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果省藤

鎖定
多果省藤(Calamus walkeri Hance)是棕櫚科省藤屬植物,援藤本中等大小。葉羽狀全裂,長1-1.3米,頂端不具纖鞭;羽片多數,等距排列,綠色,兩面同色,劍形,長38(-50)釐米,寬2.5 釐米,頂端的羽片較短,基部漸狹,向頂部漸尖為鑽狀的帶剛毛的頂尖,近頂部邊緣淺鋸齒狀,有3條明顯的葉脈,上面被長剛毛,背面通常無毛,其餘葉脈細,稍明顯,無毛,邊緣疏被緊貼的微刺,稍變厚,橫脈擁擠,稍明顯;中部以上葉軸三稜狀,背面沿中央具稍粗壯的直或稍彎的有時是外折的帶黑尖的長達2釐米的刺;葉柄及葉鞘未見。
中文名
多果省藤
拉丁學名
Calamus walkeri Hance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棕櫚目
棕櫚科
省藤屬
多果省藤
分佈區域
中國海南,越南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多果省藤形態特徵

多果省藤 多果省藤
攀援藤本中等大小。葉羽狀全裂,長1-1.3米,頂端不具纖鞭;羽片多數,等距排列,黃綠色,兩面同色,劍形,長38(-50)釐米,寬2.5 釐米,頂端的羽片較短,基部漸狹,向頂部漸尖為鑽狀的帶剛毛的頂尖,近頂部邊緣淺鋸齒狀,有3條明顯的葉脈,上面被長剛毛,背面通常無毛,其餘葉脈細,稍明顯,無毛,邊緣疏被緊貼的微刺,稍變厚,橫脈擁擠,稍明顯;中部以上葉軸三稜狀,背面沿中央具稍粗壯的直或稍彎的有時是外折的帶黑尖的長達2釐米的刺;葉柄及葉鞘未見。雄花序未見;雌花序二回分枝,頂端具纖鞭;一級佛焰苞部的具急尖的2個龍骨突起,基部具不整齊的刺;上部的佛焰苞多少具極斜截狀,在開口處一側延伸為一個剛毛畫筆尖;分枝花序少數(2-4個),直立,尖塔形,長約20釐米,每側有18-20個或更多的小穗狀花序;二級佛焰苞為短圓筒狀、開口截平,一側延伸為剛毛狀的尖;小穗狀花序剛好着生於各自佛焰苞口之上,水平,微弓形;最大的小穗狀花序長6-7釐米,每側有15-16朵或稍多的花,上部的小穗狀花序明顯變短;花以45度的角度着生。果實小,卵球形,長12毫米,具細尖的喙,鱗片18縱列,淺黃色,中央無溝槽,具暗色的狹邊。種子扁,背面有粗糙的波狀溝,合點孔穴不明顯,胚乳均勻,胚基生。果期春季。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誌 第13(1)卷 )

多果省藤分佈範圍

產海南南部及中部。模式標本採自中國南部(具體地點不詳)。越南亦產。 [1] 

多果省藤主要價值

藤莖可供編織。

多果省藤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易危(VU)。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