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塗鴉

(反藝術體制的公共藝術形式)

鎖定
塗鴉藝術(Graffiti art)起源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紐約,當時的年輕人開始用噴漆和其他材料在建築物和地鐵列車的表面創作圖像。明亮的圖形圖像(wildstyle)和風格化的字母組合(tag)都可以是塗鴉藝術的表現形式。
塗鴉的藝術風格在畫廊和博物館中很少出現,但它的美學已經融入了藝術家的作品中。藝術塗鴉的早期代表包括法國藝術家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他將字母組合和圖形圖案融入到畫作中;以及紐約藝術家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和基思·哈林(Keith Haring),他們被認為是街頭藝術的先驅。 [1] 
中文名
塗鴉藝術
外文名
Graffiti art
外文名
Graffiti
起    源
20世紀六七十年代
關聯概念
街頭藝術

塗鴉概念簡述

當人們喊出“走上街頭”的口號時,往往意味着要表達抗議或者進行革命。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一羣塗鴉藝術家便秉持着“走上街頭”的理念,開始在紐約、洛杉磯和費城的城市環境中留下自己的痕跡,隨後,塗鴉藝術在美國各地蔓延開來。
隱藏在以塗鴉藝術為主的街頭藝術背後的是這樣一種信念:藝術應該與法律、財產和所有權的絕對規則相對立,甚至在其之外發揮作用。它們應該朝公眾開放,而不是隱藏在畫廊、博物館和私人的收藏中;它們應該是民主和給人力量的,因為所有人(無論種族、年齡、性別、經濟地位等)都應該自由地創造藝術並有被人知曉的渠道。 [2] 

塗鴉歷史溯源

塗鴉(graffiti)一詞源自意大利語“graffio”,有着悠久的歷史。例如,在古羅馬遺址、古瑪雅城市、中世紀的英國教堂以及16世紀的西班牙岩石上,都出現過人類的標記。到了20世紀,美國和歐洲的塗鴉與黑幫的各種活動密切相關,它們或是為了標記地盤,或是在非正式的“訃告”中紀念死去的成員,或是炫耀幫派成員的犯罪行為,又或是為了對敵對勢力做出挑釁。塗鴉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大城市市中心的地鐵、廣告牌和建築表面上十分常見。
紐約塗鴉
塗鴉藝術在20世紀後期的紐約十分流行。用噴槍在建築牆壁和地鐵車廂上繪製的大型塗鴉成了城市景觀的一部分。藝術界對在傳統的畫廊渠道之外活動的藝術家的追捧激發了人們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興趣。在20世紀80年代,基斯·哈林和讓-米歇爾·巴斯奎特等紐約藝術家因塗鴉而蜚聲藝壇,很多高級畫廊也開始代理他們的作品。
很多地區都將塗鴉行為界定為違法行動。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懲罰還相當嚴厲。例如,在新加坡,私自塗鴉者會被判處鞭刑。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許多地區開始清除公共場所中的塗鴉,為的是避免社區“墮落”。一些城市則啓動了壁畫類項目,或者劃定了“公共牆”,從而讓城市的青年們合法地表達其藝術創造力。 [3] 

