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埔縣圖書館

鎖定
大埔縣圖書館位於廣東省大埔縣縣城,大埔縣圖書館是一所以文史、藝術等類型書刊資料和地方文獻為主的公益性公共圖書館,設有圖書外借、報刊閲覽、資料查詢、少兒借閲、電子閲覽、培訓等8個服務窗口,採取全開架借閲,自動化管理的服務方式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社會服務。 [1]  201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6-7] 
中文名
大埔縣圖書館
類    別
公益性公共圖書館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週六至週日(上午8:30—11:00,下午2:30—5:00)
地    點
廣東省大埔縣縣城
等    級
國家一級圖書館 [6] 

大埔縣圖書館歷史沿革

大埔縣圖書館
大埔縣圖書館(3張)
民國十七年(1928),大埔縣在茶陽鎮育善街設通俗圖書館,藏書約1000冊,工作人員3人,經費由縣庫正款撥給。民國二十二年(1933),通俗圖書館併入民眾教育館。
新中國成立後,大埔縣人民政府接管了民眾教育館。起初,圖書館事業附屬於縣文化館。1958年始設大埔縣圖書館,館址在茶陽(老縣城)彭家祠側旁一間店鋪,藏書8000冊,由文化館1名幹部兼管。1961年縣城遷至湖寮後,館址設在福地坪舞台下,仍隸屬文化館。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閉館,至1973年才恢復圖書館。次年專職幹部增至3人。
1978年冬,經廣東省文化局核准為獨立館。因無館舍,1979年,借用縣總工會一間面積為105平方米的展覽廳作臨時館址。
1983年,得中央和省撥專款11萬元,於10月動工,在湖寮鎮虎中路18號(原虎中路4號)興建大埔縣圖書館館舍。新館設計為樓房四層,分兩期建築。
1984年,一、二層共680平方米竣工並投入使用,1989年續建三、四層完成。兩期總面積為1406平方米。館有幹部職工7人,藏書5萬餘冊,訂報刊140種;設外借書庫、藏書庫、閲覽室,同時還有資料諮詢業務。
新館建成以後,大埔縣政府又不斷投入經費,增加了電腦、空調等配套設備;安裝了報警器和消防設備、防盜網等;豐富了館藏書報、改善了閲讀環境。
1992年,大埔縣圖書館進一步拓寬服務範圍,增設了少兒閲覽室、外借室各1個,並新增書籍2000冊,報刊100多種。至1994年,館有藏書7萬冊、報刊180多種。同年12月,國家文化部授予大埔縣圖書館“三級公共圖書館”級別。2000年,館藏圖書8.5萬冊、報刊200餘種;設圖書外借室2個,成人閲覽室、兒童閲覽室、藏書庫、辦公室各1個,還開展資料諮詢業務。
2007年、2008年、2009年在廣東省圖書館工作中愛崗敬業,積極服務讀者,被廣東省文化廳通報表揚;2009年、2010年行先後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先進流動圖書館;2011年被評為:“廣東省基層宣傳文化工作先進單位” 。
2001年,爭取到省文化廳撥款,擴建兩層100多平方米的讀書遊廊。
2004年,得省文化廳撥款45萬元對圖書館一至三層進行室內裝修。同年還開設了電子閲覽室。
2005年,省立中山圖書館在縣圖書館設立“廣東流動圖書館大埔分館”。使廣大讀者能及時閲讀到最新最好的書籍。
2009年,與新加坡大埔(茶陽)會館共建“新加坡圖書館資料屋”,藏書800冊。當年還依託省圖書館軟件系統開通外借室自動化系統,開發了網上借閲、信息查詢等業務,實現了一卡多用功能。
2010年,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捐資20萬元,對圖書館四樓裝修,共建“新加坡圖書館”,藏書2000冊。
2011年,啓動“廣東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建設,投入68萬元,配置一套服務器和存儲器、三十台計算機、一台投影儀等設備,當年7月“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讀者可在“中心”上網查詢和閲讀,共享省文化信息資源。是年,縣圖書館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廣東省基層宣傳文化先進單位。
2012年,接待讀者25萬人次,電腦查詢、上網共享文化信息資源16530人次。
2013年11月,大埔縣圖書館成功申報為國家二級圖書館。目前,全館藏書近13萬冊,年訂報刊雜誌200多種,有閲覽座位300多個。內設報刊收藏庫、文獻資料庫,有少兒閲覽室、文獻資料室、成人閲覽室、外借室、多媒體資源共享基層中心,廣東流動圖書館大埔分館等6個服務功能室。每週開放58個小時,節假日照常開放。除提供圖書館借閲服務外,還開展送書下鄉、徵文比賽、知識猜謎、書畫展覽、學習講座和舉辦培訓班等多項活動,年接待讀者達30萬人次以上,是大埔縣宣傳文化的重要陣地。
2014年,爭取省撥資金40萬元對大埔縣圖書館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增購置了辦公設備,並且對各功能室進行了適當調整,6月底,縣圖書館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全縣讀者面前。
2015年2月份在二樓新開一間外借室(2),新增圖書4萬多冊。同時利用網絡資源,分別在湖寮鎮、百侯鎮、茶陽鎮成立了流動分館,開展下鄉活動,全年累計送書10000多冊。全年開放時間達到356日,共接待讀者15萬人(次),借閲圖書1.4萬多冊,結合“世界讀書日”活動通過舉辦“翰墨書香情”個人作品展、“學雷鋒樹校園新風”、“文化志願者服務”、“發動愛心人士募捐”活動等形式,進一步豐富了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3月,我館被梅州市委宣傳部命名為“學雷鋒示範點”,其中羅意亮同志被評為“崗位學雷鋒標兵”。同時,我館被梅州市委宣傳部、梅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認定為“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
至2015年,大埔縣14個鄉鎮都設立了圖書室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網點、8個流動圖書服務點和100多家農家書屋。
隨着圖書館業務不斷擴展,工作人員隊伍也不斷壯大。1958年1人(兼管);1965年1人(兼管);1974年3人;1985年7人;1988年8人;1995年10人;2015年增至14人。
2016年,新增兩台“歌德”電子書借閲機,隨着大埔縣“移動圖書館”“公共電子閲覽室”正式啓用。讀者可以通過網站微信平台只需輕輕一掃,即可將圖書下載至手機,簡潔方便。並投入資金對外借室和少兒室進行設施設備更新。2016年2月19日開始,大埔縣圖書館推行二代身份證借閲器,只需帶身份證辦理借閲圖書。大埔縣圖書館2016年送書下鄉5批次共5千多冊至湖寮、楓朗、百侯、茶陽,還投入1.3萬元資金建設了首個村圖書室(侯南村世坑子圖書室)。 [2] 

