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壯遊

(漢語詞彙)

鎖定
壯遊:一種旅遊形式,英文為Grand Tour(本詞源自法語Le Grand Tour)。"Grand Tour"是指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後,歐洲貴族子弟進行的一種歐洲傳統的旅行,後來也擴展到中歐、意大利、西班牙富有的平民階層。壯遊尤其盛行於18世紀的英國,留下了豐富的文字記述。"Grand Tour"譯為“壯遊”一詞,典故則來自杜甫的《壯遊》一詩。其實壯遊自古就有,始於唐代,有杜甫的自傳式詩《壯遊詩》為證。而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就是對壯遊的最好闡述。現代,這種旅行方式一般發生在工作以後,而不是剛剛畢業的時候。可以理解,畢竟一段長途的旅行,是需要一定資金支持的。
中文名
壯遊
外文名
Grand Tour
屬    性
一種旅遊形式
例    子
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
起    源
始於唐代
記    載
《壯遊詩》

壯遊壯遊詞源

這名詞源自唐朝。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壯遊之一;連詩聖杜甫都曾在蘇州準備好船,差點東遊到日本,他自傳性的「壯遊詩」就寫道:「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也因為這首詩太有名,留下「壯遊」一詞。

壯遊壯遊歷史

根據史書,明成祖在位時(西元一四〇二至一四二四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庶的時期之一。山河探險協會理事長徐海鵬指出,當時米倉的米,多得都發了黴;錢用不完,串錢的繩子都爛了。
然而權力鬥爭,使得明成祖長子仁宗即位後,竟以「經濟空虛」,放棄全球海上霸主的地位,將七次出海文檔全部燒燬,還頒佈「片板不得入海」、「沿海居民內移一百華里」的敕令。
「明朝實行鎖國政策後,國勢開始往下滑,民國初年到達谷底。」徐海鵬惋惜的説,中國雖然不乏壯遊的前輩,但從此探險、壯遊的精神喪失,在一九〇〇年前後半個世紀國力最弱時,不僅在探險的領域缺席,還成為其他國家探險的對象。「壯遊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開創精神。缺乏這股精神,富不過三代,國家也會改朝換代。」
中國,已有意重溯壯遊常規。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三十六位學者、媒體、企業家,花了四十天時間,駕駛越野車隊穿越亞洲八國,抵達印度的那蘭陀。這是為了慶祝「中印友好年」,重走玄奘之路的「中國精神追尋之旅」。

壯遊壯遊地區文化

中國大陸壯遊
歷史上的壯遊
史上最偉大的歷史作品之一《史記》,也是在司馬遷的壯遊後完成。司馬遷是其父太史公司馬談刻意栽培的接班人。他從十歲開始讀萬卷書,父親為他延請當時大儒孔安國、董仲舒為師;二十歲那年,司馬談給他一輛馬車,指導他有目標、有計劃的到廣闊社會中實地考察,接觸壯麗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習俗,並搜求歷史傳説與各種史料。司馬遷圓滿的完成了這次學術旅行,「讀無字之書,稟山川豪氣」,最後終於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見另文:司馬遷壯遊路線圖)。
台灣地區壯遊
台灣早期確有壯遊精神。台商英語不通,卻敢拎著一個小提箱,帶著樣品全世界跑商展、拜訪客户。留學生在松山機場揮淚告別父老,非衣錦不還鄉。
一九八〇年代,台灣更出現真正的壯遊風潮。一九八四年,胡榮華以三年一個月的時間,騎著他的自行車「藍駝」穿行除了南極大陸以外的六大洲、四十國,總騎程比地球赤道一週還長。「那時台灣經濟剛起飛,社會上一股走出去的雄情壯志。」經常指導後進的胡榮華,是台灣近代壯遊第一人。
一九八六年,王瀚橫渡直布羅陀海峽。一九八七年,《自立晚報》舉辦「四壯士環球徒步」活動,以兩年的時間,負重徒步二十二個國家,完成環球徒步一萬五千公里的壯舉,後來出書《走出地平線》。後來,雖然還有單車環球騎士陳守忠等,但壯遊的時間和距離,都無法超越最早的胡榮華。
「救國團過去辦的活動,學生搶破頭;辛苦一點的像健行,名額都很難招滿,揹包要用車運到下一站。」胡榮華認為,時下的年輕人確實比較嬌慣。
「我們的教育太強調『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鼓勵年輕人在真實環境中超越自我。」他指出,人口結構改變也有影響。「每個家庭都生一、兩胎,每個都是父母的小太陽。不像以前,我們好像跟大自然生生相息。」
「壯遊文化在台灣社會里失落了。」蔣勳從儒家「父母在,不遠遊」的文化根底分析,華人的文化裏,貧窮的時候,是能夠闖的,可是一旦富有,就過度保護子女。「下一代失去了闖的能力,很容易腐敗掉,我覺得我們的競爭力都會失去。」
也因此,雲門舞集林懷民以自己的獎金,推動藝術人的「貧窮旅行」;創辦山河探險協會的徐海鵬,以十年時間,計畫帶領年輕人重走成吉思汗與鄭和的陸上與海上絲路。一九九九年至二〇〇二年,他們完成首部曲「查找成吉思汗遠征隊」,正進行他的第二部曲——活動國木造帆船,重溯鄭和航跡。
歐洲壯遊
十六世紀末,英國貴族子弟流行在學業退出後,與一位家庭教師或貼身男僕,渡過英吉利海峽,到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等歐陸城市進行壯遊。除了探索文化的根源,這場旅行還有個很重要的吸引力——它是一場擺脱了父母束縛又興味盎然的文化盛宴。
到了十九世紀,壯遊已經變為歐洲菁英的成年禮,針對這段壯遊時光,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The Gap Year」(空檔年)。
如今,西方壯遊風氣仍盛,但壯遊的地區已擴展到全世界。二〇〇四年十月,《國家地理》子刊《旅行者》(Traveler)的二十週年紀念特刊「新壯遊」(The New Grand Tour),就提出了二十一世紀新壯遊的方式:環遊世界八十個景點。
報告認為:「空檔年」可增加外語能力,提升個人競爭力,包括獨立精神、人際關係、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約束力、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許多人因此查找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動能。
英國威廉王子在入讀大學之前的空檔年,以十個月的時間,到智利參與當地扶貧的義工服務,扛木頭、劈木柴、教英語、洗馬桶。形象欠佳的哈利王子,也曾在他的空檔年轉到澳洲及非洲遊歷,期間,他在飽受艾滋病困擾的南非小國賴索托停留八週,以手提攝像機,完成一部紀錄片「被遺忘的國度」。二十歲生日當天,這部影片在英國ITV電視台播出。
切·格瓦拉(Che Guevara),是推翻古巴親美獨裁政權的革命家。他要不是在醫學院四年級時,和一位學長騎著重機車,展開了為期九個月,穿越五個國家的萬里壯遊,日後可能只是一個歷史上沒沒無聞的小醫師。
格瓦拉父親日後出版他那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在前言寫道:「他旅行,不是為了像常規遊客那樣,查找景色怡人的地方拍照留念,而是為了在沿路的每一個拐彎處體驗民生疾苦,並探尋這些疾苦的源頭。他的旅行是一種社會考察。」

