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來種

鎖定
外來種 [1]  是同原產地土著種相對的術語。是指從原產地因偶然傳入或有意引入到新地區並定殖的生物種,是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佈範圍及擴散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在自然分佈範圍之外,在沒有直接或間接引入或人類照顧之下,這些物種不能存活。也可以泛指非本土原產的各種外域物種。
中文名
外來種
外文名
exoticspecies
性    質
術語
領    域
生物
特    點
沒有天敵
學    科
環境科學

外來種定義

外來種是生活在非原生地的物種。一般指從外地引入的生物種。與本地種相對。多數是以工業或觀賞為目的而引進的種和混入物資中偶然引進的種。人為活動的頻繁為這些生命力強、適應性廣的外來種的侵人提供了條件,外來種的比率可以用來判斷人為活動對環境影響的程度。外來種引入後廣泛分佈,繼續繁殖的生物稱為歸化生物 [1] 

外來種外來種生物

葡萄根瘤蚜在世界九大洲都有分佈,但對原產地北美東部則屬外來種。而蘋果棉蚜與水道幹尖線蟲是由日本傳入我國的的外來種。許多雜草如加拿大飛蓬、一年蓬等,以及作為牧草、蔬菜、藥用或觀賞等有意識引進的如苜蓿、馬鈴薯、番茄、穿心蓮、等都是外來種。隨着人為活動的頻繁,為一些生命力強、適應性廣的外來種的侵入提供了條件,所以外來種的比率可以判斷人為活動對環境影響的標誌,特別是環境污染的影響。

外來種歸化植物

歸化植物是指本地原本沒有,從外地傳入或侵入的植物。又稱“馴化植物”、“遷居植物”、“外來植物”。根據途徑不同,可分為自然歸化植物、人為歸化植物和史前歸化植物三類。歸化植物總是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有用植物的引種完全是人類經濟和生活的需要;有些則是乘人為活動之便隨機引入的。在環境污染的作用下,歸化植物可迅速發展起來,代替原來的植物區系。

外來種外來入侵物種

自然界中的物種總是處在不斷遷移、擴散的動態中。而人類活動的頻繁又進一步加劇了物種的擴散,使得許多生物得以突破地理隔絕,拓展至其他環境當中。對於此類原來在當地沒有自然分佈,因為遷移擴散、人為活動等因素出現在其自然分佈範圍之外的物種,統稱為外來種。在外來種中,一部分物種是因為其用途,被人類有意地將其從一個地方引進到另外一個地方,這些物種被稱為引入種,如加州蜜李、美國櫻桃、野生大豆等。這些物種大多需要在人為照管下才能生存,對環境並沒有危害。
然而,在外來種(包括引入種)中,也有一些在移入後逸散到環境中成為野生狀態。若新環境沒有天敵的控制,加上旺盛的繁殖力和強大的競爭力,外來種就會變成入侵者,排擠環境中的原生種,破壞當地生態平衡,甚至造成對人類經濟的危害性影響。此類外來種則通稱為入侵種,如紅火蟻、福壽螺、布袋蓮、非洲大蝸牛、巴西龜、松材線蟲 [1] 
人類對海洋的開發活動,如漁業捕撈、水產養殖、水生生物貿易、科學研究、開闢航道和船舶運輸等,可能有意或無意引入該區域歷史上並未岀現過的新物種。這些物種被稱為外來物種,倘若當地環境適於其生存和繁衍,外來物種種羣數量增加,分佈區逐漸擴大,就構成了生態入侵 [2] 

外來種外來種危機

外來種的入侵是淡水魚類消失的另一個因素,只是較少被注意到。美國漁業學會(AFS)指出,北美68%的案例中,外來種皆被列為影響因子之一 [3]  。外來種可能會捕食原生魚種、與他們搶奪食物和繁殖區,破壞食物鏈,甚至引入新的疾病。外來種入侵是全球性的問題,這是由於水產養殖業、航運與貿易的成長。外來種侵略的問題在各種環境中都持續惡化,特別在水域環境中更為嚴重。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引進。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委員會《環境科學》委員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 環境科學[M].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2.
  • 2.    李永祺主編;鄒景忠,黃良民,王斌,唐學璽副主編,中國區域海洋學 海洋環境生態學=REGIONAL OCEANOGRAPHY OF CHINA SEAS MARINE ENVIRONMENTAL ECOLOGY,海洋出版社,2012.
  • 3.    王成孝,王志明編著. 水的困擾 2[M].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