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蘭·德賽

鎖定
印度女作家。2006年,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説《失落》獲得了象徵英國文學最高榮譽的布克獎,成為有史以來獲得該獎的最年輕的女作家。 [1] 
中文名
基蘭·德賽
外文名
Kiran Desai
國    籍
印度
出生地
印度
出生日期
1971年9月3日
主要成就
英國文學最高榮譽的布克獎獲得者
代表作品
《失去之遺傳》

基蘭·德賽作家簡介

基蘭·德賽(Kiran Desai)於1971年9月3日生於印度,在印度一直生活到十五歲,其後在英國居住一年,然後前往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創造性寫作課程”。德賽於1998年出版第一部小説《番石榴果園裏的喧鬧》(Hullabaloo in the Guava Orchard),得到各方權威人士的盛讚,其選文還被選入美國著名文學雜誌《紐約客》的印度小説特刊。憑藉其《失去之遺傳》(The Inheritance of Loss)一書摘取了2006年度布克小説獎桂冠,併成為2000年以來首位獲該獎項的女作家,也是迄今為止獲該獎項最年輕的女作家。她出生在文學世家。其母安妮塔·德塞(Anita Desai)是享譽世界的印度女性文學大師,曾經三度獲得布克獎提名。
基蘭.德賽 基蘭.德賽
基蘭德賽 基蘭德賽
基蘭.德賽 基蘭.德賽

基蘭·德賽獲獎作品簡介

小説《失去之遺傳》由多個交叉敍述的故事構成。喜馬拉雅山東北部山腳下的一個小鎮,一位曾在英國受過良好教育卻頗不得志的退休印度法官傑穆汗過着孤獨的生活,他唯一的願望便是能在這裏平靜度日。但失去雙親的孫女賽很快投奔了他,隨後發生的尼泊爾革命鬧得整個地區不得安寧,同時也威脅着傑穆汗的生活。小説的另一條主線穿插其中:傑穆汗的廚師有個兒子比居,正在美國紐約的餐館非法打工。老人期待的生活變得遙不可及,每時每刻都在希望和背叛中遭受煎熬。
《失去之遺傳》涵蓋幾條不同的敍述線索,時間上前後跨度較大,而空間上則變幻於三個大陸之間。小説盡管聚焦於小人物命運的描寫,但很多重要的國際問題卻同時顯現出來:全球化、多民族文化、經濟不平等、基督教運動以及恐怖主義的暴力活動等等。著名印度作家潘卡伊·米什拉認為:儘管該小説的背景設置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但卻是描寫“後9.11事件”最出色的小説。由於德賽用鮮明突出的主題將不同的線索緊密相連,如此厚重的小説並未有複雜或支離破碎之嫌。小説探討了印度人飄洋過海尋求“新大陸”的經歷及其後的種種妥協與無奈。德賽描述了兩場相互呼應的海外旅行:傑穆汗在二戰爆發前背井離鄉前往劍橋,夢想脱胎換骨成為一名英國紳士,結果陷於兩個世界的夾縫中,進退兩難;而廚師的兒子比居加入非法移民工人的大軍,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最終依然無法擺脱第三世界的生活氛圍。
《失去之遺傳》歷時八年完成。小説中的人物刻畫令人印象深刻,各個人物皆生動形象、呼之欲出:酒鬼、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輕人、頹廢無望的老人……儘管小説以樂觀的語氣結束,但自始至終浸潤着一種憂傷的筆調,而這種憂傷又被調和進大量喜劇性的故事情節及有趣描寫,讓人讀來回味無窮。

基蘭·德賽主要作品

基蘭·德賽獲獎情況

2006年10月10日晚,現年35歲的基蘭·德賽憑藉她的作品《失去之遺傳》擊敗莎拉·沃特斯,奪得了英國文學最高榮譽布克獎,這讓她成為了歷史上獲此獎項的女作家中最年輕的一位。基蘭·德賽也就此圓了作家母親的夢。 [2] 
德賽在頒獎儀式上“感謝父母給予她印度血統”,對於自己與印度的淵源,德賽慶幸不已。實際上,德賽作品中最突出的特點便是體現了作者自己的英印傳統,但她卻並未被傳統所禁錮,而是超越了這種傳統,做出大膽的突破和創新,從而形成其獨具一格的文化背景,使整個作品從頭至尾像一首抒情詩,糅合了人生中的悲哀和無奈以及脈脈温情:人們所面臨的全球化挑戰、小人物在世界某個角落的掙扎、處於文明邊緣的老人的孤獨,當然其中也不乏父子之愛、男女之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