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壽字巖

鎖定
在東至縣城東北高不過百米,山腰有一巨大“壽”字摩崖石刻,俗稱“壽字巖”。
中文名
壽字巖
地理位置
東至縣城東北
開放時間
全天
著名景點
壽字巖

目錄

壽字巖介紹

字圍徑近4米,為漢隸八分書字體。“壽字巖”側原有“福字巖”,兩巖並峙,附近原有茹蘭亭、五老亭、節孝亭等建築,惜今均已毀廢,唯“壽字巖”獨存。
站立於疊彩台上,除了可以看見百丈巖景區外,還可以看見一個楷書體“壽”字,這個字可不是誰題寫的,它的作者大家都認識,那就是大自然。大家請看,在百丈巖左側的一處崖壁上,三橫一撇一個寸,一個正楷的“壽”字顯而易見。
下山道上古時有三道寨門和三道圍牆,如今大多已崩毀,唯有這第三道稱“倚門關”的寨門保存尚好。

壽字巖典故

明正統年間(公元1448年) 福建鄧茂七領導農民起義,自稱“剷平王”。後來,鄧茂七在攻打南平時犧牲,其侄鄧伯孫退守貢川栟櫚山一帶,在此設寨固守,建了這三道寨門與圍牆,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如今二道寨門外峭壁上刻有南宋宰相李綱遊栟櫚山時所題的一首七律詩:
栟櫚百里遠沙溪,水石稱為小武夷。
列岫籠煙紅削玉,澄潭浸月碧生漪。
猿猱飲水聯修臂,繆木連雲擁老枝。
天下幽奇多僻壤,真疑造化惡人知。
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汴京(開封)水患,民不聊生,當時擔任國史編修官的李綱,為民請命,奏書提出六條意見,其中主要的一條就是反對花石綱,建“壽山艮嶽”,激怒了朝庭,被貶到邊遠小鎮沙縣任監税小官。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李綱在沙縣任職時應永安貢川栟櫚村人鄧肅之邀,到距沙縣百里之遙的栟櫚山遊覽,李綱遊覽栟櫚勝景後賦詩二首,這是其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