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培風書院

(建於乾隆四十五年的書院)

鎖定
[1]  濱州培風書院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院名出自《莊子·逍遙遊》:“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
中文名
培風書院
外文名
Training College
建    於
乾隆四十五年
學    觀
人生國學
位    置
甘肅省靖遠縣

培風書院書院歷史

清李煕齡撰《濱州志·書院》:“培風書院在東南隅,內為講堂三楹,後院長齋室三楹,兩旁號舍四間,堂之旁號舍各一間。其前,東西對號各六間,大門一間,二門一間。其旁小房皆各二間。杜石樵先生記曰:州舊無書院,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州牧張堂捐廉,勸諭紳士創立。貲未集調任去,以其事付之先君暨王灃公。義捐買地基修造,以所餘生息,為院長未儀,其薪水。則現任捐給。甲寅後,州牧潘大禮置入官地,填蒞任復捐廉五百金,倡輸添肄業生膏火,並增葺號舍。亦未全集調任去,以故歸制未備。僅刻張牧額曰:培風書院,而碑記尚闕,條約、書籍未具,待後人補焉。”
乾隆年間,官立書院劇增。這是濱州培風書院應運而生。併成為以考課為中心的科舉預備學校。濱州杜家的十三世孫杜彤光非常熱心濱州的公益事業,並將他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推向了社會。他捐資並親躬修葺學宮,還首創濱州城內最早的公辦學堂培風書院。在創建培風書院的過程中,他不但親自帶頭捐資,還親董其事,在兩任知州的協助下,他克服重重困難,籌措資金,購置地基,鳩工備料,任勞任怨,不辭辛勞,直至竣工。他又延請儒師,招收學子,制定學規;乃至學子生活輸添,號舍增葺,院長、儒師俸祿,門額、刻匾、鐫石等一切院內庶務皆秩序井然,逐件落實。培風書院的建成開學,對濱州文化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古濱州後期的文化教育繁榮,奠定了有力的基礎。此舉,杜彤光有首創之功,功不可沒。至光緒三十年(1904)則令書院改為學堂,培風書院就此結束。
2013年1月14日,在濱州杜氏宗親會秘書長杜建廷的努力下,在省市有關領導部門的關懷與支持下,濱州市培風書院正式恢復,填補了濱州沒有正式註冊書院的空白,成為濱州市第一家正式在民政局部門正式註冊的書院,也是正式以濱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業務主管部門的書院。成立後的濱州市培風書院由杜建廷擔任法人代表、院長。濱州市培風書院將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推廣,將為華夏國學的傳承與發揚做出自己的貢獻。

培風書院書院現況

濱州市培風書院是從事國學教育研究、實踐、推廣和服務的專業機構,業務模式是國學教育整體服務,包括國學教育高端及個性化培訓、國學教材及其定製化服務、幼兒啓蒙教育品牌加盟等三大核心業務。濱州市培風書院總部位於濱州東方文化街,濱州市培風書院以中國民主同盟濱州市委員會等機構為支持背景,以知名國學教育專家為顧問團隊,秉承“傳承國學、開啓智慧、成就人生、奉獻社會”宗旨,倡導人生國學理念,為有識之士搭建國學教育的事業平台,為當今和未來社會探索人的成長、成功和成就的教育之道,並逐步打造出相應的教育體系、教育實踐基地。
濱州市培風書院的定位是國學教育的研究者、實踐者、推廣者和服務者,並以此建立自己的事業和業務模式。
國學教育的研究者。濱州市培風書院針對當前教育現狀,逐步開展系統的現行教育體制、國學教育模式的調查研究,積極參訪各類經典教育、國學教育機構,認真總結和探索國學教育的本質、目標、規律、體系及其實現模式,努力走出一條在傳承中創新的國學教育之路。
國學教育的實踐者。濱州市培風書院將在研究、探索和總結的基礎上,大膽開展國學教育實踐,與國學同仁自主創辦和合作創辦國學教育實體,包括國學幼兒園、少兒國學館、國學堂等,努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和實踐基地。
國學教育的推廣者。濱州市培風書院在自己投身於國學教育實踐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和政府關於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倡導,依託和藉助政府研究機構、公益組織和首都高等院校的力量和資源,與國學教育界同仁一起,努力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和根植到幼兒園、中小學、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的家庭中去。
國學教育的服務者。濱州市培風書院鑑於當前的教育體制和國學教育現狀,將努力搭建一個致力於國學教育事業平台,集聚一大批國學教育仁人志士,在研究、探索、實踐的基礎上,摸索、總結和開發一系列符合當今時代和社會的國學教育的教材、教學、教法、踐行和驗證體系,為國內各類教育機構、各類社會組織和廣大家庭提供系統的國學教育服務。

