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夜行

(宋代晁衝之所作七言絕句)

鎖定
《夜行》是宋代詩人晁衝之創作一首七言絕句。詩起首兩句給人以無限的孤悽與失落感,後兩句捕捉行路時偶然所見,發表議論。詩中寫出自己的孤單與遲暮感,也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餘味。
作品名稱
《夜行》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出處
《晁具茨先生詩集》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作    者
 晁衝之

夜行作品原文

夜行
老去功名意轉疏,
獨騎瘦馬取長途。
孤村到曉猶燈火,
知有人家夜讀書。 [1]  [2] 

夜行註釋譯文

夜行詞句註釋

① 老去:猶言年老。
② 取:猶言在、着。 [1]  [2] 

夜行白話譯文

我已年齡老大,對功名利祿看得越來越淡薄;獨自一個,騎着匹瘦馬,奔波在漫漫長途。天快亮了,路邊孤獨的小村還有人家亮着燈火,我知道,是有人徹夜未眠,苦讀詩書。 [1] 

夜行作品鑑賞

一個老人,獨自騎着匹瘦馬,穿透濃重的夜幕,不緊不慢地走着。詩這起首兩句,就給人以無限的孤悽與失落感。“老去功名意轉疏”,飽含血淚,等於在説自己年輕時熱衷於功名,但馳騁文場,歲月消磨,一事無成,隨着年齡的增長,終於把名利心逐漸淡薄下來。這不是豁達話,而是無可奈何的呻吟,是鬱積不平的哭訴。下句的“瘦馬”,配合“老去”而設,襯托出自己的孤單與遲暮感。瘦馬走長途,增加了淒涼。晁衝之詩在哀老嘆病時,常以瘦馬與自己搭配在一起,如《道中》“羸病人騎瘦馬行”,就是如此。
下半段捕捉行路時偶然所見,發表議論。詩説自己黑夜中踽踽涼涼地走着,天漸向曉,路旁孤村的一户人家,仍然點着燈,在黑夜中格外醒目。於是詩人猜測,這一定是讀書人焚膏繼晷,徹夜未眠,苦讀詩書。五更燈火,也可能是村人早起,將有事於西疇,或束裝於遠道,詩人卻以“知有”二字領句,斷定是人在讀書,這是他在以己度人,直接照應首句。詩人年輕時,也正是為功名如此用功讀書。可如今年已垂老,功名無緣,落得騎匹瘦馬連夜趕路,他此時心中的感慨是不言而喻的了。如果説他真的如首句所言,對功名“意轉疏”,他定會以自己翻過筋斗來的經驗,對那讀書人表示同情,今日的我,也就是明天的他。如果詩人對功名的忘情只是憤疾的託詞,此時那讀書人就更加激起他的傷感。詩好在並沒有説出自己的感慨,而是剩下一大塊想象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揣測品味。 [1] 

夜行作者簡介

晁衝之(生卒年不詳),宋代江西派詩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濟州鉅野(今山東鉅野縣)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衝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説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早年師從陳師道紹聖(1094~1097)初,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十多年後回到汴京,當權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終生不戀功名,授承務郎。他同呂本中為知交,來往密切。他是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所列的26人之一。呂本中説他在“眾人方學山谷詩時”,“獨專學老杜詩”(《紫微詩話》)。其詩筆力雅健,劉克莊稱讚他“意度容闊,氣力寬餘,一洗詩人窮餓酸辛之態”,“南渡後放翁可以繼之”(《江西詩派小序》)。晁衝之在詞作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其作品流傳至今的有《晁具茨先生詩集》15卷,《海山仙館叢書》本,收入詩167首;近人趙萬里輯有《晁叔用詞》1卷,唐圭璋據以收入《全宋詞》。 [3-4] 
參考資料
  • 1.    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第169-170頁
  • 2.    夜行(宋·晁衝之)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4-10-17]
  • 3.    繆鉞等. 宋詩鑑賞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 1987.12(2012.7重印):第1474頁
  • 4.    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第3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