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羽實蕨

鎖定
多羽實蕨(Bolbitis angustipinna (Hayata) H. Ito)是實蕨科、實蕨屬土生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1.5米。根狀莖長約10釐米,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深棕色至近黑色。葉近生;不育葉葉柄禾稈色,不育葉橢圓形,一回羽狀;頂生羽片線狀披針形,近頂部常有一大芽胞,上部邊緣淺波狀,側生羽片互生,稍斜向上,線狀披針形,側脈明顯,近平展;小脈在羽軸兩側;葉堅草質,幹後灰綠色,兩面均光滑。葉片一回羽狀;羽片明顯狹縮,線形,孢子囊羣滿布能育羽片下面,有時羽軸兩側不育。
分佈於中國台灣、雲南 。也分佈於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緬甸、泰國、斯里蘭卡。 生長在海拔250-1500米的溝谷密林下石上。
多羽實蕨的有性世代、胚胎髮育模式有着系統學意義。具有科研價值。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多羽實蕨
拉丁學名
Bolbitis angustipinna (Hayata) H. Ito [6]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實蕨屬
多羽實蕨
命名者及年代
(Hayata) H. Ito,1938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多羽實蕨形態特徵

多羽實蕨
多羽實蕨(6張)
土生植物。 [2]  植株高1.2-1.5米。根狀莖長約10釐米,粗1-2釐米,有葉2-4行,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6毫米,深棕色至近黑色。葉近生;不育葉葉柄長40-60釐米,基部粗約8毫米,禾稈色,下面疏被鱗片;不育葉橢圓形,長60-80釐米,中部寬30-40釐米,一回羽狀;頂生羽片線狀披針形,長10-20釐米,寬約2釐米,近頂部常有一大芽胞,上部邊緣淺波狀,下部羽裂為不整齊的狹三角形裂片;側生羽片15-20對,互生,稍斜向上,間隔1-1. 5釐米,無柄或下部兩對有短柄,線狀披針形,長20-25釐米,寬2-2.5釐米,先端長尾狀,基部圓形,邊緣有淺圓齒,缺刻有尖刺;側脈明顯,近平展;小脈在羽軸兩側聯結成1行三角形的大網眼,其頂角之外偶有單一的小脈,在側脈間有3行四角形或六角形網眼,無內藏小脈,小脈在近葉緣處分離;葉堅草質,幹後灰綠色,兩面均光滑。能育葉葉柄長60-90釐米,葉片長80-90釐米,寬15-25釐米,一回羽狀;羽片明顯狹縮,線形,長8-12釐米,寬5-8毫米。孢子囊羣滿布能育羽片下面,有時羽軸兩側不育。 [3] 
孢子:多羽實蕨孢子棕褐色,赤道面觀近圓形,極面觀橢圓形,單裂縫,裂縫為孢子全長的1/2-2/3,孢子外壁紋飾為疣狀紋飾。未成熟的孢子顏色較淡,吸水膨脹後常將孢子外壁撐破,脱去外壁後的孢子內部可見大而明顯的黃色油滴。 [4]  [7] 

多羽實蕨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台灣(台中、南投、高雄、平東、台南)、雲南(西雙版納)。也分佈於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生長在海拔250-1500米的溝谷密林下石上。 [3] 

