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

鎖定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拉丁學名:Pedicularis megalochila Li var. ligulata Tsoong)玄蔘科馬先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不超過15釐米。根成叢,葉多基生,莖生者多有花腋生而變為苞片,柄膜質,緣有狹翅,葉片三角狀卵形至卵狀長圓形,背面幾無毛,莖葉較小,花序顯著離心,花冠黃色,盔部則深棕紅色,花絲着生於花管近端處,花柱略伸出於喙端。蒴果斜卵狀長圓形,長×寬約15×4.5毫米。
中文學名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
拉丁學名
PedicularismegalochilaLi var.ligulataTsoo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馬先蒿屬
大唇馬先蒿
根葉羣
亞    羣
根葉亞羣
碩花系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形態特徵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2張)
原變種:大唇馬先蒿多年生草本,干時不變黑色,高不超過15釐米。根成叢,多至6-7條,細長,但中部多少紡錘形變粗,長達15釐米,近端處漸細,有時有分枝,徑達3毫米,根頸部有須狀支根。莖單條或成叢,草質,有貼伏的長白毛,不分枝。葉多基生,莖生者多有花腋生而變為苞片,柄長達2釐米,膜質而寬,基部鞘狀膨大,緣有狹翅,葉片長2-5.5釐米,寬8-13毫米,羽狀淺裂或有時深裂,裂片6-14對,三角狀卵形至卵狀長圓形,緣有重圓齒,近基數對較小很多,上面沿中肋有短細毛,中脈兩旁幾無毛,漸近裂片前部處毛逐漸增加,背面有清晰的細碎冰紋網脈,幾無毛,莖葉較小,裂片僅5-6對。花序顯著離心,常佔莖長的大部,花每莖約5-6枚,最下之花常不發達;苞片葉狀,遠短於花,下方者披針形,上方者圓卵形,柄均較苞片本身為長;花梗發達,長達1釐米,上部與萼的下半部均有密長毛;萼管長達8-9毫米,常有深紫色斑點,膜質,前方深裂至2/3,缺口沿邊有長白毛,主脈5條,寬闊,脈中另有細而清晰之脈1條,次脈多數,多達8-10條,有疏網結,齒5枚,後方1枚很小,中間狹細,端亦作寬卵形膨大而有齒,長僅2毫米,其餘4枚2大2小,均有柄,上面卵形至扇形膨大而有缺刻狀重齒,內面有毛,外面有碎冰紋網脈;花冠黃色,僅喙部紅色,管長約l5毫米,幾伸直,外面有毛,盔直立部分顯著仰向後方,長約僅3毫米,上方即為鐮狀弓曲而多少膨大的含有雄蕊部分,長約5毫米,寬3-3.5毫米,端多少急細為半環狀捲曲的長喙,長達t0毫米,下唇極大,背面有密細毛,寬25毫米,長20毫米,基部深心臟形,緣有毛,中裂倒心臟形,寬達9毫米,明一顯凹頭,基部楔形如柄,完全不向前凸出,側裂多少腎臟形,兩端均耳形;雄蕊着生於花管中部,花絲兩對均被毛,前方1對毛極密,後方1對較疏;花柱不伸出。 [1]  [4]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
這一變種的花冠黃色,其管色較淺,盔部則深棕紅色,管長達38毫米,有成行的白毛,端稍稍擴大,盔直立部分僅高2.5毫米,稍稍後仰,端以近乎直角的角度轉折向前成為指向前上方的含有雄蕊部分,長約5毫米,寬約2.2毫米,其端則自額斜下成為向下而半環狀的細喙,長約4.5毫米,端有不顯著的細齒,下唇不攤平,常包裹盔部,寬14毫米,長約相等,全面有細毛,緣有較長的緣毛,基部作淺心臟形,中裂舌狀,向前伸出一半以上,端凹頭,長約6毫米,寬約4毫米,側裂僅略比中裂寬,為縱置的狹腎臟形;花絲着生於花管近端處,前方1對密生長毛;花柱略伸出於喙端。蒴果斜卵狀長圓形,指向前上方,前背縫絲幾伸直,後背縫線弓曲,長約15毫米,寬約4.5毫米。 [2]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200-4300米的陡草坡的灌叢中。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西藏昌都專區西南部(牟洛、蘭貢)。 [2]  非人工引種栽培 [3] 

大唇馬先蒿舌狀變種該種提示

這一變種是大唇馬先蒿變態中的一個最極端的型式,其花部構造與前面的大唇變種相比,花管長得很多,花冠瓣片則小得很多,而且下唇中裂狹而作舌狀,如不是有許多中間的型式,作為一個種是毫不過分的。因為大唇變種的記載不夠全面,所以把這一變種的花部詳加記載,以便得到一個完整的比較。這裏也加上了蒴果的形狀,以補變種的不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