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五人格理論

鎖定
大五人格理論,也被稱為五因子模型,由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考斯塔和羅伯特·馬克雷提出。該理論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經過多年的研究和驗證,大五人格理論逐漸成為描述個體性格特質的主流模型之一。它將人的性格特質歸納為五個維度,分別是神經質(Neuroticism)、外傾性(Extraversion)、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宜人性(Agreeable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
大五人格理論為理解和描述個體性格特質提供了有力的框架,為各個領域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已被廣泛應用於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健康評估、個人發展等領域。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大五人格理論被用於選拔人才、評估員工適配度、領導風格預測等方面。在心理健康評估中,大五人格理論被用於評估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指導心理干預和治療。在個人發展領域,大五人格理論被用於幫助個體瞭解自己的性格特點,指導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規劃。
中文名
大五人格理論
外文名
Big Five Personality Theory
適用領域
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健康評估等
別    名
大五模型,五因素模型
提出者
保羅·考斯塔和羅伯特·馬克雷
所屬流派
人格心理學
應用學科
心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社會學
教育學

大五人格理論基本概念

大五人格理論定義

大五人格理論是一種描述個體性格特質的模型,認為人類的性格可以通過五個核心維度來描述,這些維度相互獨立且相對穩定,可以在不同的情境和時間中預測和解釋個體的行為和情感反應 [1] 

大五人格理論主要內容

大五人格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核心維度,分別是神經質(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這些維度描述了個體在情感、行為和思維方面的基本特徵和傾向。
神經質(Neuroticism):神經質涉及個體情緒穩定性和情緒反應的程度。高神經質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焦慮、緊張、沮喪和易怒,而低神經質的人則更為冷靜、放鬆和穩定。高神經質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壓力和負面情緒的影響,而低神經質的人則更能保持情緒穩定和應對挑戰。
外傾性(Extraversion):外傾性指個體對外部世界的關注、社交能力和情緒表達的程度。高外傾性的人通常喜歡社交活動,性格開朗、樂觀、善於交際,而低外傾性的人則更為內向、安靜和獨立。外傾性與積極情緒、社交關係、冒險傾向等特質相關,高外傾性的人可能更願意嘗試新事物、尋求刺激和冒險。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開放性涉及個體對新思想、新經驗和文化多樣性的接受程度。高開放性的人更具有想象力、創造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低開放性的人則更為傳統、保守和習慣性。開放性與藝術、文化、科學等領域的興趣和能力相關,高開放性的人可能更願意接受新觀點、嘗試新體驗、探索未知領域。
宜人性(Agreeableness):宜人性指個體與他人相處的方式、親社會性和合作性的程度。高宜人性的人通常友善、樂於助人、寬容和合作,而低宜人性的人可能更為獨立、自我中心、不合羣。宜人性與人際關係、團隊合作、親社會行為等相關,高宜人性的人可能更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解決衝突、幫助他人。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盡責性涉及個體對目標的設定、計劃制定、自我約束和執行能力的程度。高盡責性的人通常有條理、可靠、自律、有責任感,而低盡責性的人可能更為隨性、衝動、不守承諾。盡責性與目標實現、時間管理、工作表現等相關,高盡責性的人通常更願意付出努力、追求成功、保持自律 [1] 

大五人格理論歷史發展

大五人格理論溯源

20世紀初,心理學家開始研究人類的個體差異,並嘗試將這些差異歸類為不同的人格特質。早期的分類方法包括使用語言描述、因子分析和研究問卷等。其中,高爾頓(Francis Galton)率先明確了基本的詞彙學假設,認為可以通過字典中的詞語來估計人格描述詞的數量,並確定不同術語之間的語義重疊程度 [2]  。隨後,Gordon Allport將這一思想應用於人格特質研究,他從韋氏詞典中提取了18000個描述人格特徵的單詞,找出了其中描述非身體特徵的形容詞,創建了一個4500個可觀察到的行為標記詞庫,即人格形容詞表 [3] 雷蒙德·卡特爾(Raymond Cattell)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將大量的特質形容詞縮減至171個特徵,在此基礎上卡特爾使用相關分析和因素分析,將因子從171個縮小到12個,又增加了四個重要的因素,提出了著名的卡特爾“16PF”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16PF包含了學者們認為的最初的大五人格理論的特徵羣:內向/外向、低/高焦慮、接受/堅韌、適應/獨立、缺乏約束/自我控制 [4] 