多羽實蕨生長習性

  1. 孢子萌發:孢子接種8-10天左右,萌發率達90%以上。孢子內葉綠體數量增多,體積增大,孢子呈深綠色的圓球形。接種14天左右,從單裂縫處伸出一條無色透明的初生假根,標誌着孢子開始萌發,初生的假根直徑約為12微米。繼續培養1-2天,初生假根的直徑約15微米,基部明顯膨大。培養14天左右,孢子進行第一次橫分裂,產生一個半球形的原葉體母細胞和一個近球形的基原細胞。有些孢子分裂後產生的兩個細胞界限不明顯,相接處的細胞壁無明顯的凹陷;有些孢子分裂後產生的兩個細胞的界限明顯,相接處的細胞壁略向下凹陷。多羽實蕨孢子的萌發方式為書帶蕨型。原葉體母細胞與假根呈明顯的90°角,並且孢子壁宿留。少數孢子(約5%)萌發後,原葉體母細胞與假根呈45°角;還有(約2%)些原葉體母細胞與假根呈135°角。
  2. 原絲體:孢子接種後18天左右,原葉體母細胞連續橫向分裂,發育成原絲體。此時,基原細胞呈球形,原絲體細胞呈長圓形,細胞相接處略向內凹陷,細胞內的葉綠體呈鮮綠色且均勻地分佈在細胞中。有些原絲體頂端細胞內葉綠體分佈於細胞的先端,而其他細胞內的葉綠體分佈較均勻。當絲狀體發育到3-5個細胞時,形態上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有的頂端細胞生長方向發生扭曲;與基原細胞相連的原絲體細胞生長方向也發生扭曲;有的原絲體頂端細胞的生長方向與其他細胞形成約90°角。90%的多羽實蕨原絲體發育到3細胞時,在基原細胞處會萌發出第二條假根;有的原絲體的兩條假根着生在基原細胞的兩側,相對生長形成180°角;有時兩條假根着生在基原細胞的頂部,同向生長。
  3. 片狀體:孢子接種後28天左右,絲狀體由原來的一維生長轉為二維生長,開始片狀體的發育。片狀體基部細胞較大,呈規則的桶形,片狀體的先端細胞明顯小於基部細胞,形狀不規則。此後,左右兩側細胞由於分裂次數的不同,位於一側上方的子細胞橫分裂後產生一個楔形細胞。片狀體的先端細胞分裂速度不斷加快,此時先端細胞與片狀體其它細胞相比,體積更小,形狀不規則。隨着發育的進行片狀體呈倒三角形,假根數量逐漸增多。楔形細胞經過多次分裂後,形成最初的生長點,生長點處細胞體積較小,外側細胞體積逐漸增大,基部細胞大約為生長點處細胞體積的5-10倍。
  4. 原葉體:孢子接種40天左右,片狀體進入幼原葉體階段。幼原葉體形成初期,基部寬度約是頂端寬度的二分之一,生長點略向下凹陷,假根着生的位置由原葉體基部擴展至中部,原葉體細胞形狀大多為六邊形。隨着發育的進行,生長點處的細胞分裂日益旺盛,先端明顯比基部寬闊,生長點偏生,生長點處細胞小而排列緊密,生長點附近始有少量毛狀體分佈。孢子接種46天左右,幼原葉體的細胞數量發育至120個左右,呈狹長的心形,生長點凹陷逐漸變深,毛狀體數量增多。隨着原葉體兩翼的發育,生長點位置逐漸居中,兩翼片內側邊緣在生長點上方形成“V”形開口。孢子接種45天左右,原葉體基部略尖,呈狹長對稱的心形,長為寬的1.5倍,生長點凹陷很深,約為整個配子體長度的四分之一,翼緣細胞呈規則的四邊形,配子體中下部分佈着幾十條假根。孢子接種52天左右原葉體發育成熟,此時原葉體基部極尖,生長點加深,兩翼大而對稱並斜向上生長,配子體呈闊心形,毛狀體數量明顯增多,分佈於生長點及翼緣,原葉體腹面和基部着生百餘條假根。
  5. 生長點:在片狀體階段,楔形的頂端細胞經過多次分裂,形成最初的生長點。隨着配子體的發育,生長點位置逐漸調至中央,生長點細胞體積較小,約為配子體體細胞的1/3-1/4。片狀體發育後期,生長點的位置趨於穩定,內陷逐漸加深。翼細胞分裂速度不斷加快,兩翼逐漸向斜上方伸展,使生長點上方的開度逐漸增大,生長點細胞變得更小,上方兩翼內側細胞向外突起,產生毛狀體。隨着配子體不斷髮育成熟,生長點凹陷更深,細胞體積更小,兩翼開度變小,兩翼內側分佈的毛狀體增多。雌配子體發育成熟後,生長點下方的中肋區域加厚,併產生大量的頸卵器,兩翼也在生長點上方逐漸靠近,直至重疊。
  6. 邊緣細胞:多羽實蕨配子體發育的不同階段,邊緣細胞形態有較大的差異,幼原葉體邊緣細胞呈規則的長方形,細胞大小几乎相等,細胞分裂列明顯,葉綠體均勻分佈在細胞中。有些翼緣細胞相鄰細胞壁一起向外突起,或單個向內凹陷。個別翼緣細胞的外壁向外突起,突起逐漸發育成毛狀體,毛狀體形成初期,與翼緣細胞相通。片狀體階段,部分邊緣細胞的外壁向外形成較大的突起,突出於其它邊緣細胞。這些突起細胞的相鄰細胞壁又向內凹陷,突起細胞中的葉綠體多分佈於相鄰細胞壁附近。成熟配子體兩翼上緣細胞形態較規則,多呈長方形,排列整齊,邊緣平滑狀。部分成熟配子體邊緣有較小的缺刻,使翼緣有明顯的波狀起伏個別成熟配子體基部的邊緣細胞,有時向內凹陷很深。
  7. 毛狀體:多羽實蕨的毛狀體在幼原葉體時期開始出現,最初的毛狀體是由幼原葉體先端細胞向外突起產生,多分佈在初生生長點附近,毛狀體內部有葉綠體存在,葉綠體的形態、大小、色澤與產生毛狀體的細胞內的葉綠體無明顯差異。毛狀體就其形狀而言,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長棒狀的毛狀體和乳頭狀的毛狀體。未成熟的毛狀體內部具大量的葉綠體,基部與頂端直徑相近,約15微米,高約30微米。隨着毛狀體發育逐漸成熟後,毛狀體內部的葉綠體逐漸消融,直至消失。部分毛狀體成熟後,在其頂部出現透明的圓球狀物質;少數毛狀體,在其頂端附近產生橫隔,將毛狀體分成上下兩個不等的空腔。 [4] 

多羽實蕨主要價值

多羽實蕨在有性世代、胚胎髮育的模式具有系統學意義。配子體相對於孢子體而言,個體較小,結構簡單。配子體的發育過程又是獨立而連續的,是整個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不論從個體發育的角度,還是整個系統的演化,配子體發育都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4] 

多羽實蕨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