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增福真君

鎖定
增福真君又稱增福財神、增福相公,是道教神祇,中國民間信仰的財神之一,據説是北魏時官員李詭祖。成道日七月廿二日。生日九月十七日。
中文名
增福真君
別    名
增福財神
增福相公
別    名
李詭祖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居    所
河北曲周東街增福祠
所屬類別
道教神仙

目錄

增福真君簡介

增福真君:即李詭祖,山東省淄博市一帶人。北魏孝文帝時為曲梁(治所在今河北邯鄲永年東南)縣令,廉政有德,愛民如子,常以俸祿佈施貧民,民以為德。去世後,鄉民為之立祠祭祀。一説是任職於台閣,故稱李相公。
五代時,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封“福善平施真君”,人稱福善平施公。明太祖 朱元璋稱帝后,依舊恢復後唐的封號,是為增福財神的正神。

增福真君記載

《三教搜神大全》稱:“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明《萬曆續道藏》記:“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明萬曆兵部尚書曲周人王一鶚《增福李公祠記略》載:“祠崇祭祀舊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時殛妖塞橫水,心切民隱,貽福孔多,既逝之後,民作廟祭祀之。蓋能御大災,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適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則廟之所建也遠矣!
《玉匣記》載:農曆七月二十二,增福財神壽誕。
清曲周知縣王希賢記
(曲周)縣治東有古祠,邑人所謂李公祠增福廟是也。咸豐辛酉罹難遭兵燹,邑人趙君名鐸、鎮者,略為修葺,絀於款,未復舊觀,遂頹廢至今。考邑乘,北魏時,淄川人李詭祖出宰是邑,時妖狐作孽,為民害,公多方除之。旋值大水,壞民田廬,復築防導引,以殺水患,民賴其福。歿後,遂立廟焉。迨明季邑人宮保大司馬王君一鶚重修之,而前後記載缺如。禮經雲,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若李公者宜有所食報於曲也。光緒乙未春餘封檄來茲邑,私幸與公同裏,雖政績循聲有所未逮,而廟貌傾頹,不足庇風雨以妥神靈,則餘之責也。因是倡率興修,用切景仰。而邑人懷德者,亦莫不踴躍捐輸,樂於趨事,鳩工庇材,功成不日。計拆修正殿三楹,前廊三楹,山門五間,增修後殿三楹,西耳房各三間,戲樓一座。事既竣,餘因之有感焉。夫自魏迄今,官茲土者,更僕難數,其為曲人所知者幾人,其為曲所祀而稱道者不衰者又幾人也?然則登蒞茲土者,登公之堂,瞻公之像,宜奮然興矣。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