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埔系

鎖定
大埔系,一個植物種類。
中文名
大埔系
記    錄
中國植物誌
特    點
總苞半球狀總苞片2層

大埔系形態特徵

大埔紫菀 Aster itsunboshi Kitam. [1] 
“根狀莖細長,木質,有疏生小鱗片……有疏生的鬚根。莖近葶狀,通常不分枝,直立,有時屈折……高約3釐米,有疏生的葉。基部葉蓮座狀排列,在花期生存,倒卵圓形或長圓形,連同柄長1.5釐米,寬約0.7毫米,頂端鈍或稍尖,基部漸狹成具翅的柄,質堅厚,有具小尖頭的鋸齒;莖部葉向上部漸小,匙形或披針形,頂端尖,基部狹,有短柄或近無柄,兩面被密粗毛。頭狀花序1-2個,有短梗,直立,徑約8毫米。總苞半球狀,長4毫米,寬7毫米,帶紫紅色;總苞片2層,外層披針形,較短,頂端漸尖,有撕裂狀緣毛,全部被粗毛。舌狀花1層,白色,管狀花多數,……裂片長約2毫米,無毛。冠毛污白色,常帶黃色,長約2毫米。子房被密粗毛”。

大埔系本系概述

中國植物誌第74卷菊科(Compositae)紫菀屬(Aster)
3. 大埔系——Ser. Itsunboshiani Ling in Addenda 357.
總苞半球狀;總苞片2層,外層較短,漸尖。舌狀花1層。冠毛白色帶帶黃色。低小草本,莖近葶狀,有1-2個頭狀花序。 [1] 
1種,分佈台灣。
此種曾經北村四郎列入前系 (Ser. Ageratoides Kitam.)。

大埔系地理分佈

我國台灣特有種 (Mt. Daibu)。生於礫石山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