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三陽村

鎖定
大三陽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保太鎮,為四個自然村的統稱(即三陽一村、三陽二村、三陽三村、三陽四村),與小三陽村、民居莊村毗鄰,村內以製造粉皮,種植土豆為主要經濟來源。
中文名
大三陽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沂市
地理位置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保太鎮

大三陽村村名由來

就“大三陽”村名由來,自古以來説法不一。

大三陽村説法一

“大三陽”這一村名有着一段頗有傳奇色彩的由來。清朝年間,康熙帝微服私訪,路經一個名為“大屯陽”的村莊,皇上御筆親書村名,以示路經與此,不知是因為老眼昏花還是路途勞累,誤把村名中的“屯”字寫為“?”字(毛字露頭),隨行大臣不解,欲問其字為何,康熙帝自知出錯,無奈金口玉言,只得敷衍。
康熙帝曰:“此‘乃sān’字,一二三的‘三’字。”從此,大屯陽村改名“大?陽”,後人因“?”(康熙字典可以查到)過於冷僻,取其諧音名為“大三陽村”,後而人口增加,分設為四個自然村。
“大毛陽”也成為了當地茶餘飯後的笑談。 [1] 

大三陽村説法二

據傳,清朝乾隆以前,此地不叫現在的"?"陽,而叫作屯陽鎮。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駐蹕於此,因走漏了風聲,被地方官員知道了。乾隆皇帝駐蹕之處被聞訊趕來護駕的官兵圍得水泄不通。地方官員覲見時,乾隆詢問山東巡撫:“此為何地?”山東巡撫不知。再問沂州知府,沂州知府也不知道。又問費縣知縣,知縣剛到任不久,也説不出此地何名。無奈,急忙命人找來一位當地人。誰知那人是一位啞巴,此時早已嚇得哆哆嗦嗦,用毛筆在紙上寫下走了形的“屯陽鎮”三個字。知縣接過一看,後兩個字還能認得,但頭一個字從未見過,只好硬着頭皮交給知府。知府第一個字也不認識,就又遞給巡撫。巡撫也讀不出頭一個字的音來。
乾隆皇帝見狀十分惱火,命侍衞呈上前來,一看也傻了眼。這個字模模糊糊,象三橫加上一個上邊出頭的豎彎勾,念什麼?他也不認識。乾隆心想:我一個當今皇上,連自己版圖上的地名都不認得,豈不讓天下人笑話!於是信口一謅:“這不是?(音三)陽鎮嘛,有什麼難認的?”從此,中國版圖上沒了“屯陽鎮”,字典裏又多出個“?”字來。 [2] 

大三陽村説法三

西周時,今平邑縣境內有顓臾國。漢代,先後有南城縣、南武陽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不斷,政權更迭頻繁,縣境內歷史沿革不可詳考。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武陽縣改稱顓臾縣。唐朝貞觀元年(公元 627年),顓臾縣併入費縣。?陽離南城、南武陽、顓臾、費縣幾個縣治所在地均不足百里,唐朝以前未設置縣以上地方行政機構。因此,只要查到唐貞觀元年以後有關陽的記載就可以了。
葉圭綬《續山東考古錄》卷二十七《雜考·費縣》載:“宋屯陽鎮:屯一作毛,在西北囗十里。”清朝光緒《費縣誌》卷十三《古蹟·屯陽鎮》載:“縣治西北九十里。《續山東考古錄》‘宋屯陽鎮,屯一作毛。’”
清朝光緒《費縣誌》和新編《平邑縣誌》載: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置?陽鎮巡檢司。
清朝光緒《費縣古蹟考》卷二《城邑·?陽鎮》:“縣治西北九十里。《續山東考古錄》‘宋屯陽鎮,屯一作毛。’按:此地今作?陽鎮(毛與叁通)。顏師古《等慈寺碑》雲:‘南伊闋’,即叁字意。又叁與三通。《康熙字典》:‘?音三。?陽鎮在沂州費縣。宋作屯陽鎮,一作毛。’似俱誤。”
以上史料,除一處字跡模糊外,一致提到“縣治西北九十里”,該處正是今?陽的地理位置。毫無疑問,?陽在宋朝、元朝叫“屯陽鎮”,也叫“毛陽鎮”。
鎮是一級什麼機構呢?宋代高承撰《事物紀原》卷七《州郡方域部·鎮》:“《通典》曰:鎮將,後周之通班也。隋亦曰鎮,唐分上、中、下三等,歷代未聞。疑鎮始於宇文周代也。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當津會者,則為軍,以縣兼軍使;民聚不成縣而有税課者,則為鎮,或以官監之。” [2] 

