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文作品)

鎖定
墨是指墨是由煙(炭黑)和膠二者結合而成的一種物質。
中文名
類    型
古文作品

古文

原文

墨
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取桐油、清油、豬油煙為者,居十之一,取松煙為者,居十之九。凡造貴重墨者,國朝推重徽郡(1)人,或以載油之艱,遣人僦居荊、襄、辰、沅,就其賤值桐油點煙而歸。其墨他日登於紙上,日影橫射有紅光者,則以紫草汁浸染燈心而燃炷者也。
凡爇油取煙,每油一斤,得上煙一兩餘。手力捷疾者,一人供事燈盞二百副。若刮取怠緩則煙老,火燃質料並喪也。其餘尋常用墨,則先將松樹流去膠香,然後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淨盡,其煙造墨,終有滓結不解之病。凡松樹流去香(2),木根鑿一小孔,炷燈緩炙,則通身膏液就暖傾流而出也。
凡燒松煙,伐松斬成尺寸,鞠篾(3)為圓屋,如舟中雨篷式,接連十餘丈。內外與接口皆以紙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數節,小孔出煙,其下掩土砌磚先為通煙道路。燃薪數日,歇冷入中掃刮。凡燒松煙,放火通煙,自頭徹尾。靠尾一二節者為清煙,取入佳墨為料。中節者為混煙,取為時墨料。若近頭一二節,只刮取為煙子,貨賣刷印書文家,仍取研細用之。其餘則供漆工堊工之塗玄(4)者。
凡松煙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精愨(5)。其和膠之後,以捶敲多寡分脆堅。其增入珍料與漱金、銜麝,則松煙、油煙增減聽人。其餘《墨經》《墨譜》(6),博物者自詳,此不過粗記質料原因而已。選自《天工開物·丹青》 [1] 

註釋

(1)徽郡:徽州府。今安徽徽州一帶。
(2)香:松香。
(3)鞠篾:編竹條。
(4)塗玄:塗為黑色。
(5)精愨(què):愨,此即“確”字。
(6)《墨經》《墨譜》:宋人晁貫之有《墨經》,李孝美有《墨譜》。明代此類書籍更多。

原文翻譯

墨是由煙(炭黑)和膠二者結合而成的。其中,用桐油、清油或豬油等燒成的煙做墨的,約佔十分之一;用松煙做墨的,約佔十分之九。製造貴重的墨,本朝(明朝)最推崇安徽的徽州人。他們有時由於油料運輸困難,於是派人到湖北的江陵、襄陽和湖南的辰溪、沅陵等地租屋居住,購買當地便宜的桐油就地點煙,燃成的煙灰帶回去用來制墨。有一種墨,寫在紙上後在陽光斜照下可泛紅光,那是用紫草汁浸染燈芯之後,用點油燈所得的煙做成的。
燃油取煙,每斤油可獲得上等煙一兩多。手腳伶俐的,一個人可照管專門用於收集煙的燈盞二百多副。如果刮取煙灰不及時,煙就會過火而質量下降,造成油料和時間的大浪費。其餘的一般用墨,都是用松煙製成的,先使松樹中的松脂流掉,然後砍伐。松脂哪怕有一點點沒流乾淨,用這種松煙做成的墨就總會有渣滓,不好書寫。流掉松脂的方法是,在松樹幹接近根部的地方鑿一個小孔,然後點燈緩緩燃燒,這樣整棵樹上的松脂就會朝着這個温暖的小孔傾流出來。
燒松木取煙,先把松木砍成一定的尺寸,並在地上用竹篾搭建一個圓拱篷,就像小船上的遮雨篷那樣,逐節連接成長達十多丈,它的內外和接口都要用紙和草蓆糊緊密封。每隔幾節,留出一個出煙小孔,竹篷和地接觸的地方要蓋上泥土,篷內砌磚要預先設計一個通煙火路。讓松木在裏面一連燒上好幾天,冷歇後人們便可進去刮取了。燒松煙時,放火通煙的操作順序是從篷頭彌散到篷尾。從那靠尾一二節中取的煙叫做清煙,是製作優質墨的原料。從中節取的煙叫做混煙,用做普通墨料。從近頭一二節中取的煙叫做煙子,只能賣給印書的店家,仍要磨細後才能用。其他的就留給漆工、粉刷工作為黑色顏料使用了。
造墨用的松煙,放在水中長時間浸泡的話,其中那些精細而純粹的會浮在上面,粗糙而稠厚的就會沉在下面。在和膠調在一起固結之後,用錘敲它,根據敲出的多少來區別墨的堅脆。至於在松煙或油煙中刻上金字或加入麝香之類的珍貴原料,多少則可由人自行決定。其他有關墨的知識,《墨經》《墨譜》等書中都有所記述,想要知道更多知識的人,可以自己去仔細閲讀,這裏只不過是簡單地概述一下制墨的原料和方法罷了。

作品簡介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2] 

作者簡介

宋應星像 宋應星像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舉人。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説:“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絝子弟”與“經士之家”。
他在《序》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説:“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只得“炊燈具(備)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縣學教官)。期間,他將其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刊行。稍後,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後作為明遺民,約在清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去世。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