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

鎖定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位於塔里木盆地腹地新疆阿拉爾市,成立於2004年6月,2010年2月8日被科技部批准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實驗室主要依託塔里木大學“果樹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兩個兵團重點學科、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及其相關實驗室而籌建。
中文名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
批准部門
科技部
地理位置
塔里木盆地腹地新疆阿拉爾市
成立時間
2004年6月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概況

重點實驗室圍繞西部發展、自治區、兵團經濟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解決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永續利用與生態環境改善所面臨的科技問題,提高相關領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獲取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為實現產業化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撐。以“環塔里木生物多樣性資源”為研究對象,深入開展“特殊環境微生物及其基因資源、荒漠植物生物多樣性保護、特色植物活性成分結構與功能、南疆特色果樹種質資源與遺傳改良”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是國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南疆規劃的重要科技創新平台 [1] 
實驗室現有使用面積6000 平方米,基礎設施完善,實驗儀器先進實用,總值達2600多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45台(件)。在功能重組和合理架構的過程中,形成了果樹種質資源研究室、果樹遺傳育種研究室、應用微生物研究室、生物多樣性研究室、天然產物研究室、分子生物學研究室、分析測試室、植物組織培養及種苗繁育基地、化學工程及大規模發酵中試基地的“七室兩基地”的研究單元。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運行機制

重點實驗室的管理運行實行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運行。華中農業大學工程院院士鄧秀新教授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兵團首批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張利莉教授任實驗室主任。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科研隊伍

重點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40人,平均年齡 37 歲。研究人員中教授 11人,副教授 17 人;博士 7人,在讀博士8人,碩士2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 17 人,博士生導師 1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1 人,兵團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3 人,自治區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名,全國模範教師2人。
自實驗室成立以來,先後引進和培養碩士學位研究人員 25 人,引進和培養博士學位研究人員 6 人,選派 9 位研究人員作為訪問學者到國內外訪問學習。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科研項目

實驗室共承擔“973”前期研究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星火計劃、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農業部、自治區、兵團等各級課題137項,科研經費突破2200萬元。共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15篇、EI收錄1篇,國內核心刊物240餘篇。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7篇,主編參編書著19部;一些特色鮮明的研究成果已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驗室每年對外開放課題10項,吸引國內外客座研究人員進入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為了促進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及學術交流,創造良好的科學研究條件和學術環境,吸引、凝聚國內外優秀學者來實驗室工作,實驗室每年劃撥20萬專項基金用於資助7-10項開放課題。
實驗室對外開放五年來,共收到疆內外課題申請書137項,經學術委員會評審共擇優支持37項,其中包括吉林農業大學的圖力古爾教授、蘭州大學田瑄教授、新疆農業大學的趙震宇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邵紅軍博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龍良鯤博士等數十位疆內外的知名學者主持了實驗室的開放課題。
一方面開放課題的主持人認真負責,科研態度嚴謹務實,一方面實驗室加強對開放課題的督促檢查,過程管理嚴格。所以總體上開放課題實施良好,達到了實驗室的開放交流、互促共進的目的。

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學術交流

實驗室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分別與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雲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京大學、普渡大學、海德堡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塔爾頓大學等國內外2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1、以重點實驗室作為對外合作交流的平台,邀請高訪學者來實驗室開展客座研究;
2、實驗室面向社會開放,實行資源共享;
3、加強與其他重點實驗室對口聯繫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學術交流;
4、通過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氛圍,提高實驗室研究人員的學術造詣和科研水平。
經過六年的發展,實驗室已逐漸成為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應用基礎研究的基地,成為南疆地區聚集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搖籃,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的窗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