大五人格理論重要階段

在卡特爾研究的基礎上,1949年,菲斯克(Fiske)發現了穩定的五個因素,包括:自信的自我表達、社會適應性、從眾、情緒控制和智力。這五個因素奠定了現代五因子模型的基礎 [5] 與菲斯克的發現相似,塔佩斯和克里斯塔對卡特爾的樣本數據進行再分析,發現了顯著而穩定的5個因素(急迫性、親和性、可靠性、情緒穩定性和文化),這就是初始的大五人格理論框架的提出 [6] 
隨後,諾曼(Norman)和路易斯·戈德堡(Lewis Goldberg)繼續擴展了前人的工作,逐漸使該框架更清晰。到20世紀80年代末,心理學家保羅· 考斯塔(Paul Costa)和羅伯特·馬克雷(Robert McCrae)提出了現代大五人格理論的框架 [7]  。他們在研究中整合了主流特質研究中的詞彙和問卷方法,從大量的人格特質描述中提取出了五個核心維度,即神經質(Neuroticism)、外傾性(Extraversion)、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宜人性(Agreeable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考斯塔和麥克雷將這五個維度視為描述個體人格的基本特徵,認為它們能夠覆蓋和解釋廣泛的個體差異。他們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橫斷面研究驗證了這一模型的普適性和穩定性,使其成為心理學中最具影響力的人格理論之一。

大五人格理論影響因素

影響人格類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遺傳、生物學、環境和個體經歷等各個層面。

大五人格理論遺傳因素

人格被認為是由基因決定的基本傾向。遺傳學研究表明,某些人格特質可能與基因或基因組中的特定變異相關聯,如神經質、外傾性等。一項研究調查了123對同卵雙胞胎和127對異卵雙胞胎。研究結果表明,外傾性的遺傳率為53%,宜人性的遺傳率為41%,盡責性的遺傳率為44%,神經質的遺傳率為41%,開放性的遺傳率為61% [8] 

大五人格理論環境因素

個體所處的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對人格的形成也有重要影響。家庭、學校、同伴、社會經歷等都可能對人格特質的發展產生影響,如青少年特別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對人格特質的重視和表達方式有所不同,如在一些文化中,外傾性可能被視為積極品質,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則可能被視為不同尋常。跨文化研究也指出在某些文化中,某些人格因素在平均水平存在差異,例如日本人的盡責性相對較低,奧地利人的開放性相對較高,馬來西亞人的宜人性相對較高,西班牙人的神經質相對較高,挪威人相對外向 [9]  。個體的個人經歷和社會化過程也對人格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過往的生活經歷、教育背景、職業生涯、人際關係等都可能塑造個體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模式。例如隨着年齡的增長,行為特徵也會發生變化。

大五人格理論相關測評工具

NEO-PI五因素調查表 [10]  :美國心理學家考斯塔和馬克雷基於他們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於1985年編制,包括對五個基本維度的測量:神經質、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和認真性。量表包括300個題項,受測者在5點李克特量表上回答(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為了減少測驗題目數量和測試時間,考斯塔和馬克雷刪減了NEO-PI並編制了其簡版NEO-FFI(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包含了5個維度,每個維度有12道題目,總計60道題目。這些題目是在NEO-PI中每個維度上載荷最高的,確保其儘可能涵蓋了各個維度下的各個方面。NEO-FFI具有良好的信度,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在 0.68~0.86 之 間,重測信度在0.75~0.83 之間 [11] 

大五人格理論相關研究

大五人格理論重要文獻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Digman, 1990) [12]  :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大五人格理論的結構和發展,提出了五個核心維度,並探討了這些維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普適性。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Barrick & Mount, 1991) [13]  :這篇元分析研究發現,大五人格維度與工作績效之間存在着一定的關聯,尤其是盡責性和外向性與工作績效之間的關聯較為顯著。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view"(Judge, Bono, Ilies & Gerhardt, 2002) [14]  :這篇文獻綜述研究了個性和領導力之間的關係,發現大五人格維度與領導力之間存在着一定的相關性,尤其是外向性和盡責性與領導力之間的關係較為密切。
"Heritability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their facets: A twin study"(Jang, Livesley, & Vemon) [8]  :這項雙胞胎研究發現,大五人格維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提示了遺傳在個體性格形成中的重要性。

