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鶯

(期刊)

鎖定
《夜鶯》月刊是胡風、聶紺弩、蕭軍合辦的《海燕》夭亡後,由左翼盟員方之中集資編印的。撰稿人有魯迅、唐瞍、歐陽山、王任叔、莊啓東、方之中、東平、奚如、羅烽、白曙、雷石榆、譚林通、楊騷、以羣、胡風、紺弩、尹庚、陳企霞、酬司等。羣眾雜誌公司、新鍾書店發行,出版地在上海,方之中編輯。 1936年年3月5日創刊,6月15日出至第1卷第4期後停刊。館藏4期。
中文名
夜鶯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文學刊物
創刊時間
1936年
出版週期
月刊
欄目方向
刊登小説、譯著,欄目有漫談之部、創作之部、理論之部、介紹及批評之部和舊話重提。創刊號《編後》説:“本刊是一把掃帚,在這民族垂亡的緊迫關頭,不管老的,新的,有形的,無形的垃圾磚塊阻礙我們救亡的進路,它將無情的給以清除,如果遇着鐵樁石塊,我們也不惜以大刀板斧來迎擊,只要我們的能力許可的話。”道出了該刊的辦刊方針。
該刊中支持魯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口號,同年6月第1卷第4期還專門出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特輯”,發表了魯迅的《幾個重要問題》,主張“以文學來幫助革命,不主張徒唱空調高論”,認為“現在我們中國最需要反映民族危機,鼓勵爭鬥的文學作品”。
該刊還大力介紹高爾基、愛倫堡、法捷耶夫、森山啓等外國作家的文藝理論,供我國作家參考。創作上,盡力發表左翼作家的新作,如小説《霧》(王任叔)、《失業者》(莊啓東)、《候審室》(龍乙)、《生與死》(奚如),散文報告《為民族自由解放》(尹庚)、《蘇州》(錢江),詩《飢餓》(田間)等,顯示了左翼文學的實績,是左聯後期有影響的刊物。
該刊作為民國左翼作家的創作陣地,刊登了不少他們撰寫的文學作品,宣傳民族革命的輿論,為研究民國時期的左翼文學提供了一些資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1] 
參考資料
  • 1.    夜鶯  .全國報刊索引[引用日期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