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墨花九段圖

鎖定
《墨花九段圖》是由明代畫家徐渭創作的紙本墨筆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繪水墨寫意四季花卉。每段均有自題七絕一首。畫面上,畫家充分發揮了水墨的表現力,以狂放的筆觸,淋漓的水墨,變化多端的筆鋒,潑墨、焦墨、破墨、雙勾並用,寥寥數筆即勾畫出了各種花卉的特徵,簡約卻頗具神采。 [1] 
中文名
墨花九段圖
規    格
縱46.6cm,橫625cm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墨筆畫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    者
徐渭
創作年代
明代
幅    式
長卷

墨花九段圖畫作內容

《墨花九段圖》第一段
《墨花九段圖》第二段
全卷共分九段,每段有主體花,九種主要花木為牡丹、荷花、秋菊、水仙、梅花、葡萄、芭蕉、蘭花、修竹。每段主體畫中再夾以竹、石、草為背景作襯托,在長達六米多的畫面上,點染了十幾種花卉、蔬果、草木,如豐潤的牡丹,淋漓的蓮葉,孤傲的霜菊,串串的葡萄,傲寒的梅花,翠綠的修竹等。
第一段題詩:
洛陽言色太眞都,何用胭脂染白奴。
只倚汽園一公子,琅幹隊裏出珊瑚。
第二段題詩:
拂拂紅香満鏡湖,採蓮人靜月明孤。
空狍一隻徐煕手,収拾風光在畫圖。
第三段題詩:
西風昨夜太顛狂,吹損東籬淺淡篆。
那得似餘溪豬上,一生偏耐九秋霜。
第四段題詩:
間闞前頭第一班,絕無煙火上朱言。
問渠何事長如此,不語行拖雙玉環。
第五段題詩: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但看千萬樹,東風吹啄便成春。
第六段題詩:
昨歲中秋月倍圓,海南蚌母不成眠,
明珠一夜無人管,進向誰家壁上宣。
第七段題詩:
郴筆兩枝蕉一幅,雪庵曾送趙吾興。
餘令老手兼題詠,何必當年王右丞。
第八段題詩:
蘭亭舊種越王蘭,碧浪紅香天下傳。
近日埜香成秉束,一籃不値五文錢。
第九段題詩:
脩蛇有尾頻年墜,小鳳為翎幾日成。
輸與寒稍三十尺,春來正用一雷驚。 [2] 

墨花九段圖創作背景

徐渭他的書畫不沉於復古,而別具一格,他在繼承沈周、陳道復的基礎上,將中國水墨寫意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峯。他大膽地運用多種技法,如有幹筆、濕筆、皴筆兼而用之,使畫面出現奇異的簡潔而有豐富的內涵,姿情縱逸,發展了水墨畫技法,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從筆端流露出,筆墨沉着痛快,酣暢淋漓,給人以筆酣墨飽,變化多端的感受。此《墨花九段卷》正是這一風格的典型代表作。此卷作於明萬曆壬辰(1592)冬,是他晚年之作。 [2] 

墨花九段圖藝術鑑賞

墨花九段圖主題

從題詩中可窺見到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從筆端流露出來,表現出了他不甘屈服的精神。 [2] 

墨花九段圖技法

《墨花九段圖》局部
《墨花九段圖》局部(2張)
該圖種種畫面形象所煥發的筆情墨趣,有輕有重、有虛有實,有剛有柔、有枯有潤,變化多端:如畫水墨葡萄畫,描繪的是一片葡萄懸珠墜玉的姿態,如一條較粗的葡萄枝,由畫面中向上伸展,枝條婀娜多姿,似在微風中搖曳。作者以潑墨寫意法點畫葡萄枝葉,水墨淋漓酣暢,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葡萄枝葉紛披,錯落有致,用筆豪放潑辣。
總之,通過這些花卉、蔬果、草木的描繪,每一段的作品顯得疏疏朗朗,馳騁潑灑,構成富有感染力的筆墨旋律。 [2] 

墨花九段圖作品評價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繪畫組組長袁傑:從徐渭自書詩並題記,知此畫是作者在濃郁的創作激情中以酣暢的筆墨揮灑而就。此圖堪稱徐渭水墨寫意花卉的佳作。 [1] 

墨花九段圖作者簡介

徐渭(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奇人,在詩文、書畫、戲劇創作方面都造詣精深。其書法取蘇軾、米芾筆意而自成一格,字體奔放,一如其人。在水墨大寫意花卉方面繼承梁楷、林良、沈周諸家寫意花鳥畫的風格,運筆放縱豪爽,施墨淋漓大膽,不求形似求生韻。在大寫意繪畫上以卓越的成就與陳道復並稱“青藤、白陽”,對清代“揚州八怪”及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著有《會稽縣誌》《筆玄要旨》《徐文長全集》。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