培風書院書院理念

培風書院院訓

正統正道 嚴肅嚴謹 廣寧理雅 高博精深

培風書院宗旨

傳承國學 開啓智慧 成就人生 奉獻社會
傳承國學:以傳承國脈為己任,應時代之所需,弘揚以傳統文化為根基、融儒釋道文化為一體的國學精華;
開啓智慧:以明道開慧為旨歸,通過推動國學教育實踐,體驗心性之學,開啓國人智慧;
成就人生:以圓滿人生為追求,在事業和生活中踐行聖賢之道,知行合一,經世濟民;
奉獻社會:以和諧社會為目標,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共創人心和諧、社會和諧。

培風書院使命

造就百千萬國學老師
培養百千萬國學孩子
打造百千萬國學家庭
成就百千萬國學人生

培風書院學觀:人生國學

濱州市培風書院定義的國學,是以人生為核心的大學問和大智慧,是以解釋人生困惑、指明人生方向、提升人生境界為出發的。國學就是人生之學,修身之學,成功之學,聖賢之學。
何為人生國學?國學的根本意義在人生。所謂人生國學,第一,學習和傳承國學,是要學習和汲取古聖先賢的人生智慧;第二,學習和弘揚國學,是要關注現實人生,解決現實人生的各種問題;第三,學習研究國學經典,是要開啓自身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第四,傳承和傳播國學,是要更好的利益大眾人生。
人生國學的目標是成就圓滿人生。圓滿人生的內涵包括:身心和諧的健康人生,家庭和樂的幸福人生,利己利眾的成功人生,超凡入聖的智慧人生。

培風書院建設規劃

為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文化強國戰略,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中國傳統國學的繼承與發展,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價值體系,積極組織學術專業機構和社會教育資源,科學規劃、建設和完善國學教育體系,積極大力培育國學教育工作者,大力開展國學教育試點,正本清源、揚清激濁、革故鼎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國學教育模式,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和歷史自覺意識,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揚民族智慧,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打造中華民族精神家園;致力於科學規劃、積極培育和完善國學與文化創意產業服務體系。
濱州市培風書院以濱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業務主管,是濱州市唯一正式註冊的書院;承擔中國傳統國學的主要教育培訓和學術交流任務,是企業家投融資俱樂部、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論壇、中華國學與文化創業產業聯盟的永久活動場所。
濱州市培風書院擬在濱州主要文化發達地區,投資開發建設七個培風書院文化創意產業分院,每個分院的學術核心集中致力本領域學術產業化建設,其規劃建設的主要功能計劃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第一,國學培訓基地,作為黨政領導幹部、企業家、企業事業單位管理骨幹,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管理智慧的教育培訓及研修基地;
第二,師資培訓基地,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典籍整理,學術研究,成果展示和師資培訓基地;
第三,文史研究基地,作為濱州各地和各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遺產和瀕危文物、民間、民俗文化的整理、收藏和學術研究基地;
第四,學術交流基地,作為濱州與各地文化比較研究基地,文化學術交流中心;
第五,藝術典藏基地,作為我國各個歷史時期和近現代名家優秀文化藝術作品、圖書的收藏、整理和學術研究、交流基地;
第六,禮儀慶典基地,作為濱州乃至舉辦傳統文化節日慶典、青少年成人禮文化廣場和教育基地;
第七,創業孵化基地,作為國學與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和青年大學生創業基地;
第八,國學養生基地,作為道家養生、禪修養生、武術養生、氣功養生、書畫養生、音樂養生、中醫養生、休閒度假、旅遊養生基地;
第九,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論壇年會永久基地,常年開展全市、全省、全國及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的商務交流、項目交流、成果展示、國際會議接待、餐飲酒店等;
大力創造海內外全球華人、企業界、教育界、文化界等社會各界人士踴躍支持,積極參與,合作開發的濃厚氛圍。

