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

鎖定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是1989年12月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現璠
中文名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
作    者
黃現璠  
出版時間
1989年12月
ISBN
7536502266 [2]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作品簡介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是壯族史學之父黃現璠教授生前撰寫的一篇名作,也是專論壯族族稱演變歷史的第一篇佳作。最先於1981年9月發表在《廣西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一輯。其後分別在1989年12月收錄於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嶺外壯族匯考》和在2004年7月收錄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作者於文中對壯族族稱的演變及其別稱烏滸人的詞義等方面進行了詳述。論文引經據典,考證詳密,屬黃現璠教授晚年的名作。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出版信息

題名:《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
所收書刊名:《廣西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1輯,《嶺外壯族匯考》(謝啓晃等編,廣西民族出版社)、《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黃現璠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531-536頁。ISBN:7-5633-4743-7)
所屬分類:民族學、壯學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內容摘要

壯族與漢族同時各自成為一個民族,開始於我國古代歷史的殷代,主要證據有如下幾點:
第一,最主要的,為《殷契粹篇》1230正: “壬申卜,爭貞,令婦好從沚戢伐巴方,受有又。”此其一。
又《甲骨文字乙編》2950, “貞,婦好其從沚戱伐巴方,王勿自東受壟阱於婦好立。”此其二。
首先徐中舒先生説: “笮之川的僰人,即古代的巴濮……史記正義,僰,蒲北反,蒲北反的僰人;就是巴濮的合音。”古書常以巴濮連稱,可知巴人即濮人,焚人即壯族先民已為人們所公認。此其三。
第二, 《書經·牧野篇》説: “周武王伐紂,會師牧野”。帥領了西南的“庸、蜀、羌、髳、微、盧、澎,濮”等八個少數民族。各族都出動了許多人馬,史稱八百諸侯會於孟津。其中有濮族,就是“巴方”。 《牧誓》不載巴方。怎能率師從徵和反抗周朝。按殷代小國多以“方”稱或“邑”稱.而殷為大邑即大邑商或天邑商,天也有大義。 [1] 

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作者結論

此文是論壯族族稱演變歷史的第一篇專文,主要論及三個方面,正如文中總結如下:
第一,廣西壯族別稱的烏滸人是由古代壯族別稱的巴族遷入五溪為土家,由楚國方言“於菟”而得名。
第二,壯族前身的巴族。在殷代已成為一個民族,與漢族同時形成,歷史悠久,而且具有優良的英勇革命傳統。
第三,壯語倒裝,是受殷人語言倒裝影響之故,説明其由來已久。:壯人有一句古語“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壯語今日尚保存許多古音,如大河稱沱,牛稱摯,婦女稱媚(讀重唇音)都由此而來。
上説三點,一向很少人研究,雖有研究,也沒有説服力。我嘗試論之,是否成立,希望同行同好,進而教之,幸甚,幸甚! [2] 
參考資料
  • 1.    黃現璠撰《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載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534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ISBN:7-5633-4743-7。
  • 2.    黃現璠撰《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載謝啓晃等編《嶺外壯族匯考》第123頁,廣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ISBN:7-5365-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