塗鴉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作品
作品分析
理查德·漢伯頓(Richard Hambleton,1952—2017年),加拿大塗鴉藝術家。
“大謀殺圖像”之一,1977 “大謀殺圖像”之一,1977
1976—1978年,漢伯頓開始創作“大謀殺圖像”系列。在漢伯頓的家鄉——加拿大温哥華——以及紐約等一些主要城市的街頭,他用粉筆畫下人物的輪廓(通常以其好友為模特),並在現場灑下紅色顏料,製造出一出出“犯罪場景”。他想要人們以為,這是一個連續作案卻又逍遙法外的罪犯留下的痕跡。他甚至還貼出了4000張偽造的通緝令海報,來捉拿莫須有的罪犯。 [4] 
基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90年),美國波普藝術家、塗鴉藝術家。
《許多緣由的對抗》,1989 《許多緣由的對抗》,1989
“閃亮的嬰兒”(The Radiant Baby)是哈林作品中的一個標誌性主題,最初出現在他的紐約地鐵粉筆塗鴉畫中。隨着哈林越來越自信地在作品中表現自己的性別取向和政治主張,這個光芒四射的小人也愈加抽象化,成為他作品中的一個象徵性符號,用來象徵生命的動感、熱情和活力。《許多緣由的對抗》是哈林“聽不到邪惡、看不到邪惡、説不出邪惡”這個主題的一個典型,批評了保守派對社會問題的迴避,特別是對當時的艾滋病危機的迴避。畫面上用文字直接指出:“無知等於恐懼、沉默等於死亡,與艾滋病鬥爭。” [5] 
班克斯(Banksy,1974—),英國塗鴉藝術家。
班克斯針對英國退歐事件做的作品。這件作品出現在英國A20公路沿線、多佛碼頭附近的一個大樓旁邊。在作品中,一個工人正在用鑿子敲下歐盟旗幟中的一顆星星。當這個作品一夜之間出現在大樓的牆外時,公眾並不知道作者是誰。很久之後,班克斯才承認這是他的作品。 [6] 
羅博王(King Robbo,1969—2014),英國塗鴉藝術家。
《羅博公司》,1985 《羅博公司》,1985
此塗鴉位於倫敦交通警察總部下方的攝政河河岸。如今,它已成為倫敦最古老的塗鴉,因為其他同期創作的塗鴉都被當局抹除,而此塗鴉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只有穿過河流才能來到其面前——才倖免於難。班克斯常常在羅博王塗鴉作品之上作畫,掀起了二人間的“塗鴉戰爭”,這場戰爭直到羅博王生了重病才終止。 [7] 
OS GEMEOS(1974—),巴西的雙胞胎塗鴉藝術家組合。
《波士頓巨人》,2012 《波士頓巨人》,2012
《波士頓巨人》是為“波士頓當代藝術學院展”創作的臨時性作品。這幅巨大的塗鴉作品佔地 70平方英尺,表現了一個蒙着紅色面巾、穿着格子衣服的巨大卡通人物,他似乎正在遭受周圍建築物的擠壓。 [7]  OS GEMEOS的作品規模往往很大,但其並不表現宏大敍事的內容,而是與大眾文化聯繫緊密。

塗鴉影響與評價

包括班克斯在內的許多塗鴉藝術家獲得了主流的認可,得到了市場的青睞。但他們往往被同行所詬病,被認為“出賣”了靈魂,併成為了他們原本反抗的藝術體制的一部分。傳播學學者特雷西·鮑文(Tracey Bowen)將塗鴉的行為視為“生存喜悦”和“抵抗宣言”。同樣,女權主義作家提·哈拉(Tea Hvala)認為塗鴉是被壓迫者抵抗主流文化的“最易獲得的媒介”。對於鮑文和哈拉來説,塗鴉的這些獨特的正面屬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位置。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約翰內斯·斯塔爾(Johannes Stahl)認為,公共環境決定了街頭藝術的政治性質,因為“它發生在所有人都可以進入的地方,[並且]採用了一種不受政府控制的表達方式。” [2] 
“從街頭到畫廊”的趨勢也表明,主流藝術界和藝術史對塗鴉和街頭藝術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一些人將被主流藝術所收編的塗鴉藝術家的創作稱為“後塗鴉”——儘管這種説法過於絕對,因為其中的很多塗鴉藝術家在同時進行兩種性質的創作。塗鴉藝術史的書寫困難重重,因為街頭藝術家數量很多,且大部分都不使用真名,因此,與藝術家建立緊密的連接並不容易。此外,它也不是從任何藝術運動中發展出來的,而是獨立其外,早期的塗鴉和街頭藝術家發展出了獨特的創作技巧和審美風格。如今,街頭藝術家和其他類型的藝術家相互影響,許多塗鴉作品中出現了包括波普藝術甚至文藝復興藝術在內的風格元素。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