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其拉哈

鎖定
大其拉哈,村名,林場名,站名。大其拉哈林場成立於1955年,隸屬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位於局址東北14公里處,伊加鐵路、S301省道、G332國道(在建)從場址穿過。大其拉哈林場曾是伊圖里河林業局開發建設最早的林場,也曾是伊圖里河林業局森林採伐作業任務最重的一個林場。 [1] 
大其拉哈林場於2016年正式撤併,原林業職工居民整體遷出至伊圖里河林業局局址、牙克石市、呼倫貝爾市等地。現原址僅保留林場場部及五棟磚平房供森林資源管理及防火期撲火隊員駐防使用。 [2] 
中文名
大其拉哈
行政區類別
林場、森林管護站、村
所屬地區
中國東北
地理位置
內蒙古大興安嶺
面    積
26470 公頃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編碼
022171
氣候條件
寒温帶
人口數量
246人(已搬遷)
火車站
大其拉哈乘降所
車牌代碼
蒙E

大其拉哈歷史沿革

伊圖里河林業局大其拉哈林場中央街道 伊圖里河林業局大其拉哈林場中央街道
1955年,大其拉哈車間成立。
1959年8月,改為大其拉哈林場。
2003年,改為大其拉哈管護所。
2009年,改為大其拉哈管護站。
2016年,按照上級黨委、上級政府、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決定,將伊圖里河林業局下屬大其拉哈、覺苟荀、庫布春3個林場撤併,人員全部整體遷出至伊圖里河林業局局址、牙克石市、呼倫貝爾市等地。 [3] 

大其拉哈地理環境

大其拉哈地理位置

大其拉哈,村名,林場名,站名。大其拉哈林場成立於1955年,隸屬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位於局址東北14公里處,伊加鐵路、S301省道、G332國道(在建)從場址穿過,施業區座標為東經121°39′52″-121°54′55″,北緯50°48′34″-50°25′56″,東臨覺苟荀林場,西接伊東林場,南與圖里河林業局接壤,北與根河林業局毗鄰,總面積26470公頃,森林覆蓋率92.52%,森林蓄積1771939立方米。 [1-2] 

大其拉哈氣候特徵

大其拉哈林場屬於寒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寒冷而乾燥;夏季受季風及暖氣流影響,短暫且多雨。

大其拉哈地形地貌

大其拉哈林場地處大興安嶺北段西坡,多以中低山為主,整體地勢呈東高西低。

大其拉哈水文

大其拉哈林場境內水系屬額爾古納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伊圖里河及其十幾條無名支流。

大其拉哈自然資源

大其拉哈林木資源

大其拉哈和林場施業區全部屬於國有林地,總面積26470公頃,森林覆蓋率92.52%,森林蓄積1771939立方米。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另有少量樟子松、樺樹、山楊。

大其拉哈植物資源

大其拉哈地區五十年代木刻楞民房 大其拉哈地區五十年代木刻楞民房
大其拉哈林場植物區系多以西伯利亞植物區系為主,另外,有少量長白山植物區系和蒙古植物區系。據不完全統計,有野生植物1848種。其中藥用植物達412中,花卉觀賞植物有80餘種,食用植物197種,草本類型21個。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鑽天柳,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細葉百合蒙古黃芪篤斯越桔大花杓蘭、手掌參等。

大其拉哈動物資源

大其拉哈林場動物屬古北界和東洋界。據不完全統計,有野生動物390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嘴鬆雞、原麝、貂熊、紫貂、雪貂、金雕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赤頸鸊鷉、大天鵝、小天鵝、白額雁、蒼鷹、棕熊、黑熊、水獺、猞猁、雪兔等。

大其拉哈人口民族

大其拉哈 大其拉哈
大其拉哈林場撤併前有居民246人,2016年整體遷出至伊圖里河林業局局址、牙克石市、呼倫貝爾市等地,現場址已無固定居民居住。

大其拉哈歷史文化

大其拉哈名字來歷

大其拉哈可能為鄂温克語或鄂倫春語音譯,語義不詳。根據當地報送的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稱大其拉哈系蒙古語,“其拉哈”意為“山溝”。 [4-5] 

大其拉哈整體遷出

2015年 [3]  隨着“林區棚户區改造工程”和“內蒙古自治區十個全覆蓋工程”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啓動實施,按照上級黨委、上級政府、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決定,將伊圖里河林業局下屬大其拉哈、覺苟荀、庫布春3個林場撤併,人員全部整體遷出至伊圖里河林業局局址、牙克石市、呼倫貝爾市等地,至此,大其拉哈林場結束長達60多年光輝的木材採伐使命。 [2] 

大其拉哈歷史榮譽

大其拉哈撤併前圖冊
大其拉哈撤併前圖冊(15張)
1956年3月25日~29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伊圖里河森工局大其拉哈伐木場先進集體稱號,授予吳連生、計國珍、樸銀山為先進生產者稱號,並出席表彰大會。 [3] 
1956年4月30日~5月10日,在北京召開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森工局大其拉哈伐木場廠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先進集體稱號,吳連生、計國珍、樸銀山等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並榮幸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人親切接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