大五人格理論前沿方向

跨文化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大五人格理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普適性和差異性,探討不同文化對個性表現的影響因素和機制。
遺傳和環境的交互:一些研究探討了遺傳和環境在大五人格形成和發展中的互動關係,以及遺傳和環境對個性特質表現的交互作用。
應用於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隨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一些研究開始探索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和預測個體的性格特質,以及個性特質與網絡行為和社交媒體使用之間的關聯。

大五人格理論應用領域

大五人格理論組織管理

大五人格理論中的盡責性與外傾性維度與團隊管理和團隊建設最為相關。研究表明,負責任的領導往往是構建成功團隊的關鍵。他們能帶頭嚴格遵守規定,勤奮工作,注重細節,追求高標準;從而保證團隊能更可靠、更有條理,能夠有效地完成任務。而像外傾性這樣的個性特徵在促進互動和開放交流方面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開放性、神經質性和宜人性的影響則因研究環境和背景而有較大差異。例如,高開放型的管理者更容易建立多元化的團隊,有助於招募具有不同視角和技能的成員,從而激發團隊的創新行為,提升團隊的創新績效 [15] 
儘管大五人格理論在組織管理領域應用廣泛,但五大人格維度可能並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影響領導力的基於人格的差異。例如,學者曾批評五大因素過於寬泛,在理解實際行為方面用處不大 [16] 

大五人格理論心理健康

神經質是精神病理的主要相關因素,而外傾性和親和性與積極心理健康有獨特的關聯。大量研究發現,神經質得分高的人患普通精神疾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高神經質的個體更容易受到負面情緒和壓力的影響,對生活事件的適應能力較低。外傾性、開放性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較為複雜。一般認為,外傾性與積極情緒、社交支持等積極因素相關聯,有助於心理健康的維護。然而,過度的外傾性也可能導致過度活躍、衝動等問題,影響心理健康。因此,外傾性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可能取決於外傾性的表現方式和個體的適應能力。開放性高的人通常更具有適應新環境和應對變化的能力,這有助於心理健康的維護。然而,過高的開放性可能導致情感不穩定和情緒波動,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宜人性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關係。高宜人性的個體通常更具有積極的人際關係、合作性和社會支持,這有助於緩解壓力、減輕焦慮和抑鬱等問題。盡責性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關係。高盡責性的人通常更有自律、目標導向和計劃性,這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壓力和焦慮 [17] 

大五人格理論教育

在教育領域,不同的人格特質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風格、學術成就。調查顯示盡責性、開放性和宜人性與學習成績成正相關,而神經質則與學習成績成負相關。有責任心的學生往往交往自律的,服從組織安排,能有效地執行任務;這些特點有望提高學生在考試和其他類型的測試中的表現。開放性則與更多元的學習方法、更高的自主動機和批判性思維密切相關。在神經質維度上得分高的學生往往表現出過高的焦慮和壓力,而這又會導致他們在考試中成績不佳 [18] 

大五人格理論工作表現

大五人格理論模型能有效預測工作績效。盡責性被認為與工作表現高度相關,因為它評估的是堅持不懈、有計劃、細心、負責任和勤奮等個人特徵,這些都是完成工作任務的重要屬性。相反,表現出焦慮、緊張、喜怒無常、高強度和自憐等神經質特徵的員工往往比情緒穩定的員工表現更差,因為這些特徵往往會抑制工作任務的完成。然而,不同的職業所需要的人格特質側重不同。例如,那些在面對客户的職位上表現出色的人通常是熱情和積極的;因此外傾性是兩種涉及社會互動的職業,經理和銷售的有效預測因子 [13] 
根據特質激活理論,人格特質代表了一種在行為中可識別的傾向,其表達方式是通過對工作環境中的線索作出特定的反應。根據角色理論,在組織中, 領導者憑藉其正式地位和權力, 通常擔任角色發送者(Role Sender) ; 追隨者則屬於從屬地位, 通常充當角色接受者(Role Receiver) [19]  。一般由角色發送者(例如經理、主管)以提供這些線索,而這些線索包含着對角色接受者(例如:職員、下屬)的行為期望。特質激活理論認為,個體的人格特質會影響他們對這些線索的反應。例如,高責任心的個體可能會通過努力工作和麪對逆境堅持不懈來滿足與其個人工作角色相關的期望,而低責任心的個體則可能會更容易放棄。宜人程度高的個體可能會通過幫助同事來滿足與其作為團隊成員角色相關的期望,而宜人程度低的個體則可能更傾向於拒絕提供幫助 [20] 

