堂主體為一棟堂橫屋組合式圍屋,圍屋西北角為一棟兩層洋樓,兩者同期建設並先後落成 [1]  。大埔肇慶堂為三進院落四合院佈局,硬山頂,穿鬥與抬梁相結合,磚石木混合結構。堂外設一大門坪,門坪外築有高牆,左右對稱分設二外門。堂后辟一半圓形後花台,後台築有高牆 [3]  。其裝飾藝術總體上既體現了嶺南建築所特有的在樸素中有輕巧、在繁麗中有淡雅、清新活潑的多元特色。 [1] 
2009年,大埔肇慶堂被廣東省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2019年10月,大埔肇慶堂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6] 
中文名
大埔肇慶堂
別 名
敬修衍慶
始建時間
民國六年(1917年)
地理位置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
佔地面積
3200 m² [4] 
建築面積
1951 m²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8-0672-5-156
民居類型
客家民居
建築類型
客家圍屋、客家圍村、客家圍寨、客家圍堡

大埔肇慶堂歷史沿革

大埔肇慶堂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由客家富商楊氏兄弟蔭桓及俊三(字得明)在家鄉百侯鎮籌建,歷時五年才落成。 [3]  [2]  [4] 
2013年,廣東省撥資金70萬元,對大埔肇慶堂進行了修繕。 [7] 
2012年至2014年,大埔縣已投入500多萬元,修繕了大埔肇慶堂、永慶堂、素謙公祠等一批古民居。 [8]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建築特點

大埔肇慶堂結構

  • 綜述
大埔肇慶堂位於大埔縣百侯鎮的東南角,其南面清溪環繞,西北面與民居相接,整個基地嵌身水田,阡陌交通,地理位置優越,總基地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建築面積1951平方米。大埔肇慶堂主體為“堂”、“橫”組合的府第式客家圍屋,圍屋側是一幢建築精美的兩層西式洋房,為三進院落四合院佈局,硬山頂,穿鬥與抬梁相結合,磚石木混合結構。堂內所有的樑柱、斗拱結構嚴謹精密,並繪有彩繪山水、花鳥、人物,雕有龍、獅、虎、豹等,工藝精緻。堂的屋頂、外大門屋脊飾有各種花鳥、瑞獸、魚蝦。共有12個房間,6個廳。堂外設一大門坪,門坪外築有高牆,左右對稱分設二外門。堂后辟一半圓形後花台,後台築有高牆。 [3]  [4] 
  • 軸線關係
大埔肇慶堂平面圖
大埔肇慶堂平面圖(2張)
中西共軸的軸線關係,大埔肇慶堂主要組成部分為一座客家圍屋和一座西式洋樓,它們以統一的軸線序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西合璧。圍屋坐東北朝西南,是比較典型的橫堂式圍屋——雙堂雙橫,空間佈局嚴格左右對稱。而西式洋樓是三面迴廊的中軸對稱式佈局。整個建築羣有四條明顯的主要軸線:圍屋主軸線,圍屋次軸線,洋樓軸線和正門軸線。大埔肇慶堂在軸線關係的處理上,正大門及其軸線的方位是這座老宅院的一大特點。正門軸線與圍屋軸線成約45°夾角,從而使得正門大致朝東,這種佈局被當地居民稱作“老虎卧”。大埔肇慶堂的佈局邏輯關係明確,用四條主要軸線恰到好處地將中式圍屋、西式洋樓、正門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統一,並做到了主次有別、中西合璧。這樣的佈局較傳統民居單軸線及平行主次軸線的佈局而言,有較強的圍合感,也成功地把異質形式的洋樓融進了該地的聚落組織。 [9] 
  • 裝飾藝術
彩色玻璃:在廣東近代傳統民居中有很多都引進來自西洋的彩色玻璃,大埔肇慶堂就是其中之一。圍屋中庭兩邊的木門上,熠熠生輝的彩色玻璃與木門精美的雕刻交相輝映。
鐵藝:大埔肇慶堂不僅在洋樓處即便在中式圍屋中也使用了花樣精美的鐵藝做裝飾。還特意設計製作了鐵藝的圍屋窗花,既美觀又實用。
裝飾線腳:西洋巴洛克裝飾手法常用曲折、動態的波浪形裝飾線條。這種裝飾手法在洋樓隨處可見,而在大埔肇慶堂的圍屋中也有所體現,比如各種線條動態飽滿的裝飾構件、窗户上波浪形的葉子狀裝飾灰塑、橫屋正立面屋脊上流暢曲折的裝飾線條等。 [9] 

