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日山中

鎖定
《夏日山中》是唐代詩人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借夏天炎日的環境和詩人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消閒狀態,來表達詩人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浪漫主義心懷,頗有魏晉風度。筆法貼切,情景真實。
作品名稱
夏日山中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夏日山中作品原文

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1] 

夏日山中註釋譯文

夏日山中詞句註釋

⑴白羽扇:白色羽毛作的扇子,一般是用白色鵝毛作的。
⑵裸袒:脱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指詩人在山中的樹林裏脱去頭巾,不拘禮法的形態。青林:指山中的樹林。
⑶巾:巾幘。漢以後通行以幅巾裹發,稱巾幘。
⑷露頂:露出頭頂。松風:松樹間吹過的涼風。 [1]  [2-4] 

夏日山中白話譯文

我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披散衣服呆坐蒼翠樹林中。
將解下的頭巾掛在石壁上,讓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5] 

夏日山中創作背景

此詩所作時間、地點無考。一説作於開元間隱居安陸時,一説作於至德元載(756)六月隱居廬山時,皆無據。 [6] 

夏日山中作品鑑賞

夏日山中整體賞析

這首詩借夏天炎日的環境,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消閒狀態,來表達詩人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浪漫主義心懷。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因為山林中過往的人煙稀少,詩人敢於脱去頭巾,表現出悠然自得,不拘禮法的形象。句中通過“懶”、“裸”,突出了詩人在山中夏日乘涼的悠鬧情趣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夏日消閒圖畫。
“脱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人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多麼涼爽宜人。袒胸露頂,棲身林下,大有解除塵累,反歸自然的情趣。通過“脱”、“露”,來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嚮往自然的心情。“任”體現了詩人豪放不羈,任憑山風從頭上吹過,表現出一種豁達、爽快的感覺。
詩僅四句,描寫的場景也不大,但卻極真實、極貼切地將夏日的山中和山中的夏日絲毫無隱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將詩人俯仰自得、心曠神怡的情態絲毫無隱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晉風度。詩人忘情沉醉於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特別是對個人情感的放縱與宣泄,可以説達到了極點。筆法貼切,情景真實。 [4]  [7-8] 

夏日山中名家點評

西北大學教授閻琦《李白詩選評》:寫哀易而寫樂難。此詩寥寥數筆,將夏日松林中納涼“樂境”寫得逼真。 [9] 

夏日山中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10] 
參考資料
  • 1.    鍾剛.唐三家五絕註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85
  • 2.    朱衞軍.唐宋十大文豪 李白.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02:257
  • 3.    閔靜.李白寓居安陸詩文選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20
  • 4.    劉克勤.李白詩詞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14
  • 5.    餘閒作.童小萌詩詞奇遇記(4) 桃源神農鼎.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2:82
  • 6.    詹福瑞.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4
  • 7.    霍松林.李白詩歌鑑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 8.    崔巒.古詩詞中的季節時令.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20:111-113
  • 9.    閻琦.李白詩選評.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279
  • 10.    夏徵農.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