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吳泥塑

(廣東潮州地區的傳統手工藝品)

鎖定
大吳泥塑是廣東潮州地區的傳統手工藝品。起源於南宋,盛於清末和民國初年,製作採用雕、塑、捏、貼、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戲劇故事人物組合、人物頭像為主,形象生動逼真,據瞭解,“大吳泥塑”與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並稱為我國三大泥塑。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1] 
中文名
大吳泥塑
批准時間
2008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Ⅶ-47
遺產類別
傳統美術
申報地區
廣東省潮安縣
作品特點
戲劇故事人物組合、人物頭像

大吳泥塑歷史源流

潮州民間有兩名俗語叫“銀湖小姐,大吳翁仔”(“翁”談“安”),不僅形容銀湖的小姐美貌俊俏,更贊潮安縣浮洋鎮大吳村的“土翁仔”,巧奪天工,美妙絕倫。
大吳泥塑歷史悠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南宋末年,曾隨父親經商並學會了泥塑藝術的福建漳浦人吳靜山,南遷入潮至此定居,以製作泥塑玩具為生,從此此藝代代相傳,至明朝中期初步繁榮。清朝乾隆至清末最為鼎盛,1000餘人口的大吳村就有泥塑藝人400多人,幾乎是户户有作坊,人人會泥塑。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研究員羅雨林説:大吳“這段時間(1736至1911)的生產規模、數量,遠遠超過當時全國最出名的江蘇無錫惠山和天津‘泥人張’。” [2] 

大吳泥塑類型

土翁仔
大吳泥塑產品最多的是戲劇人物造型,有一齣戲幾個人物的,有劇中的一兩個主角的。整台戲的稱“大斧批”,一兩個人物的分“文身”和“武景”,即文人或武將中的老中青男女,都包括生旦淨末醜。這些產品,一是供人家廳堂或神像前陳設,稱為“翁仔屏”;一是供社團元宵遊燈之用,稱為“花燈”。它們的身高一般在7市寸至12市寸之間,“花燈”則比此高大得多。
其次是俗稱“土翁仔”的玩具型泥塑,有各式各樣被稱為“喜童”的兒童人物和各種動物造型。其中的鳥獸類還被做成洞簫式吹得響的,俗叫“土唏胡”。
再次是木偶頭像。清朝末年,自古廣泛流傳於潮汕地區的皮影戲(潮人稱“紙影戲”),其泥塑頭像(俗稱“翁仔頭”),全部都是“大吳產”。
泥塑產業的興旺,使大吳村泥塑作坊林立,並湧現一批很出名的“字號”,如利合、財合、福合、祥合、財記、喜記、榮記、金記、勝記、秀記等40多家。台灣吉特利美術館至今仍珍藏着這些字號的300餘件泥塑代表作。台北藝術大學雕塑系講師陳奕愷讚揚大吳泥塑人偶的五官神態、身段肢體或武功姿勢等,彰顯出主題故事性的戲劇張力,其藝術成就不亞於天津泥人或佛山石灣。

大吳泥塑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潮州市潮安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大吳泥塑”保護單位資格 [3] 

大吳泥塑傳承意義

大吳的泥塑作坊不僅引來四面八方的商人到此採購,而且他們還在浮洋鎮開設一條“翁仔街”,“翁仔街”的俗名至今猶存。大吳泥塑起源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在大吳泥塑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曾一度出現蓬勃發展的光輝歲月,具有較高的的歷史文化價值。 [2] 

