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訓誠

鎖定
夏訓誠(1934年-2022年5月16日) [2]  ,男,江蘇省高郵市臨澤鎮人,195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中國著名沙漠地貌學家,新疆沙漠及防沙治沙研究的奠基人,國際乾旱區地理環境著名學者,曾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探險學會第一屆理事,第二、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理事,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破解羅布泊之謎科學家,歷任天山托木爾峯登山考察隊負責人,新疆羅布泊綜合考察隊隊長,蘭州冰川凍土沙漠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沙漠調查和地質學考察工作,編著有《羅布泊科學考察與研究》《神秘的羅布泊》《新疆沙漠和改造利用》等。 [2]  曾獲2002年7月中組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聯合頒發的“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等榮譽稱號。
2022年5月16日,夏訓誠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8歲。 [2] 
中文名
夏訓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高郵臨澤鎮
出生日期
1934年
逝世日期
2022年5月16日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科學家
主要成就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夏訓誠人物經歷

夏訓誠是國內外著名的生態環境研究專家。1957年在南京大學地理系畢業後,先後在新疆蘭州工作。紮根祖國西部邊疆,從事生態環境研究,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曾經17次在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考察,揭開了羅布泊神秘的面紗。他和他的同事們創立了中國的羅布泊學説,打破了若干年來中國的羅布泊由外國人來研究的格局,糾正了外國學者的錯誤理論。他跑遍了新疆全區的84個市、縣,對新疆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人文狀況都有深刻的瞭解,特別是對全區的沙漠治理與研究,見解獨到,享譽中外。

夏訓誠征戰邊疆

夏訓誠(左二)與日本友人交流 夏訓誠(左二)與日本友人交流
1934年3月29日,夏訓誠出生在江蘇省高郵臨澤鎮。他的父親夏紹簫,讀過幾年私塾,開了一爿竹器店,生了6個子女,日子並不寬裕。夏訓誠的外祖母胡氏,識字,信天主教,知書達禮,她非常希望她的外孫、外孫女讀書成才。她有個樸素的想法,多讀書起碼免受他人欺負,進而振興門庭,報效國家。夏訓誠是長孫,備受外祖母喜愛。他在臨澤小學讀了5年,一直成績優異。1947年,夏紹簫將竹器店遷到高郵城。夏訓誠小學未畢業就考取了高郵城的一所職業中學,後來到揚州、南京讀完初中,不久又回到揚州,在揚州中學高中畢業。揚州中學羣英薈萃,彙集了一批專家、學者型的教師,其中就有地理教師尹立鈞,夏訓誠對地理學科產生了濃厚興趣。高中畢業時,夏訓誠如願以償地考取了南京大學地理系。在南大的4年,夏訓誠學習異常勤奮,他選擇了自然地理專業,導師是系主任任美鍔教授。任美鍔教授是國內外知名的地理學家、地貌專家(後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他的為人、治學與成就給夏訓誠以深遠的影響。大學畢業後,夏訓誠被分到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夏訓誠生活照  夏訓誠生活照
1958年,新疆分院剛剛成立,就接到一個任務,要花近3年時間調查、瞭解、摸清全區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動植物分佈等狀況,為開發新疆提供可靠、有效的資料依據。於是,新疆分院成立了一支綜合考察隊,下設地貌、農業、水文、土壤、動物、植物等小組。夏訓誠參加了地貌組,組長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周廷儒,蘇聯沙漠專家費道諾維奇任顧問。1959年夏訓誠第一次到了羅布泊。夏訓誠大部分時間在野外工作,考察隊的生活很艱苦,但考察時收穫頗豐的喜悦以及新疆美麗壯觀的大自然風光、獨特的民俗風情,使夏訓誠身在苦中不覺苦。通過這次考察,他掌握了全新疆有關地貌方面的大量資料、數據,他的精神、毅力、體能等方面得到了較長時間的、全方位的鍛鍊。

夏訓誠初探羅布泊

1979年10月,日本提出與中國合作拍攝關於絲綢之路的電視片,指定要到羅布泊,而中央電視台對日本攝製組擬行的路線情況還未了解、掌握,於是向國家提出申請作預備考察,國務院同意了這一要求。新疆考古所副所長穆舜英聘請夏訓誠任顧問。同時也邀請了正在新疆的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彭加木一起加入考察行列。當時他倆都發現,絕大部分有關羅布泊的書籍資料都是外國人寫的。