大三陽村説法四

實際上,鎮的出現比高承所言還早。北魏時,魏太武帝為了北防柔然,在懷朔(今內蒙古固陽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撫冥(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今內蒙古興和縣西)、懷荒(今河北張北縣)、沃野(內蒙古五原東北)等入塞要衝地帶,聚集重兵,募兵民屯田,略似後世的邊防軍區,歷史上稱為“六鎮”。每一鎮置鎮將,為最高軍事行政長官。鎮將因既管兵又管民,操兵谷錢糧的優勢,不服中央政府調遣,釀成“六鎮之亂”。後來北齊的開國君主高歡、北周的開國君主宇文泰,都是出身於“六鎮”的鎮將。此時的“鎮”是一種特設的軍事行政區劃
唐朝時的鎮還帶有軍事性質,例如著名的西域“安西四鎮”。後來,藩鎮擁有地方實權,不僅管軍事,而且管地方政務和民政,最終釀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從地理位置上看,唐朝以前包括唐朝,縣境內設鎮的可能性不大。
至宋,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草市、集市大量出現,舊有的鎮增加了工商業成分,也興起了一些以工商業為主的居民聚居鎮。有的鎮其繁榮程度超過了附近的州縣,“五方雜居,百貨具陳。”已成為“煙火逾萬家”的巨鎮。所以,在宋朝行政建制中,“民聚不成縣而有税課者,則為鎮,或以官監之。”也就是説,鎮是低於縣的一級行政建制,有相當的人口聚居,並有商業經營,所以國家在這裏設置官員監督課税收入.?陽地處浚河邊、濟寧至臨沂的古驛道上,方圓十餘里範圍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陸交通方便,經濟繁榮興旺,在大量設鎮的宋朝稱“鎮”是必然的。
另外,平邑縣博物館現藏有明代山東布政司左參議上元邵以仁所作《?陽懷古》詩石碑一座,碑文載:
東蒙近可望,顓臾國在茲。
林深村户隱,麥秀古城移。
問俗猶周化,觀風盡漢儀。
封疆連費邑,何用魯臣師!”
此碑刻於明朝末期,原立於?陽村附近。1982 年遷於平邑縣博物館。由此碑文亦可知,明朝末期“?陽鎮”已有其名。
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撤?陽鎮巡檢司,改置平邑集巡檢司。 [2] 

大三陽村村名爭議

“sān”字的兩種寫法 “sān”字的兩種寫法
隨着時間的推移,“?陽鎮”已演變為今天的陽村,並分為“大?陽”和“小?陽”兩個自然村。1980年,平邑縣地名辦報經縣革命委員會同意將“大?陽”、“小?陽”兩個自然村分別更名為“大三陽”和“小三陽”。人們為了書寫和打印方便,也多數將“?陽”寫作“三陽”。但這不僅不符合當地歷史文化特徵,而且與“乙肝”五項指標中的“大三陽”、“小三陽”同名,引起當地羣眾不悦,也影響着對外經濟交往。因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將“大三陽”、“小三陽”複名“大?陽”、“小?陽”,望各級各方面也應正確書寫和使用。 [2] 
注*文中“?”一字即為圖中所示“似毛之字”
參考資料
  • 1.    不詳.平邑縣誌:齊魯書社,1997:56-57
  • 2.    三陽地名考  .平邑縣情網[引用日期201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