壯遊關於壯遊

何為壯遊
壯遊,指的是胸懷壯志的遊歷,包括三個特質:旅遊時間長、行程挑戰性高、與人文社會互動深、特別是經過規劃,以高度意志徹底執行。壯遊不是流浪,它懷抱壯志,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它與探險也不太相同,壯遊者不侷限於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
壯遊的價值
1,要明白壯遊給你帶來的價值!
壯遊的價值,在於對於人的改變。古今中外,有太多例子是經歷壯遊而改變人生,甚至提升人類的文明。三、四百年來,西方社會的壯遊傳統,已經沉澱到社會的最底層,尤其是對原本價值觀單一的年輕人,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人、行為、社會規範時,就會思省:我們的標準就是真理嗎?
可惜的是,中國在鄭和之後失掉了壯遊的傳統。馴化的教育、中庸的思想,讓年輕人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也丟失了堅強的生命意志。明朝實行鎖國政策後,國勢開始往下滑,民國初年到達谷底。探險、壯遊的精神喪失,在1900年前後半個世紀國力最弱時,不僅在探險的領域缺席,還成為其它國家探險的對象。壯遊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開創精神,缺乏這股精神,富不過三代,國家也會改朝換代。在我們的教育裏,太強調“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鼓勵年輕人在真實環境中超越自我。貧窮的時候,反倒能闖,可是一旦富有,就過度保護子女。下一代失去了闖的能力,很容易喪失掉競爭力。
好在中國,已有意重溯壯遊傳統。2005年,為了慶祝鄭和下西洋600週年,深圳一羣企業家花了半年,駕駛帆船從法國回到深圳;2006年月10月,央視“玄奘”組織企業家和媒體駕駛越野車隊穿越亞洲八國,抵達印度的那蘭陀。這也是重走玄奘之路的“精神追尋之旅”。
2、壯遊,你一定會不自覺的邁出第一步,
有些膽怯的人説,我不敢。是的,在你不瞭解是時候,壯遊可能僅僅是一個夢想。但你回想一下,或許你曾經有個壯遊的歷史:你是不是曾經忘記帶錢出行過,不管距離多遠,但你還是到了既定目的地,這就是壯遊。
如果是這樣,你可以逐漸安排更遠一點目的地,逐漸去體會享受壯遊帶來的無窮樂趣吧。
3、壯遊:人生必須有一次
「中國有意識的要恢復他的生命力。」蔣勳指出,中央電視台這幾年大量報導這些活動。「最遺憾的是台灣。當年能夠突破海禁來台的,都不是等閒之輩,我們是最有壯遊背景的。」
對旅遊公司的衝擊
旅遊公司提供給旅遊消費者保姆式服務喪失了旅遊原生態初衷。這種用金錢換服務的方式運用在旅遊行業,這是對人性的一種褻瀆。壯遊倡導的是挑戰自我,重塑自我。
尤其是在五花八門的旅遊誘導性廣告下,不少消費者掏冤枉錢,旅遊景點走馬觀花。對於消極的、喪失自我的人來説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消遣。可對於中國鐵骨錚錚的好漢卻是一種侮辱。這也是一些騎遊、徒步遊逐漸升温的原因。
壯遊,必將逐漸風靡全球。這對旅遊公司是一個可怕的信號。旅遊公司客户源,尤其是新增客户量將鋭減,甚至連存量客户將轉變為壯遊愛好者。旅遊公司的廣告將被消費者識破,同認為是對自我的一種不屑,一種蔑視,不再認同旅遊就必須跟同旅行社等旅遊公司,單身或結伴壯遊才是迴歸自然,提升自我,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的一種原生態的出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