大埔肇慶堂特點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5張)
大埔肇慶堂既傳承客家民居建築風格,又融人西方建築精華。大埔肇慶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建築。 [3]  [4] 
大埔肇慶堂西式洋樓的特點:西式洋樓共兩層,各層平面佈局基本一致,採用五跨開間,兩跨進深,三面迴廊的中軸對稱佈局。洋樓貫穿二層的中心天井是西洋建築與中式庭園結合的產物,這種表現中、西建築語言交融與碰撞的結合無論是洋樓還是圍屋均有多處體現。方整的平面輪廓、嚴謹的中軸對稱佈局、瓦制雙坡頂等等都是中式的建築語彙,巧妙地被運用到大埔肇慶堂西式洋樓中。雖是西式建築,卻有中式建築的神韻和氣質。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中式圍屋的中西結合:大埔肇慶堂的圍屋大體上是比較典型的客家橫堂式圍屋,在空間格局、細部構造等方面都繼承了傳統客家民居的特點,在不少地方也有西式的建築語言的運用。 [9] 
大埔肇慶堂將客家圍屋和西式洋樓統一於一個建築,無論從總體佈局的軸線對稱關係到功能分佈的統一格局,還是從建築單體的空間和構造到建築裝飾細部的精湛工藝,它都在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客家建築文化及技藝的基礎上做到了中西合璧。傳承所處聚落的共同屬性,建築形式與傳統的聚落結構相和諧。 [9] 

大埔肇慶堂文物遺存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10張)
大埔肇慶堂正堂的橫匾“肇慶堂”是原國民黨將軍張發奎所書,下堂橫匾“人登壽域”是民國名人陳炯明所書。 [2]  屋內的樑柱、斗拱、屏風和門窗保留一幅幅雕刻和繪畫圖案,僅雕刻就有鏤空見彼的透雕、打磨圓滑的圓雕和深淺起伏的浮雕,形式有石雕、泥雕、木雕和瓷雕四大類。 [4] 

大埔肇慶堂歷史文化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
清末民初,百侯鎮許多村民外出經商,後回鄉建房,引用了不少獨具外國風情的建築元素。據説建房時選取優質石材、木料,屋主遍訪當地、江西、福建、潮州等地,請來大量雕刻、彩繪、木工等方面的民間工匠高手建造大屋,還特意請來外國監工以確保建造品質和建築形制。建屋用材不少來自南洋。大埔肇慶堂耗費巨資歷時五年多建成。正大門上的“敬修衍慶”是楊氏兄弟為了紀念父親而命名的。 [9]  [2]  [4] 

大埔肇慶堂文物價值

大埔肇慶堂的建築裝飾藝術既保存着客家民系的建築工藝,又藴含着獨特的文化內涵,同時融合了異域文化的風情,是難得一見的中西裝飾藝術和諧融合的客家建築的實例。其裝飾藝術總體上既體現了嶺南建築所特有的在樸素中有輕巧、在繁麗中有淡雅、清新活潑的多元特色,也體現了中西裝飾藝術的和諧融合,整體豐富多樣又別具一格,具有卓越的藝術成就。大埔肇慶堂裝飾藝術集客家傳統民居裝飾藝術與西方近現代建築藝術之大成於一體。 [1]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

大埔肇慶堂保護措施

2009年,大埔肇慶堂被廣東省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2019年10月,大埔肇慶堂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6]  [10] 

大埔肇慶堂旅遊信息

大埔肇慶堂地址

大埔肇慶堂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 [3] 
侯南村

大埔肇慶堂交通

自駕前往大埔肇慶堂:從梅州梅縣機場出發,路程大約91千米,約需1小時13分。從梅州西站出發,路程大約97千米,時間約需1小時20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