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

鎖定
《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是2003年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國華。 [1]  本書通過對中國和世界外債的歷史回顧、現實分析與實證研究,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資本債務理論,借鑑西方經濟學的有關論述,對外債的本質、外債的兩重性和外債與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密切關係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揭示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兩重性作用。
書    名
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
作    者
王國華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年1月1日
頁    數
459 頁
定    價
29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750583318

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內容提要

這種兩重性突出表現在:一方面外債可以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引擎,通過外債引進資金、技術,發揮外債的積極效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進步,實現社會現代化和國家富強。另一方面外債又是資本逐利、強權政治的工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桎梏。
同時,本書還論證了外債可以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條件和手段,外債對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能起到或促進推動或阻礙破壞兩重作用。外債對社會經濟發展起作用的大小及方向,取決於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對外債的有效管理是關鍵因素。

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作者簡介

王國華,1966年10月出生於湖北應城市。1983-1990年先後在華中師範大學和浙江大學學習,分別獲得歷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0年在財政部科學研究所畢業,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赴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經濟系做博士後研究。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碩士生導師。
1991年以來,在《光明日報》理論版、《新華文摘》、《財政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國行政管理》、《江漢論壇》等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撰寫和參與撰寫出版了《清代外債史論》、《邁向新世紀的經濟與財政》、《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等5種專著。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財政和公共政策,公共籌資與政府支出分析,財經史。

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外債的產生及其本質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狀衝況和基礎準備
第四節 指導思想、論文思路與目標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關於資本、信用及外債的理論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關於信用、資本和外債的理論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理論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關於暴力和惡的歷史作用及外債的本質和兩重性的論述
第四節 列寧關於壟斷資本主義、金融資本、資本輸出等的論述
第三章 西方經濟學關於資本、債務和經濟發展的有關論述
第一節 古典經濟學關於國家職能、財政和國債的論述
第二節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有關論述
第三節 西方經濟學對外債兩面性的認識
第二篇 中國近代外債與社會經濟發展
第四章 中國近代外債的產生
第一節 清代從康乾盛世到嘉道中落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中國近代從無債到有債的歷史考察
第三節 中國近代外債的基本概況
第五章 清末外債與甲午戰爭後的政治經濟
第一節 中日甲午戰爭戰費借款與賠款借款
第二節 八國聯軍入侵與庚子賠款及其轉化
第三節 庚子賠款的退還及其與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
第六章 北洋政府時期的外債及其二重性
第七章 外債與國民政府時期的社會經濟和抗日戰爭
第三篇 外債與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
第八章 中國近代鐵路外債、鐵路建設與社會經濟
第九章 外債與中國近代電訊業發展
第十章 外債與漢冶萍公司的命運
第四篇 外債與當代中國和世界經濟
第十一章 20世紀50年代中國外債與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第十二章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與外資外債
第十三章 外債與當代世界經濟
第五篇 總結與前瞻
第十四章 外債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及資本外債的兩重性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