大五人格理論理論評價

大五人格理論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有效的人格描述模型,被認為是世界上研究和使用最多的人格特質測量,因為它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較高的穩定性和良好的預測效度。在國內,大五人格理論正處於快速發展和深入應用的階段,不但在學術研究中持續受到關注,而且在教育、企業管理、心理諮詢等多個實際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
然而,也有一些批評聲音,主要集中在它是否能夠全面、準確地描述個體的所有特質,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適用性等方面。一種常見的觀點是五大人格並不能解釋人類的全部性格特質。丹麥克亞當斯(Dan P. McAdams)稱五大人格為“陌生人心理學”,因為它們只反映了相對容易在陌生人身上觀察到的特徵,其他更隱秘或更依賴情境的人格特質則被排除在之外 [21]  。其次,基於因素分析的發現,大五人格理論能描述現象中的人格特質,但不能解釋現象本身,也不能解釋各因素相互間如何作用的,以及各因素如何與情境交互作用。此外,大五人格模型基於詞彙假設這一事實表明,該模型在方法論上存在嚴重缺陷,特別是在其主要因素外傾性和神經質方面 [22] 
參考資料
  • 1.    Roccas, S., Sagiv, L., Schwartz, S. H., Knafo, A.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personal value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 28(6): 789-801.
  • 2.    Kabigting Jr, F. J. The discovery and evolution of the big five of personality traits: A historical review[J].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Human Theory and Praxis, 2021, 4(3): 83-100.
  • 3.    Allport, G. W., Odbert, H. S. Trait-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J].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1936, 47(1): i.
  • 4.    Cattell, R. B. Th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Principles and findings in a factor analy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45, 58(1): 69-90.
  • 5.    Fiske, D. W. Consistency of the factorial structures of personality ratings from different sources[J].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49, 44(3): 329.
  • 6.    Tupes, E. C., Christal, R. E. Recurrent personality factors based on trait ratings[R]. Technical Report ASD-TR-61-97, Lackland Air Force Base, TX: U.S. Air Force, 1961.
  • 7.    Costa, P., McCrae, R.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M].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85.
  • 8.    Jang, K. L., Livesley, W. J., Vernon, P. A. Heritability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their facets: A twin stud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6, 64(3): 577-591.
  • 9.    McCrae, R. R. NEO PI–R data from 36 cultures: Further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s[C]// McCrae, R. R., Allik, J. (Eds).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NY: Kluwer, 2002: 105-125.
  • 10.    McCrae, R. R., Costa, P. T., Del Pilar, G. H., Rolland, J. P., Parker, W. D. Cross-Cultural assessment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8, 29(1): 171-188.
  • 11.    陳基越, 徐建平, 黎紅豔, 範業鑫, 路曉蘭. 五因素取向人格測驗的發展與比較[J]. 心理科學進展, 2015, 23(3): 460-478.
  • 12.    Digman, J. M.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0, 41(1): 417-440.
  • 13.    Barrick, M. R., Mount, M. K.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1, 44(1): 1-26.
  • 14.    Judge, T. A., Bono, J. E., Ilies, R., Gerhardt, M. W.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view[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4): 765.
  • 15.    Bartone, P. T., Eid, J., Helge Johnsen, B., Christian Laberg, J., Snook, S. A.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hardiness, and social judgment as predictors of leader performance[J].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09, 30(6): 498-521.
  • 16.    Block, J. A contrarian view of the five-factor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scription[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5, 117(2): 187.
  • 17.    Lamers, S. M., Westerhof, G. J., Kovács, V., Bohlmeijer, E. T. 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association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positive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pathology[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12, 46(5): 517-524.
  • 18.    Mammadov, S.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22, 90(2): 222-255.
  • 19.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Snoek, J. D., Rosenthal, R. A.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M]. John Wiley, 1964.
  • 20.    Neal, A., Yeo, G., Koy, A., Xiao, T. Predicting the form and direction of work role performance from the Big 5 model of personality trait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2, 33(2): 175-192.
  • 21.    Trofimova, I. Observer bias: an interaction of temperament traits with biases in the semantic perception of lexical material[J]. PLOS ONE, 2014, 9(1): e85677.
  • 22.    McAdams, D. P. What do we know when we know a pers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5, 63(3): 365-39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