培風書院崇德分院

經濱州市培風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辦公會提請,並交由濱州市培風書院學術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表決。決定成立濱州市培風書院崇德分院。
濱州市培風書院崇德分院秉承“古風為華夏,立身是崇德”。清風明月,為天地之情懷;仁義禮節,是人品之修養。我等同人,一向仰慕古之君子儒雅風範,陶醉於泱泱華夏大國之風。“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崇德”,當此國運昌盛,海清河宴之時,濱州市培風書院崇德分院在宏揚祖國傳統文化,傳承先哲遺風方面略盡綿薄之力。在五千年文明古國,典籍浩瀚,可汗牛而充棟;源遠流長,如綿綿江河滔滔不絕。古之仁人志士,浩然正氣充沛乎天地之間;墨客騷人,芬芳文字激盪於千古之後。崇德盛大,非少數人可以盡起無窮。故此,願招天下英才,同賞奇文,共襄盛事。古人云:“殷薦明德,傳芳國風”。對此清風明月,華夏毓秀,齊魯鍾靈,期待與天下同人晤對於一室之內,寄情于山水之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濱州市培風書院崇德分院依託國內優秀的國學教育資源,面向國內外優秀管理者及領導人先後開設了國學養生系列課程、國學營銷系列課程、國學理財系列課程以及國學心理諮詢系列課程、首席執行官國學培訓、遊學問道系列課程。成長與壯大形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線,輻射前沿應用類及學術類學科的多維度、多層次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一流學府,分院開創和發展中國國學百家講壇、中國易學百家講壇、中國佛學百家講壇、中國史學百家講壇、中國養生百家講壇、少兒國學翰林班、華夏問道高級講習班、遊學課程、華夏儒商國學論壇等優秀精品國學教育項目。作為華夏國學教育第一學堂,在辦學過程中挖掘全球優異教授,網絡知名學術泰斗,培養國學社會精英。
分院以“弘揚國學智慧,書寫圓滿人生,培育儒商領袖,助力民族復興”為宗旨,以中國國學為主要藍本,古為今用,以國學思想啓迪智慧,以國學素養修養身心,以國學因緣結緣學友,以國學情懷拓展胸懷,以國學智慧成就企業,以國學精神實現完美人生。學院形成了誠信、仁愛、中和、寬容、禮義的企業文化,提倡務實、嚴謹、創新、團結、協助、共贏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以民生為本,以人為本,以更為開放的胸懷和視野為國學事業的研究者、傳播者、合作者、學習者等機構及個人提供更為廣闊的成長及成功舞台和空間。學院秉承“正統正道,嚴肅嚴謹,廣寧理雅,高博精深”的辦學風格,結合中國企業家及中國企業高層管理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實際要求,以宏揚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為己任,與中國企業及中國企業家共同努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企業及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衞守備王三錫以教養之事為朝廷司牧官之職責,又感靖遠雖處西陲,人質樸“不事狙譎”,過去“其文風丕振,歌鹿鳴而名雁塔者踵相接也”,而自明以來登科者寥寥無幾,故謀諸士紳,購得文廟西地基一段,捐俸創建,規模粗具。請學行端嚴者為師,招城鄉有志進學而貧者入學。清查拋荒田地,募民開墾,徵糧充作經費。王三錫撰《創建培風書院碑記》,詳述經過,以便稽查。嘉慶二十四年(1819)重修。
參考資料
  • 1.    院訓由濱州市培風書院於2013年2月26日發佈的《濱州市培風書院學術委員會文件》文件題目為《關於濱州市培風書院規劃的決定》,編號為;(濱培學字201317)公佈;濱州市培風書院崇德分院資料出自濱州市培風書院於2013年11月26公佈的《濱州市培風書院學術委員會文件》文件題目為:《關於成立濱州市培風書院崇德分院的決定》,文件編號為:(濱培學字201329號)以上兩文件已經上報濱州市民政局和濱州市文廣新局,並得到以上兩局的許可。