大吳泥塑別稱

1.「翁仔屏」:
這是較老一輩慣用的方言説法,「翁」(「ㄤ」)在潮語中是指各種人偶或戲偶,口音上與閩南語中指小人偶的「尪」極為相似;其次「仔」可能和「囝」相同,念做「ㄍㄧㄚ」,原有「小孩兒」或「小」的含意,在此即可搭配説明出泥塑作品的尺寸特徵,事實上大吳村民間陶塑即是以小巧精緻而聞名;至於「屏」或「平」,在潮語中念做「ㄆㄧㄢ」,原本是用來指稱一幅或一鋪作品的計量單位,因為大吳村的陶塑作品,通常是以成對或羣組出現的人物為主。
事實上這裏的「屏」和潮劇演出的舞台形式相關,尤其是當深入這些作品的題材背景之後,則會發現和潮劇戲出故事有著密切的關係。
2.「浮洋人仔」:
此一稱法則流行於潮安縣外地,或是距離較遠的地方。在此的「仔」,與翁仔屏的仔應該相同,都和「囝」「ㄍㄧㄚ」有關。至於浮洋人仔的「浮洋」,則是潮安縣的地名,行政區的等級相當於鎮,現今的大吳村即是隸屬於浮洋鎮內。換言之浮洋人仔所指的作品,就是大吳村所出產的翁仔屏陶塑,而非另有新地區的陶塑工藝。故推測有可能是因大吳就在浮洋鎮,所以藉此而得「浮洋人仔」之名。
3.「大吳泥塑」:
這是大陸現代普通話較為常用的名詞,雖然明確地指出陶偶塑像的出產地大吳村,但卻因此地對「泥塑」和學院派的定義不同,可能會引發誤解和歧見。由於在藝術學院派的觀念中,泥塑一詞有其相當嚴謹的意義,就現行雕塑藝術的型態之中,可分為「雕刻」與「塑造」兩大範疇,至於塑造部份則又包含「泥塑」與「翻鑄」兩大流程,也就是經由泥胎的捏塑定形之後,還須透過其他的材質將之翻造出來,例如翻成石膏像、金銅像、水晶玻璃或塑鋼玻璃纖維等,幾乎少有未經翻過的原始土胎,做為作品最後的呈現形式。
是故若不特別説明「大吳泥塑」的別義,一開始就會讓讀者產生了誤解,以為這是直接用土塑造、乾硬成形的作品,例如民間天津「泥人張」和江蘇無錫「惠山泥人」。事實上大吳泥塑並非泥人的類型,是經過低温窯燒處理過後,再重新上色的「彩繪陶」,但在台灣要如何來為這批潮州民間陶塑定名?為了忠實反映當地的方言,以及作品精巧成對成組的特性,還原其名為「大吳翁仔屏」。

大吳泥塑傳承人

大吳泥塑藝人:吳潘強
名藝人塑造了名藝品,名藝品又催生了代代名藝人,吳潘強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吳潘強(1838至1902)捏塑的各種人物、禽獸和蟲魚都很傳神生動。他的作品曾於清末時在南京舉辦的全國性“南洋勸業會”上展出並獲金獎。他對每個具體捏塑對象只要盯上幾眼就能絲毫不差地展現出來。傳説某年元宵他為華美鄉塘東村沈六爺捏塑名為《騎驢探親》的“翁仔屏”,擺出來時竟是沈六爺夫婦的模樣,樂壞了主人及眾鄉親。他為潮州總兵方耀捏像,久久沒有出爐,等到方耀對他生氣責問時,這一“氣”一“責”,他就捏出來了,説是武將生氣才有威武。這一來,方耀就很滿意了。又有一次,吳潘強為潮州府一位師爺捏像,很快就捏成了。師爺因他很容易就賺了一筆為數可觀的工錢,又氣又心痛,便推説捏得不像,拒不付酬。吳潘強説不像就拉倒,即把頭像帶走。隔天,全城咆哮起來,人們卻説某師爺的人頭裝在竹籠裏懸在城門上。這位師爺急了,忙帶足工錢去找吳潘強把頭像贖回來……
像吳潘強這樣的名藝人歷代都大有人在。抗戰勝利後,大吳輸送到楓溪陶瓷生產基地的藝人就達100多人,專門前去從事美術瓷製作。近年,大吳仍是人才濟濟。例如,吳木河曾於1990年7月應邀赴泰國進行泥塑創作表演;吳宜興能塑捏、彩繪300多種臉譜,他創作的《水滸傳》108個好漢臉譜形神各異,無一雷同,曾在北京等地工藝品展覽會上大受喝彩並獲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