夏訓誠尋找彭加木

彭加木與夏訓誠回到烏魯木齊,第一件事就是向新疆分院院長、書記哈琳報告他們組建中科院羅布泊考察隊的設想。哈琳當即拍板,決定向中科院、中央軍委報告(因羅布泊是核試驗區)。1980年3月,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羅布泊考察隊成立,彭加木任隊長,夏訓誠任副隊長,有水文地質、地貌、土壤、植物、動物、化學及歷史地理等專業人員參加。夏訓誠協助彭加木為考察羅布泊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就在這時,中科院派夏訓誠參加在美國召開的一次治沙會議。

夏訓誠羅布泊

1981年4月至6月,中科院新疆分院又組織一支20多人的考察隊去羅布泊,夏訓誠仍任隊長。這次考察以科學研究為主,當然還是不放棄尋找彭加木的機會。夏訓誠再一次縱穿羅布泊湖盆,第一次在湖盆中心進行鑽探和湖底地形剖面測量,採集水樣、岩心數百個,植物標本120號,收集歷史遺物30多件,同時對塔里木河下游和孔雀河下游進行了綜合考察,考察面積2萬平方公里。這是羅布泊考察史上時間最長、範圍最廣、內容最豐富的一次,也是吃苦最多的一次。夏訓誠就更忙、更苦了。白天,他以身作則,難事、苦事搶在先;晚上還要商量工作、佈置任務,每天他都是最後一個休息。
夏訓誠(左)與107歲的熱合曼交談 夏訓誠(左)與107歲的熱合曼交談
夏訓誠在幾次深入羅布泊考察中,善於實踐,善於思考,善於集中同事們的智慧,在不少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新的理念,為創立中國的羅布泊學説作出了重大貢獻。羅布泊並非“遊移湖”,也非“交替湖”。對於羅布泊的形成,眾説紛紜,懸而未決。夏訓誠研究了羅布泊的歷史。夏訓誠還揭開了羅布泊“大耳朵”之謎:羅布泊的乾涸是在1972年美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衞星照片上反映出來的。在這張從900公里高空拍攝的照片上,乾涸的羅布泊非常像人耳朵的形狀,而且由數道明暗相間的線條構成。這“大耳朵”在哪裏?大耳朵是什麼?當時曾引起廣泛爭論。一般認為,“大耳朵”是羅布泊的環形湖堤或者是湖岸階地。夏訓誠通過實地考察和分析,認為“大耳朵”是乾涸了的羅布泊湖盆,是羅布泊在不同滯水期積聚的湖濱鹽殼在太陽光照射下的不同色彩輪廓,它真實地記錄了羅布泊從湖水蕩蕩到乾涸的演變過程。淺色的耳輪線是一種厚層的龜裂狀鹽殼,極其堅硬。灰白色是表層鹽殼與泥沙的膠結體。色調較暗的是比較鬆軟的鹽殼,可以留下人行的腳印。表層鹽殼鬆脆,呈青灰色,下面是灰藍或灰黑色的淤泥層。厚層龜裂狀鹽殼,顏色灰白,表面光滑,光譜反射能力強,在衞星照片上色調較淺。薄層龜裂狀鹽殼,表層疏鬆、粗糙,地面呈灰色,光譜吸收性強,衞星照片上色調較暗。美國的有關科研機構只是發現“大耳朵”之謎,他們的所謂解謎只是一種猜測,而真正的解謎者卻是中國的專家、學者。
夏訓誠關於羅布泊地區研究的又一成就是對雅丹地貌成因的新解。“雅丹”是維吾爾語“雅爾當”的變音,意即陡崖,或險峻的土丘。羅布泊地區分佈着大約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關於雅丹地貌,在1000多年前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了。對雅丹地貌的成因,瑞典人斯文·赫定認為主要是風的作用。中國地理學家陳宗器則按其高度分為較古和較淺兩種,他認為雅丹地貌的形成與烈風侵蝕和流行之風向有關。陳宗器開創了中國人研究雅丹之新紀元。夏訓誠多次深入雅丹地貌地區,結合航測圖片分析認為,雅丹地貌的形成是在土狀沉積物基礎上,經過外營力作用長期塑造的結果。外營力是什麼呢?過去都以為是風的吹蝕作用,夏訓誠發現周圍山區陣發性暴雨和洪水的沖刷對雅丹地貌的形成也是重要的外營力。他將雅丹地貌的成因歸納為三種類型:以風的吹蝕作用為主;以流水的侵蝕作用為主;在流水作用基礎上,再經風蝕作用。夏訓誠在考察雅丹地貌時,同時也在欣賞着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阿奇克谷地“風蘑菇”是風蝕作用的典型,“大蘑菇”頂,栗色,下為白色,旁邊有若干“小蘑菇”。還有單體的飛來石,如同維吾爾少女翩翩起舞。三隴沙一帶的山石,猶如千萬艘艦艇列隊齊發,很是壯觀,那是洪水沖蝕的結果。夏訓誠在這樣的雅丹地貌上行走,他認真統計過,行走10公里,要繞180個彎。白龍堆一帶的雅丹,如同一條條大小不一的白龍,那是水風共蝕的產物。還有的像一羣奇異的怪獸相互角鬥;有的簡直像一座城市;有的像英勇的衞士昂首挺胸,真是千姿百態,造化神奇,令人驚歎。