大埔縣圖書館借閲指南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8:30--12:00 下午2:30—6:00
星期六至星期日 上午8:30—11:00 下午2:30—5:00
注:每個星期四下午閉館,國家規定的節假日開放時間另行安排。 [1] 
服務窗口:
一樓:廣東省流動圖書館大埔分館、成人閲覽室
二樓:外借室1、外借室2、古籍
三樓:兒童閲覽室、地方文獻資料室
四樓: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大埔縣支中心
多媒體電子閲覽室、新加坡圖書室、報刊收藏庫 [1] 
入館温馨提示:
1、為了營造舒適的閲讀環境,請自覺維護公共衞生,注意個人儀容整潔。
2、請勿在館內進食。
3、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不要在館內吸煙。
4、入館後請將您的移動電話等置於靜音狀態。
5、愛護圖書和公共財物是每個讀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6、請自覺遵守大埔圖書館各項規定,配合工作人員管理。 [1] 

大埔縣圖書館注意事項

大埔縣圖書館入館須知

1、讀者應自覺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
2、有序取閲和利用館內各種公共資源,講究文明禮讓、文明用語,不妨礙或影響他人閲讀。
3、遵守知識產權,請勿私自拍攝、刻錄文獻資源或惡意下載數字資源。
4、上機、上網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要求,嚴禁點擊黃色、暴力等非法網站,對違規者工作人員有權制止並處理;情節嚴重者,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5、保持館區安靜,將通訊設備置於靜音狀態,不大聲交談、喧譁。
6、維護館內整潔,請勿吸煙、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等廢棄物。
7、未經許可,不得將文獻資源和閲讀設備攜帶出館外,違者按有關處理。 [3] 

大埔縣圖書館辦證須知

辦證步驟:
1、請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領取申請表,按實際情況填寫完整的個人資料,並選擇需開通的讀者證類型。
2、到服務枱管理人員處辦理登記手續。
讀者小提示:
1、每位讀者限申請一次,新辦讀者按規定交納一定押金。
2、讀者證即辦即用,有效期為1年(自辦證之日起),期滿後請辦理驗證手續方可繼續使用,驗證時請攜帶身份證和讀者證。
3、讀者證只限讀者本人使用,請勿轉借、轉讓、或重複辦證。
4、若遺失讀者證,請前來辦理掛失手續,若需補辦讀者證請持身份證或有效證件。
5、若讀者證保存不當,造成不能使用,可補辦讀者證。
7、需要退證的讀者,請持本人身份原件和讀者證辦理退押金手續。
8、外借圖書,每次借期為20天,到期如需續借可前來辦理續借,或者通過網上QQ辦理續借一次,借期從續借之日起,為15天,逾期每天每冊收取0.1元的滯納金。
9、圖書進行外借登記前,請核對登記情況並查看圖書有無缺損、缺頁、塗污,發現問題及時向工作人員聲明,並由工作人員作技術處理。
10、工具書只供閲覽使用,不能外借。
11、如有損壞或遺失外借圖書等情況,將按照《圖書館管理規定》進行賠償處理。 [4] 

大埔縣圖書館借書須知

1、持本館發放的借書證,即可辦理書刊外借手續。
2、辦理書刊外借手續時,請當面檢查所借書刊是否有塗畫、批註、圈點、撕頁、污損等,如有上述情況,請向工作人員反映;否則還書刊時發現有上述情況,責任由讀者自負,並按有關規定處理。
3、如發生超期,遺失、損壞、偷竊等情況,按本館有關規定處理。
4、外借書刊借期、冊數、續借:
持有本館借書證的讀者,100元押金的可借閲2冊,50元押金的可借閲1冊。借期20天。 [5] 

大埔縣圖書館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一級圖書館。 [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