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鑾

鎖定
塔鑾(luán)位於老撾首都萬象市以北的瓦塔鑾寺的北面,距市區 5 公里,本為瓦塔鑾寺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此寺,所以人們通常只稱塔鑾,是老撾的佛教聖地。
中文名
塔鑾
地理位置
老撾萬象市以北的瓦塔鑾寺的北面
所屬類別
佛教聖地
建造日期
1566 年
建築結構
灰磚結構
最佳遊玩季節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建議遊玩時長
2小時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8:00~16:00
門票價格
5000kip

目錄

塔鑾詳介

塔鑾是一座老撾人引以自豪的風格獨具的建築物,它的建築造型、佈局和結構都享有盛譽。塔鑾的全部建
塔鑾 塔鑾
築為灰磚結構,由一個主塔和 30 個衞星塔組成。塔基是 3 層,最底層東西長 61.30 米,南北寬 58.48 米;四面各建一座膜拜亭;中層建有 30 個小塔,像衞星一樣環繞在主塔的周圍;主塔建在第三層上,主塔的下部也是 3 層,為正方形,上部為圓形,塔尖是錐形,高聳入雲,直插雲霄。主塔頂部鍍金,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光輝奪目。塔鑾意為皇塔或大塔,始建於公元 737 年,也有人説建於三世紀、四世紀初、六世紀,還有人説是 2000 多年前阿育王所建。此塔初建時只是一座小塔,建在一個四方形的石墩上面。
開始時間:週二至週日:8:00~16:00,中午12:00~13:00休息。

塔鑾歷史發展

1566 年,瀾滄國王塞塔提拉在小塔的基礎上建築大塔,並在大塔周
老撾塔鑾
老撾塔鑾(8張)
圍建造了紀念佛祖 30 種恩澤的 30 座小塔。塔建成以後,被國王命名為“帕塔舍利洛迦朱拉瑪尼”,意思是佛祖骨塔,塔下埋有佛祖舍利骨。由於這座塔是國王所建,所以老撾人習慣於稱它為“塔鑾”。塔鑾在 18 世紀時曾多次遭到破壞,現存的塔是 1930 年按着原來樣子重新修建的。它作為佛教聖地,在老撾人民心目中被視為神聖之地,每年 11月間都在此舉行塔鑾盛會,是民間規模最大的廟會,也是全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宗教節日。1957 年還在這裏舉行過規模盛大的 2500 年佛誕祭禮。後來曾在一年一度的塔鑾盛會期間,在塔鑾廣場舉行“塔鑾國際博覽會”,我國應邀參加過 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