關於塔里木盆地環境變化和氣候變遷問題,在二十世紀初有過熱烈的爭論。二十世紀50年代,蘇聯地質學家B·M·西尼村到羅布泊考察後,提出塔里木盆地日益變乾的論點,在學術界影響很大。夏訓誠從羅布泊的乾屍、古墓隨葬物、現代植物和古代植物的一致性、石膏和水溶鹽澱積物廣泛分佈等事實,證明近4000年來塔里木盆地的氣候一直如此乾旱,決不是持續變幹。羅布泊地區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並非氣候日益變幹引起的,而是人們的經濟活動影響到水體在地區重新分配的結果。夏訓誠的這一研究成果,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對開發塔里木盆地、開發西部地區具有重要意義。這是關係到該地區發展前途和命運的重大課題,將使人們擺脱“氣候危機”的束縛,增強改造自然、開發好大西北的信心和決心。
夏訓誠還揭示了羅布泊地區的氣候特徵和氣候規律,填補了中國的氣候方面的空白,而且對南疆綠洲的發展和利用、沙漠的遷徙、水分的蓄存、生態平衡等,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夏訓誠克服重重困難到達了羅布泊西北岸的樓蘭古城。這座古城位於密集的雅丹地形之中,呈不規則的方形,有城牆、城門、佛塔、烽火台、“三間房”的古衙門、穿城而過的古渠道以及大量的陶片、殘破的石磨、木柄、錢幣、漢文木簡等珍貴文物。夏訓誠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和自然條件變化的綜合反映,而水源斷絕、自然環境的惡化是其一個重要方面。
1980年至1981年夏訓誠組織的對羅布泊的考察是考察史上時間最長、考察面積最廣、研究內容最豐富的綜合性科學考察,獲取了大量的實物和資料。1985年出版的由夏訓誠任主編的中英文對照的精美畫冊《神秘的羅布泊》,圖文並茂地再現了羅布泊地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夏訓誠於1987年出版的專輯《羅布泊科學考察與研究》,共有33篇論文,是中國科學工作者對羅布泊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探討和總結。1986年,夏訓誠訪問日本,將《神秘的羅布泊》畫冊送給日本沙漠學會會長、東京大學教授小堀巖先生,他非常高興並撰文評論:從此中國人在羅布泊有了發言權了,而且對一些重大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作出了科學的澄清和闡釋。

夏訓誠治理沙漠

夏訓誠在新疆的40多年中,較長的時間是與沙漠、戈壁、沙塵暴打交道。新疆的沙漠、戈壁總面積達71.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沙漠、戈壁總面積的55.6%。全國面積在1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十大沙漠中,新疆就佔3個。夏訓誠幾乎踏遍了新疆所有的大小沙漠和零星沙漠,並進行了長期、認真的研究和治理。
夏訓誠密切關注着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的問題。夏訓誠研究土地沙漠化的成因、過程、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他認為一定要全面規劃、合理安排塔里木河上、中、下游農林牧業用水,保護和擴大植被。他總結了羣眾造林固沙的經驗,區別戈壁地、風蝕地、流沙地等不同情況造林。夏訓誠防治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的研究成果,在新疆以及沙漠地區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夏訓誠防治沙塵暴

