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塘坑村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官田社區下轄村)

鎖定
塘坑村,位於石巖街道中部偏東,石巖河南岸,距離街道辦事處約1.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三祝裏村、黎光村、官田村。舊稱塘坑圍。該村坐落於陽台山北面山坑口。始建於清初,因中原客家人呂氏、楊氏、曾氏、劉氏遷徙移居於此而形成。現村於1992年在舊村前面及周邊重建。
中文名
塘坑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官田社區
地理位置
石巖街道中部偏東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烏石巖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石巖鄉;1951年,屬寶安縣第三區石巖鄉;1958年10月,屬超英公社;1959年,屬南頭公社官田大隊;1961年7月,屬南頭區石巖公社;1963年1月,屬南頭公社官田大隊;1975年8月,屬石巖公社官田大隊;1979年1月,屬深圳市石巖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石巖公社;1983年7月,屬寶安縣石巖區官田鄉;1986年10月,屬石巖鎮官田行政村;1993年1月,屬深圳市寶安區石巖鎮官田行政村;2004年,屬石巖街道官田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觀瀾話。村民主要有劉、楊、曾、徐、呂姓。劉姓為第一大姓,明清之際從福建遷移至廣東梅州興寧;清初從梅州興寧遷移至當地。第二大姓為楊姓,宋朝從江西遷移至廣東東莞;清朝從東莞遷移至當地。第三大姓為曾姓,南宋從江西遷移至廣東南雄珠璣巷;清朝從南雄珠璣巷遷移至當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350人,其中男性164人,女性186人;80歲以上16人,最年長者100歲(女)。非户籍外來人口7800人。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荔枝、沙梨、柿子、龍眼、芒果、黃皮等。現在村集體經營工業開發區、物業管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圓籠粄、油角,清明節雞屎藤粄,端午節粽子,農曆十月餈粑粄。
省道S359線、寶石路、塘坑大道經過該村。1960年通電,1980年通自來水,199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1年通電話,1998年通互聯網。塘坑村委辦公樓(孫明攝於2016年)村內有塘坑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100人,教職工30人。還建有星光老人之家和塘坑圖書室,藏書5000冊。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牆體主要用青磚砌築,也有土磚壘砌,硬山頂,灰瓦覆蓋,現存不多,保存狀況較差。
每年清明節、重陽節,村內各姓族人都會到山墳等地進行祭祀祖先的活動。民俗吃大盆菜形成於清朝,流行至今。每年冬至邀請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吃大盆菜,孝敬老人。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編. 深圳村落概覽 第1輯 寶安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09.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