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拿大飛蓬

鎖定
加拿大飛蓬(學名:小蓬草,拉丁學名: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為菊科白酒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50-100釐米或更高。葉密集,基部葉花期常枯萎,下部葉倒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小,徑3-4毫米,排列成頂生多分枝的大圓錐花序。原產北美洲,現在各地廣泛分佈。
別    名
加拿大飛蓬、飛蓬、小飛蓬
中文學名
小蓬草
拉丁學名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二名法
Conyza canadens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桔梗目 Campanulales
菊科 Compositae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紫菀族 Trib. Astereae
白酒草屬 Conyza
小蓬草
分佈區域
原產北美洲,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佈。

加拿大飛蓬形態特徵

植株
一年生草本,根紡錘狀,具纖維狀根。 [1-2] 
莖直立,高50-100釐米或更高,圓柱狀,多少具稜,有條紋,被疏長硬毛,上部多分枝。 [1-2] 
葉密集,基部葉花期常枯萎,下部葉倒披針形,長6-10釐米,寬1-1.5釐米,頂端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具疏鋸齒或全緣,中部和上部葉較小,線狀披針形或線形,近無柄或無柄,全緣或少有具1-2個齒,兩面或僅上面被疏短毛邊緣常被上彎的硬緣毛。 [1-2] 
頭狀花序多數,小,徑3-4毫米,排列成頂生多分枝的大圓錐花序;花序梗細,長5-10毫米,總苞近圓柱狀,長2.5-4毫米;總苞片2-3層,淡綠色,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頂端漸尖,外層約短於內層之半背面被疏毛,內層長3-3.5毫米,寬約0.3毫米,邊緣幹膜質,無毛;花托平,徑2-2.5毫米,具不明顯的突起;雌花多數,舌狀,白色,長2.5-3.5毫米,舌片小,稍超出花盤,線形,頂端具2個鈍小齒;兩性花淡黃色,花冠管狀,長2.5-3毫米,上端具4或5個齒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瘦果線狀披針形,長1.2-1.5毫米稍扁壓,被貼微毛;冠毛污白色,1層,糙毛狀,長2.5-3毫米。花期5-9月。 [1-2] 

加拿大飛蓬分佈範圍

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佈。原產北美洲,現在各地廣泛分佈。常生長於曠野、荒地、田邊和路旁,為一種常見的雜草。 [1] 

加拿大飛蓬主要價值

嫩莖、葉可作豬飼料;全草入藥消炎止血、祛風濕,治血尿、水腫、肝炎、膽囊炎、小兒頭瘡等症。據國外文獻記載,北美洲用作治痢疾、腹瀉、創傷以及驅蠕蟲;中部歐洲,常用新鮮的植株作止血藥,但其液汁和搗碎的葉有刺激皮膚的作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