1992年1月,夏訓誠接到中科院領導通知,將他調往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任所長、黨委書記。1993年5月5日,夏訓誠在蘭州遇到了特大沙塵暴。1993年5月5日強沙塵暴所造成的災害,引起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救災、恢復災區生活生產,積極開展防災、抗災、救災的宣傳教育,有效地提高全民救災意識,增強抗災能力。中國科學院下達了院長基金項目“中國西北地區的沙塵暴及防治”給蘭州沙漠研究所,2年內完成。夏訓誠與楊根生負責這一項目的實施,組織了全所的十幾人參加。他們借鑑了前人研究成果和國際研究成果,然而直到當時為止,全世界科學界對沙塵暴的形成過程、週期性、規模以及對大氣、生態環境的影響、災害程度的評估等方面還研究得很不夠。夏訓誠赴野外實地考察、觀測,運用雷達激光以及遙感信息技術,室內實驗分析,弄清了我國西北地區沙塵暴的時空分佈、危害及其趨勢,科學地分析了沙塵暴的形成因素、起沙降塵特徵,根據不同地區的天氣、地形等特徵提出了不同的防災減災對策,特別是制訂了沙塵暴災害環境動態監測與預警系統,開創了沙塵暴防治的新局面。夏訓誠等經過兩年的努力,圓滿地交了答卷,由其所著《中國西北地區沙塵暴災害及防治》一書,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3年,夏訓誠在烏魯木齊主持召開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國際科學大會,國務委員宋健到會致開幕詞。世界各國研究沙漠的精英匯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很多國家的專家對中國的治沙、防止沙漠化等方面的成就表示讚賞。會後,夏訓誠組織與會者撰寫的10本著作,已陸續出版。

夏訓誠羅布泊考察

1994年,夏訓誠成為中科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博士生導師。1997年,夏訓誠回到烏魯木齊,但還常要到蘭州給博士生上課。2000年9月,朱榕基總理視察新疆,指示要爭取將塔里木河下游恢復原樣,開發利用羅布泊。
2000年12月,中科院與中央電視台聯合組成了塔里木河下游科學考察隊,夏訓誠任隊長,有生態、水文、地質、考古等方面的專家參加。此次目的是遵照朱榕基總理指示要弄清塔里木河下游生態惡化的原因與癥結,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理,搞好其沿岸的開發與利用。1月份的羅布泊氣温在零下二三十度,其寒冷讓人難以忍受。儘管如此,夏訓誠認為,這次考察是他個人在羅布泊考察史上條件最好的一次。考察隊乘的新型吉普車可以翻越小沙丘;車輪倘被刺壞,能立即自動充氣,可以日行數百公里。這次考察,首次用熱氣球升空技術航拍,拍下了米蘭古城、太陽墓地、白龍堆、雅丹地貌等重要歷史遺蹟和重要人文景觀。考察結束後,夏訓誠深切地感到,要認真總結過去開發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使西部大開發必須沿着科學、合理、有序的軌道前進。中科院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一個塔里木河下游的綜合治理計劃上報國務院。3月,國務院批准了這一計劃,並已列入國家“十五”規劃。

夏訓誠人物逝世

2022年5月16日,中國科學探險學會第一屆理事,第二、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理事,我國著名沙漠地貌學家,新疆沙漠及防沙治沙研究的奠基人,國際乾旱區地理環境著名學者,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夏訓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8歲。 [1-2] 

夏訓誠主要成就

其專著有《神秘的羅布泊》、《馬裏沙漠考察與防治》、《與彭加木同行》、《中國的西北地區沙塵暴及防治》、《羅布泊科學考察與研究》、《塔克拉瑪干沙漠系列專著》、《神奇的塔克拉瑪干》、《新疆沙漠化與風沙災害治理》等15種,論文百餘篇。他先後訪問過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以色列、馬裏等國,主持了“中日闡明沙漠化機理合作研究”、“塔克拉瑪干國際科學大會”等國際會議項目和國際大會。
據“新疆科技信息網”資料,夏訓誠主持和參與主持重要科研項目10餘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大會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其它省、部級二等獎4項。出版專著共15部,發表論文近百篇。曾獲中科院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